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以子公司股權換合作 中國化工拿下俄油供應長約

  • 發佈時間:2015-06-24 07:52: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師燁東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化工)本月21日在官網發佈消息,稱中國化工與俄羅斯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俄羅斯石油)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根據備忘錄,俄羅斯石油將向中國化工長期供應原油,並認購中國化工下屬油氣公司30%的股份。

  此前中國化工曾接連並購過山東地煉廠,意圖在煉化板塊擴張,然而缺油卻在過去數年一直困擾著中國化工。安迅思中國資訊總監劉傳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雙方此次合作,為未來更加長期、深入的合作打下了基礎。

  交易規模尚不明確

  中國化工官網消息,聖彼得堡當地時間2015年6月20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任建新與俄羅斯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俄羅斯石油)總裁謝欽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就股權投資及原油供應簽訂了合作備忘錄。

  根據雙方簽訂的合作備忘錄,俄羅斯石油將向中國化工長期供應原油,並認購中國化工下屬油氣公司30%的股份。

  對於此次合作在交易金額上等一些具體細節,中國化工並沒有透露。

  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認為,受到烏俄局勢影響,俄羅斯石油出口至東北歐及地中海地區的油氣數量將持續下降,而銷往亞太地區的數量將顯著上升,與中國化工的合作也符合俄羅斯石油出口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的戰略。

  資料顯示,俄羅斯石油計劃在2019年前把對亞洲的石油銷量提高至佔其總原油出口的40%。

  中國化工認為,與俄羅斯石油的合作為集團油氣公司股權多元化、煉油企業加工原油的穩定性、以及提升雙方在區域合作上的競爭力創造了條件。

  安迅思中國資訊總監劉傳軍告訴記者,由於缺乏原油,且“三桶油”可以供應給中國化工的原油也並不多,因此此前中國化工一直在向俄羅斯石油購買現貨石油,而現在的股權合作是雙方在原油合作上的深化。

  缺油也困擾“中字頭

  實際上,儘管中國化工是“中字頭”的央企,而且也早于2013年拿到了原油的進口配額,但是中國化工也像不少地煉企業一樣,數年來一直面臨著缺油的局面。

  從2005年前後,中國化工便意欲擴張油品煉化板塊,開始收購山東的地方煉廠。至2012年,中國化工數年間在山東省整體收購、重組或控股了濟南石化集團、濟南長城煉油廠、正和集團、華星石化、昌邑石化、青島安邦石化等6家大小地煉企業。

  隨後,在2013年9月,中國化工成立了中國化工油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化工油氣公司),將集團下屬的煉化業務全部整合在了化工油氣公司內。化工油氣公司目前擁有80余套煉油、化工生産裝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2500萬噸/年,並擁有原油碼頭、原油儲罐、原油和成品油長輸管線等配套設施。

  儘管煉化能力達到了2500萬噸,但是目前中國化工的原油進口配額只有1000萬噸。“中國化工在煉化板塊的擴張已經到了尾聲,但是1000萬噸的進口配額仍然滿足不了公司。中國化工短期內仍然面臨著缺油的局面。”劉傳軍告訴記者。

  劉傳軍同時認為,雖然此次合作俄方向中國化工提供的原油數量尚不明確,但是出售股權的方式為未來雙方更加長期、深入的合作打下了基礎。“俄方原油的出口受到了影響,因此向亞洲市場出口原油可以將其出口目的地分散化;對於俄羅斯石油來説,擁有化工油氣公司的股權,使得其有能力向下游拓展,可以降低它在上游的風險。”劉傳軍進一步分析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