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倒逼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 調價週期或再縮短
- 發佈時間:2015-12-31 07:09: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資料圖:山西太原一加油站,工作人員正在加油。 張雲 攝
12月29日,國內成品油價再次迎來調價窗口,但2015年最後一次調價卻再次落空。
就在當天,國家發改委召開了專題會議,就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徵求有關部門和單位意見。新華社報道預計,新機制出臺前,成品油價格將繼續暫緩調整。而昨日,國家發改委確實沒有發佈調價通知。
改革箭在弦上,針對新機制的改革方向,也引起了業內的熱烈討論。分析認為,從2013年開始運作的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可能已經不太適合當前的低油價環境了,而聯繫上一次的改革內容,本次改革或也將從三方面加以完善,調價週期有望進一步縮短。
11月17日,山西太原一加油站,工作人員正在清點加油款。張雲 攝
低油價為改革創造契機
十三五,能源改革是重頭戲。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發佈。意見指出,將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和天然氣銷售價格。而在推動價格放開前,定價機制改革就顯得迫在眉睫。而當前較低的油價水準也恰好為改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另一方面,國際原油的低迷使得成品油價格頻現下調,雖然利好普通消費者,但對煉廠及石化行業均是重壓。數據顯示,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進入連跌模式,累計跌幅已超過50%。而在近期,歐美原油期貨價格更雙雙跌破40美元大關,創下近11年新低。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持續低迷的國際油價已經讓相關部門感覺相當棘手,從2013年開始運作的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可能已經不太適合當前的低油價環境了。”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也表示,從大的形勢來看,目前成品油價格機制確實應該作調整了,總的方向應該是越來越市場化。
分析稱調價週期或進一步縮短
在2013年,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也曾進行過一次改革。改革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將調價週期縮短,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二是取消了挂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將正負50元/噸作為是否調價的界限;三是適當調整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挂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
李彥認為,如果成品油定價機制繼續革新,也必然會基於這三個方面進行增強和創新。
她預計調價週期或進一步縮短,由10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這樣會使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更好地反映出來,成品油價格的漲跌也會更加頻繁。而且,在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的時候,國內成品油價格也不會連續大幅下跌。”
另外,挂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可能繼續調整,而調價機制的計算公式和內容可能會更加清晰。“據傳,目前國家挂靠的是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個油種。辛塔由於産油量日漸萎縮,不太可能繼續參考。而我國進口原油主要來源地中東和俄羅斯可能會成為新的參考。”
李彥還表示,在我國石油産業日益透明化的背景下,國家可能會給出清晰的調價計算公式,這樣有助於增強民眾的知情權,也能減少許多無端的猜測。另外也可能會有類似股市的熔斷機制,比如設置國際油價的上下限,或者對油價的漲跌幅度進行界限控制。
“新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已經提上了日程,而政府不干預或少干預、成品油價格完全由市場調控則是終極目標。成品油定價改革的新方案很可能將在2016年浮出水面。”李彥補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