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已成北方最缺水城市之一 10月引長江水入津
- 發佈時間:2014-09-22 14:12:03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陳晶
9月19日,天津西河樞紐泵站。工人在為南水北調通水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天津,曾是名副其實的北國水鄉,華北最大的河流——海河穿城而過,自古河道縱橫,並因漕運而興城。
而近半個世紀以來,天津卻逐漸成為北方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地表水、地下水資源的枯竭,使得天津不得不四處“求水”。
從灤河到黃河,再到如今的長江水,天津在從外調水中汲取養分的同時,也不斷對水資源利用問題進行改進。
水鄉缺水
從河渠密布到水不夠用
老天津人,計程車司機孫華(化名)還記得80年代初喝的水的味道,“印象中一直是鹹的,慢慢習慣就沒什麼感覺了,直到外地親戚來了,説這水怎麼這麼鹹,我們才注意到。”
後來人們知道,因為地表水減少,地下水資源又不夠,來水交換變少,海水發生倒灌,使得淺層地下水變得鹹澀。以至於俗話説“天津市一大怪,自來水腌鹹菜”。
而天津自古卻是以水著稱的。
這座中國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19世紀末在英租界有了自來水廠,建了集中供水設施。永定河、子牙河等五條河流在天津市區三岔河口匯入海河,徑海河入海。
“天津曾經河渠密布,”天津地質調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蘭化説,“老天津時,人們吃魚很多,城裏就有很多水塘,魚蝦常見。”
即使他80年代調來天津工作那時,印象中的這座城市也是有著很多河渠,只不過河裏的水已經很少了。
“海河流域是從70年代開始從豐水期轉為枯水期的。”天津市水務局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杜鐵鎖説,那個時候,他正讀小學,大隊下達任務,每家每戶都要交上一定量的泥球來填塞深井裏的縫隙,“為了打井,天天晚上就是抓泥球。”後來從事水利行業,他意識到,在平原地區打井用地下水,意味著地表水不夠用了。
據王蘭化介紹,天津地下水開採在70年代達到頂峰,當時開採量最多的年份達到10個億立方米以上。大量開采地下水,造成了地面沉降等問題,在中心城區、南部等處形成了一個“大漏斗區”。
這是天津缺水時代的開始,杜鐵鎖説,從那之後,河道基本是幹的,只能“靠天吃飯,沒有流量”,即使下雨也形成不了水流。
河水入津
引灤入津開啟“調水時代”
關於天津缺水的起因,很多人認為上世紀60年代後的大興水利工程,是導致海河枯竭的最主要原因。原長江委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也持這一觀點。
他説,海河是過度工程治水的典型,其流域建有大大小小的大壩好幾百個,使得包括永定河等海河流域的很多河流斷流。
對於下游城市天津而言,水量枯竭的影響更加放大,根據他此前統計,目前整個海河流域的水資源量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減少了70%-80%。
1981年9月4日,天津市打報告給中央,懇請批准引灤入津工程。三周後,國務院正式批復,並允許將這項跨流域工程全權由天津市負責,這成為由地方政府全權實施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首例,也開啟了天津從外調水的歷程。
工程完工至今的31年裏,灤河始終是天津的主要水源。
灤河水入津後,天津人第一次喝上不鹹的水,老市民孫華和其他的天津人這時才發現,水還可以是另外一種味道。“灤水來了後才變好的,我們才知道之前的水原來那麼鹹。”
如今,在靠近天津之眼的三岔河口永樂橋,高高佇立著為紀念當年這項挽救了天津的引灤入津工程的紀念碑,碑頂雕像是一個抱著孩子的母親,被稱為“盼水媽”,其也成為天津海河沿岸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雖然灤河水源源不斷進入天津,但天津依然缺水。天津市自來水集團副總工程師韓宏大告訴記者,過去的十年中,天津市曾經啟動了數次只有在應急狀態下才啟動的引黃濟津工程,他經歷了其中的三次。
上世紀末開始,天津開始進入連年乾旱,緊急缺水時,便啟動方案,從沿著黃河之北的大運河及其平行河渠,將黃河水調入天津。
《湖北日報》此前報道,2003年引黃河水進津,時任天津市長戴相龍趕往北京,與時任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副部長敬正書緊急會商。戴相龍稱,天津需要儘快從黃河調水,懇請國家支援。水利部領導人則有點擔心地問:“黃河水質還不太理想,天津要不要?”
而天津領導人則當即答應:“要!”
韓宏大記得,每次引黃濟津時,水廠都啟動了完整程式的應急方案,開會、商議用什麼樣的工藝將灤河水切換成黃河水,並進行相應的處理,每次應急結束,還要總結各种經驗教訓,幾次水源切換下來,他説,天津市的水廠已經具備了處理多種水源的成熟經驗,併為現在的處理長江水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