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三問
- 發佈時間:2014-10-11 17: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晶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在即,漢江水北上1000多公里為北方“解渴”指日可待。江水如何“過五關斬六將”,工程品質有無保證,水質和沿線環境會否受損,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對此,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專門採訪。
水是怎麼調來的?
南水北調計劃源於毛澤東1952年視察黃河時提出的一個設想。在他看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
但要把這句話變成現實絕非易事。光論證項目能否可行已花去幾十年精力,真正實施起來更是面臨重重難關。
其一便是被譽為南水北調中線標誌性、關鍵性工程的“穿黃工程”,即把調來的漢江水通過兩條隧洞從黃河南岸輸送到北岸。讓北上的大江從東去的大河下方穿過,難度可想而知。
該項目承建單位之一中國水電十一局中線施工局常務副局長高海成對中新社記者表示,穿黃工程之難,首先難在整個工程設計施工史無前例,缺少經驗。其次,黃河河床下地質結構複雜,“遇到了以前沒遇到過的地質條件”,呈淤泥狀的泥沙也給工程增加了難度。
地質條件如此複雜,如何開鑿幾千米長的隧洞?巨大的水壓之下,如何保證黃河水不向隧洞內滲漏?這些巨大的難題被建設者們一一化解。
據介紹,穿黃隧洞採取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盾構技術,使用兩台盾構機從北岸向南岸掘進。盾構機工作原理類似剃鬚刀,前有旋轉的圓形刀盤,後有助推的千斤頂。刀盤將施工面的泥土刮出,通過豎井輸送出來。遇到軟岩石,盾構機可採取小推力、高轉速的施工方法掘進通過;遇到硬度高的岩石,就用安裝在盾構機前端的可伸縮錘擊裝置,將岩石破碎後再繼續掘進。
為確保隧洞在水壓“內外夾擊”下安然無恙,設計者們設計了內外兩層襯砌結構。隧洞壁由兩層構成,內襯是現澆的預應力混凝土筒體,用於承受內水壓;外襯由水泥管片構成,用於抵抗外水壓。
這些難關只是一部分。據介紹,長江水在河南段要通過渠首大壩、隧洞、橋梁、倒虹吸等1200多座,可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工程品質有保證嗎?
南水北調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個省區市,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鋻於影響重大而深遠,工程品質能否經得住時間的檢驗,成為民眾關注的一大問題。
這也是建設者們的最大關切。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作為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承包商之一,中國電建集團旗下參與建設企業的不少負責人都坦言,面對這項重大戰略性工程,確保工程品質是必須不折不扣完成的“硬任務”,“不允許出錯”,為此他們“睡不著覺是常有的事”。
“幹這樣事關國計民生的工程,怎麼認真都不過分。”中國水電十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
建設者們自覺保證品質的同時,官方也出臺多項高壓政策和措施,確保工程品質可控。
據了解,南水北調工程實行品質責任終身制,行政管理部門、建設、監理、勘查、設計、施工等單位和相關負責人,如果因違規造成工程品質問題,即使單位被轉讓、合併,個人工作調動或退休,仍將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
此外,官方還隨時隨地對工程品質進行突擊檢查,及時糾偏。
中國電建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經常出動飛行檢驗組,到項目工地對設備安裝品質等進行檢查。這種檢查“事先不打任何招呼”,“根本沒法預料”,要想順利通過只能認真施工,想靠提前準備應付過關“完全行不通”。
中國水電十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政府、直管局、稽查大隊、質監站、飛行檢驗組的密切關注下,哪怕是排水板上有條縫隙,沒進行砂漿填充,就是不合格;襯砌沉降不一樣,如果沒做好契合,全部返工。“標準擺在那裏,沒得商量,只能認真幹。”
生態環境會否“受傷”?
在為北方緩解缺水困局的同時,怎麼避免南方的清水在長途跋涉中變臟,工程會否影響甚至損害沿線生態環境,這也是兩大備受關注的問題。
從河南省淅川縣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團結湖,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全長1200多公里,其中80%以上都是露天的明渠。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司副司長范治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工程在輸水總幹渠兩側打造了生態走廊,在幹線周圍還設有綠化帶、隔離帶、保護帶等,最大限度降低對總幹渠水質的污染風險。此外,沿線每段都有退水設施,通過關閉閘門可及時截斷污染水。
同時,沿途一些地區也關停了不少污染企業,確保幹線水質安全。2003年以來,河南關停並轉污染企業800多家。
在為北方緩解缺水困局的同時,這一工程會否影響甚至損害沿線生態環境?
事實上,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過程自始至終貫穿著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嚴格要求,環境受到精心呵護。高海成對記者表示,工程建設過程中,在工程監理之外專門安排了環保監理,對環境保護和水體情況實施監督。“此次對環境、水體的保護體系,比以前更加完整。”
他舉例説,建設過程中用到渣場時,會把農作物需要的腐殖土收集起來專門存放,工程結束後再把腐殖土重新覆蓋到表面上,不影響農民耕種。“全線都這樣”。
多重保障之下,一泓清水流向北方將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