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分佈式光伏遭遇路條尷尬 民企難搶過央企國企

  • 發佈時間:2014-09-15 08: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在國家大力發展分佈式光伏發電之際,越來越多的企業正進入這一領域“掘金”。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林洋新能源”)便是其中一家。

  9月11日,林洋新能源副總經理王偉向記者介紹,近幾個月裏,林洋新能源不斷尋求屋頂資源,並找了一些具備條件進行分佈式電站投資的地方。“我們在三個月開工了一批分佈式電站,大概6個項目,同時開工,另外經過幾個月準備,還有大量電站儲備,還要陸續開工。”他説。

  林洋新能源成立於2004年,並於2006年12月2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微網志]成功上市,2010年被韓華集團收購,之後,公司更名為韓華新能源。今年5月前後,該公司決定,進入分佈式電站投資領域,並立志成為中國東部最大的分佈式發電站的運營商。

  不過,在尋求電站開發及開工過程中,林洋新能源也遇到了“麻煩”。“想要進行分佈式電站投資,就要找很多企業,還有商業屋頂,在它的屋頂上建立電站,問題就來了。”王偉説,有大屋頂的企業都是大企業,不在乎一年幾十萬元的租金,會不會漏水、下雨問題等都是對方關心的問題。

  不僅如此,建電站遇到的“路條”問題、融資難問題等,都在考驗著分佈式光伏發電的執行效果和前景。

  不止一位企業高層認為,這些遇到的問題,可以説都是與政策有關。

  “政策並非無懈可擊”

  如果從2004年算起,中國光伏産業已經歷經三次波峰、兩次波谷,目前在逐步回暖。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裝了3.3GW,預計今年將要達到13GW。

  “前幾年光伏存在大量過剩、惡性競爭、産品價格大幅度下跌、企業資金鏈非常緊張的這些狀況,現在正在逐步地好轉,行業也逐步地恢復了信心。”航太機電總經理徐傑説。

  這背後,離不開各項政策的強刺激。

  去年,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光伏産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管理辦法,繼續在光伏發電並網、補貼、金融等方面提供強力支援,使光伏産業呈現著強勢的復蘇。就在最近,國家能源局公佈了《關於進一步落實光伏分佈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分佈式發電市場迎來了大好發展機遇。

  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司的新能源處處長董秀芬看來,包括中央、地方、企業和我們這些實體上游和下游企業,都圍繞設計的政策在走,基本上還是比較穩定的。

  數據顯示,2013中國累計裝機1500萬千瓦。其中,分佈式也得到增長,去年是整個分佈式光伏在500萬千瓦左右,前十位的省區市裝機量為312萬千瓦,佔全部裝機62%。

  “國家一系列政策出臺之後,光伏産業在去年開始進入了爆髮式增長階段,主要企業開始扭虧,經營狀況得到改善,特別是去年中國光伏糾紛也實現了緩解。”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任東明説。

  任東明同時表示,從政策本身設計來説,不是無懈可擊的。“不得不提的是分佈式光伏發電,現在儘管出臺那麼多的政策,但也有很多的問題。”

  本報記者採訪了解,在五六月份,國家能源局曾到各地調研,也約部分企業進行了座談,基本摸清了主要問題,比如合適的場地難找、融資難,電網接入仍然有障礙等。

  任東明認為,表現在政策層面上,是政策規劃出臺比較滯後,與相關規劃協調性不足,主要是中央與地方規劃、可再生能源規劃和專業規劃之間協調性不足;再就是補償資金不足,雖然電價徵收標準提高到1.5分,暫時緩解了補貼量不足,但這種不足狀況,還可能繼續困擾整個産業發展。“因為裝機量還要擴大,補貼量還要擴大,所以如果不漲電費附加的話,還會面臨一些問題,這也是政策本身面臨的問題。”

  目前,上海、江西、河南、山東等省區市已經出臺了在中央補貼的基礎上又加價補貼分佈式太陽能的政策,這對分佈式光伏下一步發展,也是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這些政策,現在有些還沒有到位。

    路條亂象

  來自光伏企業層面的感受,可能更加真切。

  “我們是民營企業,不能跟央企、國企來搶西部大型電站的‘路條’,想要大規模建設,現在確實有難度。”王偉説。

  據介紹,林洋新能源資金比較充裕,不僅負債率低,還有充分的各大銀行授信,但並沒有“路條”。 “有很多民企不斷地在找我們進行合作。打比方説,你手上有路條,我有資金,看看雙方怎麼建設。”

