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東盟能源中心執行主任:東盟期待與中國加強能源合作

  • 發佈時間:2016-04-28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田 原  責任編輯:李春暉

  東盟期待與中國加強能源合作

  ——訪東盟能源中心執行主任桑加燕·弗拉沃薩姆

  在中國—東盟對話關係建立25週年系列活動開展期間,《經濟日報》記者就東盟能源領域發展前景和中國—東盟能源合作相關問題,專訪了東盟能源中心執行主任桑加燕·弗拉沃薩姆。

  記者:作為東盟官方能源機構的負責人,您如何看待全球能源領域的新變化?

  桑加燕·弗拉沃薩姆:巴黎氣候變化峰會後,與會國在推動能源領域的變革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方面上了一個新臺階,在清潔能源和能源效率兩大議題上加大投入的動力進一步增強,這是全球能源領域的新潮流。這股新潮流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一是各國普遍加大了技術創新力度;二是投融資模式更為豐富;三是新能源的價格劣勢逐漸消除;四是各國正積極完善能源領域機制體制的變革以支援新能源發展。

  記者:在這一全球背景下,東盟能源領域發展有何獨特性?

  桑加燕·弗拉沃薩姆:東盟能源領域的發展是全球能源變革的縮影,但東盟也有自身特色。東盟能源中心今年1月份發佈的《東盟2013—2035年能源展望》預計,未來20年東盟“全領域基礎能源供給”將翻兩番,這也是支撐東盟整體經濟增長所需的能源供給規模。同時,《東盟2016—2020年能源合作行動計劃》中指出,能源市場建設和能源互聯互通將是兩大優先領域,能源安全性、可獲得性、可消費性將是三大現實挑戰。

  未來5年,東盟國家將在地區電網、天然氣管道、清潔煤炭技術、能源效率和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民用核能、地區能源政策和計劃協調這“七大戰略成果”上,努力縮小目標與現實的差距。比如,在完善東盟電網互聯互通方面,要在雙邊和多邊兩個層面的合作上加以推進。其中,加大與中國發電和電力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力度十分重要。又比如,可再生能源在東盟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將從當前的10%增長到2035年的23%,能效到2020年要較2005年提高20%。

  記者:東盟能源領域的變革,與東盟一體化進程的整體推進有何關係?

  桑加燕·弗拉沃薩姆:能源領域問題的解決有助於推動東盟一體化進程,能源互聯互通是東盟成員國的共同利益。比如,天然氣進口的二次出口合作,讓天然氣進口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富餘的進口量,在域內培育起具有價格優勢的天然氣二級市場,這有助於幫助解決域內貿易壁壘問題,強化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

  更重要的是,東盟各國的成功經驗和商業模式可以相互分享,若干國家在域內能源貿易領域的率先突破將帶動其他國家在相同領域的發展,並加速整個東盟經濟一體化進程。同時,為協調東盟共同體在能源問題上與外部的關係,我們正積極地推動成員國進行戰略對接和政策協調,這有助於資本市場形成對東盟能源市場的長期信心。

  記者:在此進程中,中國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桑加燕·弗拉沃薩姆:鋻於對經濟發展和能源成本的綜合考量,到2035年東盟整體對煤炭的需求量仍將高於天然氣等其他能源。中國正在進行多元化的能源結構改革,在低碳經濟發展、清潔煤炭技術和提高節能效率上積累了大量經驗,這是東盟國家迫切需要的。中國是東盟三大夥伴國中唯一與東盟接壤的國家,在與東盟國家的能源互聯互通上具有天然優勢。事實上,中國已與寮國、緬甸、越南等東盟國家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早期收穫,未來合作前景更是十分廣闊。在最近一次東盟—中國能源部長會議中,雙方就共同發展民用核能、互助開展相關能力建設等問題進一步達成了共識。(經濟日報駐雅加達記者 田 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