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外媒稱中石油員工人數是美孚6倍:國企難裁汰冗員

  • 發佈時間:2016-04-01 07: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核心提示:埃克森美孚和 中國石油 股份的運營收入均在2600億美元左右,但前者2015年的凈利潤為160億美元,大約是後者的三倍。至於僱員數量,中國石油員工人數超過50萬人,埃克森美孚不到7.5萬人。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道 美媒稱,中國政府把精簡國有企業和增強國企競爭力作為首要任務之一。但近日中國國有石油巨頭公佈的財報表現不佳,凸顯出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為應對油價下跌局面,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正在紛紛裁員,但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卻仍然維持著臃腫的員工隊伍。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30日報道稱,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的上市子公司公佈去年凈利潤大幅下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凈利潤同比下降32%,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洋石油)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股份)的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66%和67%。相比全球大型石油公司,中國石油企業通過削減成本改善利潤的步伐比較緩慢。

  報道稱,雖然中國的石油公司也和業內其他公司一樣,為了提振利潤而削減了勘探支出和其他一些新投資,但一涉及到幾十萬員工的用工成本,減支步伐就會陷入停滯。

  利潤下降加上2016年暗淡的前景都凸顯出政府給大型國企帶來的束縛。一方面,中國政府的經濟規劃要求國有企業實施重組並提高利潤,但與此同時,裁員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因為中國政府擔心,隨著持續多年的經濟高增長時代的結束,目前的持續放緩會引發社會動蕩。

  報道稱,中國國有企業佔據著國內從能源到銀行再到電信等一系列重要行業的主導地位。中國推出的改革方案要求重組國有企業,減少國有企業對政府的依賴,並鼓勵國有企業在保持國內主導地位的同時提高海外競爭力。

  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在國有企業當中國際化程度最高,但由於肩負著創造就業的職責,這些公司的員工規模和營運支出卻遠遠超出了國際同行。

  以中國石油股份和埃克森美孚為例,這兩家石油巨頭業務均覆蓋全球,擁有大規模煉油業務及龐大的加油站零售網路,收入來源相當多元化。

  報道稱,埃克森美孚和中國石油股份的運營收入均在2600億美元左右,但前者2015年的凈利潤為160億美元,大約是後者的三倍。至於僱員數量,中國石油員工人數超過50萬人,埃克森美孚不到7.5萬人。

  當然,油價下跌也讓西方大型石油公司損失慘重。埃克森美孚、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和雪佛龍三家公司2015年利潤均降至10多年來的最低水準。英國石油公司(BP PLC)虧損52億美元,與2010年墨西哥漏油事故發生後這家英國石油巨頭所遭受的重創程度相當。僅今年,這四大石油巨頭就宣佈計劃減支近200億美元,並且計劃裁員超過1萬人。去年這幾家公司已經宣佈了數千人的裁員計劃。

  報道稱,在上周舉行的會議上,中國石油股份的高管討論了盈利問題,並對2016年的前景做了評估。他們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大規模裁員不在公司計劃之內,不過一些員工將提前退休。

  3月29日發佈業績的 中國石化 以書面方式答覆了相關問題。該公司表示,2014年年底全球油價開始下行以來一直都沒有裁員,未來也沒有裁員的計劃。該公司員工總數約為35.1萬人。

  排名第三的中海油擁有逾1.5萬名員工,裁員主要影響的是海外員工。

  報道稱,既然裁員已被排除,分析人士預計減支可能集中在此前宣佈的剝離非核心資産權益方面,比如中國石油將剝離管道資産。

  Energy Aspects的梅丹表示,如果中國希望創建一個真正高效、績效更好的國企陣營,那麼此類措施只是權宜之計,説到底,如果希望提高效率,這些資産中的一些就必須砍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