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去年進口超3億噸增9.35% 專家稱油價將見底可囤油

  • 發佈時間:2015-01-14 08:20: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海關總署昨日發佈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我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分析認為國際油價“跌跌不休”,為中國的戰略儲備和商業囤油帶來機遇。

  戰略儲備仍不夠

  海關總署昨日公佈的2014年12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12月的進口量為3037萬噸,意味著每天進口約為717萬桶,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超過了2014年1月份的2815萬噸。

  數據顯示,去年共計進口原油3.0838億噸,金額為1.4萬億元人民幣。這一進口量較2013年2.82億噸增長了9.35%。

  不過,我國原油儲備需求仍未滿足。2014年11月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首次公佈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的庫存量,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在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儲備原油1243萬噸,相當於大約9100萬桶。不過9100萬桶的儲備原油,僅相當於九天的消費量,遠低於國際能源署建議的90天進口量。目前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二期和三期工程的一些儲備基地已建成,其他儲備基地也正在建設。

  “囤油時候到了”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日前表示,囤油的時候到了。他表示,現在買比6個月前便宜了近一半。

  外媒稱,國際油價的持續大跌,中國是最大的受益方。路透社測算,根據中國國內石油産出、進口和商業庫存數據,再對比煉廠需求,可判斷中國去年為戰略石油儲備而額外進口的原油高達1.24億桶,這是2013年中國為戰略儲備補充的6100萬桶的兩倍多。

  中國石化相關人士此前曾向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之後,或許沒有這麼好的“抄底”機會了。

  林伯強認為,參照2009年金融危機後油價的走向,再考慮本次供需的變化,油價應該很快見底,從概率上和今後的收益比上,現在都可以囤油了。

  財經評論員葉檀則對媒體稱,“中國沒有抄到石油價格底”。在葉檀看來,沒人摸得到底,惟一的辦法是越跌越買,注滿戰略石油儲備庫,以攤薄整體成本。

 相關新聞

  國際油價暴跌超4%

  在國內油價剛剛實現12連跌後,國際油價再次出現暴跌行情。

  當地時間1月12日(週一),紐約商品交易所主力合約2月原油跌2.29美元,收于每桶46.07美元,跌幅4.74%。洲際交易所倫敦布倫特原油2月合約跌2.68美元,收于每桶47.43美元,跌幅是5.35%。

  1月12日(週一),高盛集團大幅下調短期油價預測。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倩介紹,投資銀行高盛大幅度下降油價預測,美國有一些煉油廠因火災和天氣停運,國際油價雙雙暴跌至50美元/桶下方,其中布倫特跌至2009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位。

  據金銀島數據顯示,高盛將2015年前3個月布倫特油價預估從80美元/桶下調至42美元/桶。

  繼科威特及伊拉克之後,阿聯酋上周也將出售給亞洲的原油價格,定在低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水準。

  金銀島分析師認為,這種折價手段顯示出,OPEC的波斯灣成員國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已準備好槍口朝內,同時這種做法將使國際油價進一步承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