  在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看來,讓拿“路條”的企業跟有技術有錢的企業合作,就像二道販子倒買倒賣,無形中項目成本肯定要增加,“的確現在有些政策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調整、細化”。

  王偉表示,以前政府發“路條”是兩年有效期,在這兩年裏,倒賣幾道都可以倒賣出來。他建議,路條要在有效的時間之內發放和有序發放,“不要説兩年建設,必須三個月之內開工,半年之內、六個月之內做不完,這個路條就取消了”。

  “像100兆瓦的電站,現在5個月就能幹完了,給6個月時間開工建設應該沒有問題。但很多人把路條囤積在手上,想做的人做不了,國家以為電站建設好了,指標已經完成了,其實路條在口袋裏,不一定能建設出來。”王偉説。

  按照中節能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華斌所述,實際情形可能更加嚴峻。

  他表示,現在買賣電站的事情很多,不僅拿到路條的可以賣,拿到核準的也可以賣,建了一半可以賣,建完了也可以賣,這些都導致很多電站不負責任地建設,建完以後就賣了。“去年我一個朋友買了電站,後來弄得發電效益上不來,其他的老得去檢修,對企業造成很多困難。”他説。

  在他看來,國家的政策出得比較快、比較好,市場也活躍起來,很多之前沒有進入太陽能電站投資領域的,現在進來了,“大家可能都看這碗飯比較好端,都去搶,市場上爭路條的多了,這樣肯定會有他不去投資,而僅僅找批文這種現象,肯定會有”。

  曹華斌建議,今年能不能完成國家下達的指標,不管批給哪個公司,可以限定多長時間必須建完,建不完收回給別的企業去做,各個省份都可以考慮這樣操作方式。

  中國水利水電顧問集團公司諮詢師謝宏文的擔心是,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的分佈式光伏促進政策,分佈式光伏可能會出現一個小高潮,“這裡面有沒有為了完成指標,為了上項目而上項目的這些現象存在,可能現在都裝上了,但後面20年的運作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中國光伏協會提供的一份檢測機構統計顯示,在現場檢測了11個大型地面電站,運作一年期組件當中,考慮一些不確定因素之後,發現51%的組件衰減在5%到10%之間,其中大約30%的組件功率衰減超過10%,8%的衰減超過了20%,品質問題是非常嚴重的。

  資金難題

  對於更多企業來説,最大的困擾無疑是資金問題。

  近兩年來,光伏行業雖然在回升,但整個生態仍然非常艱難,集中的表現就是企業很難收到錢,沒錢便不敢發貨。

  “今年我們做EPC,很多企業希望從事EPC,第一個判斷這是風險問題,如果沒有融資做好,做EPC壓力會非常大。”徐傑説,包括組件銷售,整個産業鏈都是在缺錢。

  “錢在哪兒呢?在銀行裏面,在金融企業裏面,問題是,他們是不是願意把錢拿出來支援這個行業?”一位參會企業人士如是告訴本報記者。

  中國光伏協會秘書長王勃華透露,最近,20家左右的光伏企業和部分金融保險系統進行過一次座談會。其間,金融系統對光伏産業投資提出了若干的疑慮,包括對“雙反”問題的未來走向會怎樣、作為金融系統怎樣去區分單純性擴産和技術改造升級等問題。

  王勃華説,現在銀行仍普遍把光伏發電和光伏製造混為一談,認為2012年發生的光伏製造的困難、貸款還不了,“他們認為光伏發電和這個差不多,都是嚴格發放貸款、限制貸款,而且提高利率”。

  表現在實際操作層面,銀行、投資機構、基金等各大機構目前對於分佈式融資、收益回報均持一個疑問態度。王偉給出的數據顯示,到今年為止,國開行僅給兩個企業做過融資,一個企業也就是幾十兆瓦的量,而全國各地已經做了將近1GW的分佈式電站。“還有將近1GW電站融資從何而來,這是分佈式電站推廣又一個難題。”

  徐傑認為,很多融資,太陽能得不到貸款,不是銀行的事,而是政策跟企業的事情。“國家補貼什麼時候到位,很多銀行都問我們這個問題,現在補貼肯定會給,對於企業來説什麼時候給更關鍵,可能晚了就撐不下去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