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歐佩克會議為何決定維持當前産量不願意減産

  • 發佈時間:2015-06-15 08:59:4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今年3月下旬以來,國際油價出現一波有力反彈,布蘭特原油4月上漲了21%,同期美國原油漲了25%。原因很多,包括美元走軟、供應過剩的局面緩和、地緣局勢等。6月歐佩克會議決定維持當前産量,因此對今後國際油價走勢有了許多不同的猜測

  今年3月下旬以來,國際油價出現一波有力反彈,布蘭特原油4月上漲了21%,同期美國原油漲了25%。原因很多,包括美元走軟、供應過剩的局面緩和、地緣局勢等。6月歐佩克會議決定維持當前産量,因此對今後國際油價走勢有了許多不同的猜測。多家研究機構表示,布倫特原油價格在未來1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有可能徘徊在每桶60美元。也有人警告,如果對石油新供應産能的投資過低,未來油價可能漲至每桶200美元。而其他一些機構則認為長期布倫特原油價格需達到至少每桶80美元,以滿足維持石油需求所需的投資水準。筆者比較傾向油價不會長時間維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至少有如下幾個理由。

  首先,石油供需情況是影響油價最基本的因素。這輪油價大幅度下降,有觀點認為是由於美國頁巖油發展導致石油供大於求,油價大幅度下挫。從最簡單的經濟學來説,石油價格下跌會導致石油需求增加,而供給減少,最終使石油供需再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美國能源情報署最近下調了今明兩年的美國原油産量增長,而國際能源署認為全球石油需求明年將加速增長。雖然短期沒有看到石油供應大幅度削減,但目前全球石油公司的大幅度投資削減和美國頁巖油鑽井口數持續減少,都將使未來石油生産減緩,這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庫存增加對油價是負面消息,近期常常有原油庫存上漲的消息,比如説美國原油庫存達到了85年來的最高水準。庫存增加可以理解為油賣不出去,也可以理解為廠家對後期石油價格看高而多買。

  其次,地緣政治問題。在當前油價水準上,沒有哪個歐佩克成員國可以在不動用儲備資産的情況下滿足本國的預算要求(卡達和科威特的情況可能好些)。沙特雖然有7000億美元的儲備資産,但這可以維持多久?海灣很多國家特別是歐佩克國家的社會穩定是靠財政來維持的,他們的財政支出平衡一般都需要石油價格在每桶80-100美元。如果油價長期低於每桶80美元,除非他們改變生活方式,否則其社會穩定將會受到影響,而地緣政治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從來都是立竿見影,一旦這些國家出現社會穩定問題,馬上可以改變石油供需平衡和油價預期。

  再次,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其稀缺性決定了價格會脫離成本,不可再生資源價格上漲終結于替代産品的成本。石油價格過高會使廠家尋找替代,因此石油價格不能長期高於替代産品的價格。頁巖油是石油最直接的替代,摩根士丹利曾估計開採美國頁巖油的平均盈虧保本價格是每桶76-77美元。低油價使得美國頁巖油公司不僅大幅削減了開支,而且現存開工鑽機數量已降至2011年6月以來最低,一些頁巖油公司已經開始破産重組。因此除非頁巖油成本進一步降低,否則油價不可能維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

  今年4月國際油價有一段很強勁的持續反彈,使得市場氣氛大為改變,由悲觀轉變為更加樂觀,如果這個時候沙特能通過減産再加把火,油價或將很快上行。但是,歐佩克的月度報告指出,沙特4月的石油日産量增至1031萬桶,比3月的1029萬桶略有增長,是近三十多年來産油的最高紀錄,此外,沙特還打算將正在運作的鑽井機數量從212座提高到220-250座。

  現在看上去,好像是美國希望高油價,而沙特則希望維持低油價。奇怪的是,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也是低油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低油價顯然不是沙特想要的,這輪油價大幅度下跌,使沙特付出數以千億美元的代價。那麼,如何解析沙特目前頑固的增産行為?

  沙特的低價增産雖然付出巨大代價,但也直接教育了新來的非常規石油投資者。非常規石油是資本密集型産業,如果沒有把握將成本做到足夠低,對非常規油氣的投資需要更加謹慎,過快的投入和過高的融資杠桿會使其血本無歸。目前沙特在石油産能上步步緊逼,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沙特認為美國頁巖油廠家已經在數日子,再逼一把可能就垮了,用這些投資者血的教訓使今後頁巖油投資者更為謹慎。因此雖然沙特不足以把非常規油氣趕出去,但卻能有效打擊非常規石油氣的投資積極性,也可能由此延緩非常規油氣的技術進步。

  另一方面,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也是石油強有力的替代品,長期而言,油價的最大威脅可能是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電動汽車、儲能技術和風電太陽能的結合,可以形成對石油的有效替代。雖然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的發展目前還沒有對石油替代産生實質性影響,但近年來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進步迅速,作為石油替代的威脅越來越明顯,維持比較低的油價可以降低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的投資積極性,從而延緩電動汽車和儲能的技術進步。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阿裏·納伊米最近提出,沙特到本世紀中葉可能逐漸淘汰化石燃料。如果他不只是説説而已,而是沙特真的就相信這個,這也就解析了為什麼沙特在低油價下的還持續增産。因為目前世界石油至少還夠挖40年,如果真的預見在那個時候能源已經由非化石燃料替代,那麼現在石油能賣多少算多少,也在情理之中。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無論何人願意以何種方式維持低油價,對中國是利大於弊。比較直觀的説,如果可以將油價維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按照2014年的進口量,中國每年可以節省近千億美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