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專家:二季度國際石油市場供過於求 壓力不減

  • 發佈時間:2015-04-08 07:15: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劉雪  責任編輯:謝淩宇

  雖然國際油價與去年高點相比已跌至“腰斬”價位,但國際石油市場上供過於求的壓力仍在與日俱增。專家預計,今年二季度國際油價仍難有起色。

  美國能源資訊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美國原油日均産量達到870萬桶,同比增長120萬桶,為1900年統計該數據以來最高值。主要推動力來自頁巖油的大量開採。

  近期赴美考察歸來的上海聯合非常規能源研究中心理事長周曉萊告訴記者,低油價對頁巖油企業是一種鞭策。油價越低,就逼著企業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短期內,美國頁巖油産量不會顯著下降。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産量也處於增産狀態。歐佩克今年3月的原油日均産量達到3102.9萬桶,為2013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儘管一些跡象顯示油價自去年6月以來腰斬後全球原油需求有所上升,但歐佩克國家增産加劇了市場供應過剩狀況。”易信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表示,伊拉克3月石油日出口量可能達到300萬桶。與此同時,沙特3月的原油日産出也增加至近1000萬桶。

  另外,近期葉門動蕩的局面並未持續刺激油價,相比之下,交易商們更關注伊核問題的前景。伊核問題的積極進展令交易商們預計後期會有更多來自伊朗的原油涌入市場。受此影響,4月2日收盤,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中東局勢更為敏感的布倫特油價單日跌幅達3.77%。

  隆眾石化原油分析師李彥認為,葉門危機對油價影響較為短暫。由於葉門國內原油産量偏低,而戰事並未蔓延至産油大國。而眼下伊核談判進一步釋放出積極信號。未來,一旦伊朗石油出口解禁,未來全球原油市場或迎來每日100萬桶自伊朗的新增出口量,這對國際油價又將是一波利空衝擊。

  東方油氣網油品部經理程瑞鋒認為,全球原油仍處於增産的狀態,供過於求的壓力仍在不斷加大。這種狀態在短期內難以改變,預計今年二季度國際油價仍難有起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