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去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容量佔全球四分之一

  • 發佈時間:2015-02-17 08:16: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軼辰  責任編輯:馬藝文

  過去一年,光伏産業的顯著增長主要來自於光伏電站,但寄予厚望的分佈式項目與預期的反差較大

  全國光伏的區域結構正在逐漸優化。全國光伏發電呈現東、西部共同推進,並逐漸由西向東發展格局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佈的光伏産業發展情況顯示,2014年,全國光伏産業整體呈穩中向好和有序發展局面,全年光伏發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同比增長60%,其中,光伏電站2338萬千瓦,分佈式467萬千瓦。光伏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

  在新增容量方面,2014年,全國新增並網光伏發電容量1060萬千瓦,約佔全球新增容量的四分之一,佔我國光伏電池組件産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新增光伏電站855萬千瓦,分佈式205萬千瓦。

  “從數據看出,過去一年光伏産業有顯著的增長,實現了《關於促進光伏産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平均年增1000萬千瓦目標。”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分析認為,增長貢獻主要來自於光伏電站,但寄予厚望的分佈式項目與預期的反差較大。目前看來,分佈式光伏的市場認識和實際情況還存在一定差距,相關産業配套滯後,融資、補貼效率、商業關係還難以得到投資者和電力用戶的認可。在分佈式市場培育上,相關部門還需要全力推動,營造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

  不過,從産業整體情況來看,全國光伏的區域結構正在逐漸優化。全國光伏發電呈現東、西部共同推進,並逐漸由西向東發展格局。2014年,東部地區新增裝機560萬千瓦,佔新增裝機的53%。江蘇省和河北省新增裝機容量均位居前列。

  與此同時,全國光伏發電應用模式也不斷創新。2014年,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鼓勵社會投資基礎設施項目中的30個分佈式光伏發電示範區項目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目前已建成50萬千瓦,在建規模60萬千瓦,帶動社會投資超過100億元。其中,青海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探索了水電和光伏電站協調運作、聯合調度的創新模式;與農業相結合的光伏農業大棚、漁光互補電站逐漸成為市場熱點;集合荒山荒坡治理、煤礦採空區治理和沙漠化治理的生態恢復與光伏發電建設相結合項目不斷推陳出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歐盟對我國光伏持續加大點查力度的背景下,我國光伏電池製造企業繼續保持較強國際競爭力。2014年,在全球産量排名前10的企業中,我國佔據6席,前4名均為我國企業。從光伏上游産業發展情況來看,2014年,國內多晶硅産量約13萬噸,同比增幅近50%,進口約9萬噸。光伏電池組件總産量超過3300萬千瓦,同比增長17%,出口占比約68%,多數企業産能利用率提高,前10家企業的平均産能利用率皆在87%以上。

  “雖然外部環境較差,但是由於有了國內市場的支撐,加上我國光伏企業目標市場拓展到中東、非洲等地區,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減弱,使得去年光伏企業發展壓力減輕。”梁志鵬説。

  對於下一步的工作,梁志鵬透露,將重點促進産業進步和升級,為技術性能更好的高品質産品和優秀企業提供專門市場支援,引導我國光伏産業從規模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經濟日報記者 王軼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