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成本下降利潤上升 分佈式光伏已迎來行業春天?

  • 發佈時間:2014-09-04 08:48:2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製圖:宋 嵩

  無人料到,前兩年經歷過瘋狂擴張、行業危機、大批企業倒閉的光伏産業,能這麼快重新站立起來。

  浙江省嘉興市作為省光伏産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個人加入自建光伏電站行列,分佈式光伏是否已經迎來行業春天?

  農家便利 企業受益

  陽光下,嘉興市沙家浜村一幢幢農家小別墅的樓頂熠熠生輝,太陽的光能正源源不斷地轉化成電能。

  村會計張桂榮家是第一家安裝光伏發電設備的。“我家屋頂裝有8塊光伏組件,裝機容量是2000瓦。一家6口人,平均每天的用電量不超過3度,但屋頂的發電裝置每天可以發6度電,3度自用,3度賣給電網。”

  2013年9月,沙家浜農村社區集中連片戶用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啟動,首期100戶,每戶年發電量為2000千瓦時。這是浙江省首個光伏發電村。

  分佈式光伏發電不僅可民用,企業熱情也十分高漲。作為薄膜太陽能領域的佼佼者,嘉興秀洲區的上澎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産品絕大部分出口美國和印度。目前業界公認的新一代光伏技術有3項,上澎公司就佔有其中兩項。

  上澎公司總裁賴磊平説,過去採用舊技術,太陽能轉化率僅為17%,現在,轉化率提高到21%以上。就光伏轉換率而言,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很了不起。

  “今年盛夏,我們再也不擔心高峰限電而影響生産。”福萊特光伏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常務副主任苑飛説。墻上的電子螢幕,實時播報著企業屋頂光伏電站的發電情況:企業投資6000萬元,廠區12.3萬平方米屋頂上,裝有8.364兆瓦的太陽能電板,今年6月30日並網發電後,短短一個月,屋頂電站發電量接近100萬千瓦時,自身用電需求得到緩解,更看到了光伏行業的前景。

  嘉興的分佈式光伏發電,一般建在用戶場地附近,自發自用或就近並網使用。2012年底,嘉興市開展光伏産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工作,即光伏産業基地建設、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智慧電網局域網建設和政策整合創新,累計光伏發電6573萬千瓦時,等於節約發電燃煤2.6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962.9噸,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6.55萬噸,相當於造林52.5萬畝。

  成本下降 利潤上升

  2012年是嘉興光伏的低谷期。全市60多家光伏企業集體過冬,部分小企業不得已轉入半停産狀態,電池片的單位價格從2010年底的9元跌到5元,全行業利潤總額下降16.1%。

  部分企業在寒冬中堅持了轉型升級。上澎科技正是在嚴冬中,秉持“高科技引領”的理念進入光伏市場;昱輝陽光則將研發人員由20多名增加到80多名,成功將産品由多晶硅轉向類單晶矽片,成本低於單晶矽,轉換效率卻不輸給單晶矽,技術水準國內領先。

  如今,分佈式光伏迅速崛起,除了技術上取得突破外,政府支援是讓光伏企業迅速走出低谷、實現盈利的關鍵。

  賴磊平算了一筆賬:按一兆瓦投資850萬元計算,嘉興年日照時間1100—1200個小時,所投資的設備每年能發電100萬千瓦時。目前,國家補貼為0.42元/千瓦時,浙江省在項目建成後前三年每年補0.3元/千瓦時,嘉興補貼0.1元/千瓦時。加上自發自用節約的0.9元左右/千瓦時的電費以及賣給國家電網的電費,6年多就能收回成本。之後每年發電100萬千瓦時的所得是凈收益。

  在嘉興市光伏辦常務副主任楊河看來,今後,分佈式光伏發電會更多進入民用領域,不僅節能減排,改變傳統觀念、形成環保意識,更是難得的收穫。

  一組數據可以説明問題:今年上半年,嘉興規模以上光伏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4.59億元,同比增長31.1%,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9.3倍。

  政府主導 發展有序

  政府主導,由園區統一徵集屋頂,有序分配;補貼力度較大,並在融資等難題上予以突破,嘉興的分佈式光伏發電取得長足進展,主要原因在此。

  市長肖培生介紹,目前全市有350萬平方米的有效屋頂在用於光伏發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60兆瓦,相當於秦山核電一期的裝機容量,累計發電量達6573萬千瓦時。嘉興市行政中心、秀洲區行政中心、海寧皮革城等屋頂都實現了光伏發電,電量主要用於辦公照明。

  如今,嘉興市的屋頂成了稀缺資源,企業、醫院、學校、大型市場,直至農民家的屋頂,都被有效地徵集起來,統一配置。

  “企業最關心怎麼拿到屋頂資源,哪些屋頂可以建,哪些屋頂適合建?現在不同屋頂的類型、結構一目了然,為項目建設指明瞭方向。”中廣核太陽能(嘉興)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文源很滿意。

  記者手記

  當前,嘉興分佈式光伏産業的崛起令人歡欣,但要可持續發展,則需要將眼光放遠,做出有遠見的部署。

  比如繼續鼓勵技術突破——目前,白天的發電難以儲存到夜間使用,關鍵是儲能問題得不到突破;讓光伏走進更多百姓家,産品能不能有始有終實現20年保修?很多企業在屋頂建電站,萬一企業倒閉,怎麼保證電站一直應用?20年後,産品報廢了,怎麼回收?

  這些,都是産業設計時要考慮的成本。而目前無論政府還是企業,眼光還在關登出售、賺錢,對産業研究顯得不足。光伏裝置需要的衰竭評估、評判標準怎麼制定,回收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已經擺在眼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