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化”威力初顯

  • 發佈時間:2014-09-18 11:31:58  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9月17日淩晨,濟南某加油站前,市民王先生開著自己的愛車,靜靜地等待零時調價的到來。“聽説今天油價又要下調,還是挺高興的,雖然油價下調幅度不大,但畢竟又少了一筆開銷。”王先生表示。

  不過,像王先生這樣的車主可能忽視了,這已經是油價今年的第四次連續下調,也是近6年來油價出現的首次“四連跌”。人們不禁要問,曾經“漲聲一片”的油價為何會出現6年來首次“四連跌”,這與2013年3月26日以來實行的成品油新定價機制又有什麼樣的關係?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人士。

  6年來首次“四連跌”

  16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自9月17日零時起我國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3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10元和0.12元。這是今年成品油價格第8次下調,也標誌著國內油價迎來年內首次“四連跌”。多家分析機構指出,此次成品油下調使得自2009年以來成品油價格的首個“四連跌”成為現實。

  但對於此次“四連跌”的出現,分析師們多不意外。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表示,油價下跌與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有關,他認為下一階段油價或繼續下調。“美國産量維持高位且利比亞出口開始恢復,9月美國夏季出行高峰結束,原油需求季節性下降,供需面利空居多。另外歐洲經濟疲弱,中美經濟復蘇也伴隨坎坷,全球經濟前景令交易商擔憂,油價短期內或將承壓前行。”中宇資訊分析師馬燕也表示,後期國際原油方面仍受需求減緩、供應充裕等因素利空影響,後期反彈乏力,繼續維持低位震蕩可能較大,若國際油價繼續下行,則不排除“五連跌”的可能。

  李彥表示,算上本次調價,進入2014年後,成品油已呈現出“四漲八跌六擱淺”的格局。到目前為止,2014年內12次調價累計汽油漲幅595元/噸,柴油漲幅575元/噸,累計汽油跌幅1120元/噸,柴油跌幅1080元/噸。總體而言,汽油整體跌525元/噸,柴油整體跌505元/噸。“本次油價下調的兌現,使得成品油整體下跌幅度進一步拉寬。”

  不難看出,2014年以來國內油價出現下滑走勢。但這樣的場景在新定價機制以前幾乎不可想像。翻開2013年之前的報道,人們不難看到,和現狀恰恰相反,成品油價格是“漲”聲一片,舉例來説,從2008年到2011年10月的16次調整中,成品油價格十升六降,漲價反而成為趨勢。那時候對於油價的調整,人們大多認為“漲多跌少”、“漲快跌慢”,此外,由於定價機制不夠透明,助長了囤貨等投機倒把現象,成品油定價機制也飽受詬病。

  市場決定價

  格成趨勢

  變化從2013年3月26日開始發生。自2013年3月26日,我國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正式面世,從此國內成品油市場的調價進入了新階段。據了解,成品油新定價機制大幅度縮短了成品油調價週期,成品油調價週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挂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按照新機制要求,成品油價格每10個工作日都會調整一次,該降就降,該升就升。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為節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在新定價機制實施以後,成品油一改“漲多跌少”、“漲快跌慢”的局面。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雪君表示,在此次調價之前,新定價機制執行以來國內油市已經經歷了11漲13跌共24次調整,另外有12輪計價期因調整金額不足50元/噸而擱淺,其中汽油累計下調370元/噸,柴油累計下調375元/噸。“若累加本次下調幅度,則新機制執行以來,汽柴油累計下調幅度達每噸500元左右,國內油價整體呈現下滑走勢。”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徐瑩分析,“現行定價機制兼顧了消費者的感受”,不同於過去“漲多跌少”的局面,新機制執行後漲跌基本均衡,甚至下調幅度高於上漲幅度,而“國內油價在經歷過油品品質升級後,整體仍維持在七元水準。”

  表面上,油價的下調趨勢是與國際原油走勢密切相關。但這實際上反映出,自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市場對成品油價格的影響加大,市場決定價格已經是大勢所趨。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陳晴表示,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以來,國內的成品油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與國際油價的聯動性更加緊密,市場化程度明顯加深,成品油市場的投機行為明顯減少。”完全市場化

  尚未做到

  儘管分析師們對現有成品油定價機制評價較高,但他們也指出,隨著時日的推進,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目前的調價機制還不能做到完全反映市場變化。

  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表示,當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挂靠的是國際原油的價格,而我國煉油企業的原油來源,一部分是進口原油,一部分則是國産的原油。新定價機制的短板就在於還難以反映國內原油的供給和價格情況。即目前,國內成品油的價格是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走高或者走低,而國內市場的成品油批發價格,則主要受到國內市場的供需情況影響。“當前的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可謂有利有弊,從有利的方面説,它抑制了投機行為,價格能做到及時調整,這對於煉廠是有利的,但是由於今年國內需求不佳,而成品油定價機制更多的是考慮到原油成本這塊,對國內市場供需面未能考慮。”胡慧春如是説。

  胡慧春表示,“這實際上提醒人們後期成品油定價機制繼續改革的一個重點:既要聯動原油走勢,又要考慮國內供需。而這必然也將是逐步進行、週期較長的過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