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能源藍圖繪就 政策刺激下民資迎進場良機

  • 發佈時間:2014-12-29 10:39: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未來新能源飛速發展的一張大網已經撒下,2015年正是起始之年。

  在2015年,按照能源發展戰略計劃頂層設計的要求,一系列具體的實施步驟行將展開,可以想見,新能源還將受到更大的熱捧。

  有機構分析表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新能源概念將成為股市中一個持續的熱點,相關企業的股票因為其成長性得到認同,將借國家實施新能源戰略的東風,取得超常規的發展,並且為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收益。

  從年初資本市場上演的新能源股暴漲行情,到年末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出爐,貫穿全年的是“國家隊”和民資對於這一領域持續的追逐熱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光伏行業。

  新能源發展藍圖已敲定

  實際上,在2014年,國家能源局已經為未來6年內新能源發展前景規劃好了藍圖。

  這份藍圖就是前不久剛剛公佈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未來6年的時間內,中國的能源發展戰略定位為綠色低碳戰略,而且明確要求要大幅增加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比重。

  眾所週知,所謂“新能源”,也就是非常規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按照能源局的計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這一數據在2013年底時還是9.8%。由此可見,未來對於新能源來講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機遇。

  作為新能源中比較重要的太陽能和風能,未來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要遠遠好于常規能源。

  按照能源局的部署,未來6年,在風電領域,能源局將會重點規劃建設酒泉、內蒙古西部、內蒙古東部、冀北、吉林、黑龍江、山東、哈密、江蘇等9個大型現代風電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

  在中東部地區和南方地區,將會大力發展分散式風電,穩步發展海上風電。到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2億千瓦,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

  而在太陽能領域,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就意味著,能源局還將加快建設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穩步實施太陽能熱發電示範工程。

  目前,針對光伏行業的發展,能源局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援。就在2014年,多個政策動向為光伏産業在2015年的發展打下政策基礎。前不久,能源局在已公佈的第一批18個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的基礎上,新增12個示範區,其中江蘇2個、浙江7個、安徽1個。

  政策利好不斷 力度空前

  儘管當前新能源發展還存在諸多困難,不過政策利好正在不斷向這一領域傾斜。

  儘管光伏産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曾遭遇挫折,但國家能源局在今年下半年接連出臺多項政策,力促光伏産業發展。

  按能源局的部署,未來在分佈式光伏發電方面,激發民營資本的投資積極性仍將是重點。在近幾個月的時間內,能源局先後下發了 《關於印發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關於印發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的通知》等諸多新能源利好政策。

  尤其是在新能源管理許可權下放以及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方面,能源局政策力度前所未有。

  “已將發電的管理許可權下放到地市級的能源主管部門進行備案,並且對各個環節進行了簡化,近期準備對示範區分佈式光伏項目採取先備案、後追加規模指標的方式進行管理,進一步激發各個投資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稱。

  由於目前光伏産業還處在新興階段,國家補貼就顯得十分重要。在補貼政策方面,朱明表示,“正在協調財政部和電網企業儘快簡化補貼的資金髮放流程,保證國家財政補貼及時到位。”

  據了解,目前已有不少省份下發了地方版的補貼方案。

  “如果對比今年的情況,明年應該會更好。以上海為例,上海現在是全國補貼政策最好的地方,5月份的時候,上海就出臺相關政策,在全國補貼的基礎上,對企業再補貼0.25元,對個人補貼0.4元。”江蘇海裏奧光伏設備有限公司總裁劉標稱,這樣一來,到9、10月份時,政策效果已逐步顯現,上海地區的一些小工廠都開始投資相關設備。

  浙江太陽能行業協會沈福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除了浙江省一級的補貼,浙江省內各市、縣都出臺了相關補貼文件,完善了浙江省的配套政策。“比如嘉興市,省市縣三級補貼可以補貼到同一個項目,也就是説一個項目在國家補貼之外,還可以獲得0.3元/千瓦時左右的補貼。”

  新能源並網難題亟待解決

  在未來發展的藍圖下,新能源的前景看起來一帆風順,而事實上目前光伏、風電等行業也面臨著一些需要克服的困境。

  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發電量達到180億千瓦時,相當於2013年全年發電量的200%,全國新增光伏發電並網容量379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並網容量245萬千瓦,新增分佈式光伏並網容量134萬千瓦。不過,這一數據離年內光伏裝機總的目標仍有差距。

  儘管國家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十分支援,不過目前新能源開發還有很多條件需要改善,如在2014年,國家能源局曾經對甘肅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並網情況進行調研,發現包括棄風、棄光現象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不到位等諸多問題。

  國家能源局認為,由於電源建設速度大於電網建設速度,電網建設相對滯後是造成目前甘肅河西電網存在棄風棄光的主要原因。顯而易見,造成棄風現象的原因在於當地吸納能力不足,而同時電力外送配套設備又跟不上。

  劉標認為,對於分佈式光伏發電的推廣來講,最大的問題就是普通老百姓的認識程度不高,很多人都持有一個觀望態度。“明年個體投資應該會增加很快,但是對大型光伏發電而言,步伐應該會相對慢一些。分佈式光伏發電興起的動力,就是老百姓對其認知的一個過程。”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民資將成為新能源主力

  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潛力有待挖掘。

  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曾經概括過光伏發電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主要是屋頂落實難、貸款融資難、並網接入難、電費回收難等。

  12月初,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表示,能源局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援分佈式光伏示範區力度。

  朱明透露,能源局正在協調財政部和電網企業儘快簡化補貼資金的發放流程,保證國家財政補貼及時到位,同時鼓勵地方出臺各類扶持政策。

  按照能源局的計劃,在目前光伏裝機遇到困難的情況下,光伏發電的補貼政策在刺鐳射伏項目發展上確實起到了作用,所以接下來各類扶持政策依舊是重點。

  根據能源局統計,在30個國家分佈式光伏示範區中,有26個示範區的項目業主都是民營企業或民營企業參與成立的企業。

  “30個示範區絕大多數都是民營資本投資,對於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效果非常顯著,進展情況良好。”朱明稱。

  針對民營企業在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融資難題,朱明表示,“我們正在與國家有關金融機構合作,鼓勵示範區政府與銀行合作開展金融服務的創新試點,通過設立公共擔保資金、公共資金池等方式,為本地區光伏項目提供融資服務。”

  劉標表示,現在一部分大型的分佈式光伏電站,投資的載體不穩定,很多投資機構的投資重點大多偏向於國企或者國家單位,對民企不感興趣,投資的穩定性得不到保障。“同時,民企自身也有問題,他們的錢本身就是向銀行借的,自己沒有錢,而有錢的民營企業卻又意識不到去投資光伏電站。”

  未來6年暗藏投資機會

  距離2020年“十三五”結束還有6年,這期間,能源領域暗藏著諸多投資機會。

  “明年一定會比今年更好。”在光伏産業打拼了8年的劉標樂觀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2015年開始,光伏産業即將迎來一輪高速增長的時代,對於他的企業而言,2015年才是真正的發展機遇,未來是屬於新能源的。

  2014年上半年,儘管光伏行業的補貼政策早已公佈,不過行業的發展並沒有像人們預料的那樣,整個新增裝機容量跟能源局最初的目標仍有差距,不過三季度結束時,全國光伏發電量已經達到2013年全年發電量的200%。

  按照劉標的理解,行業內的政策有一定的緩衝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才能慢慢地適應。“上海地區在5月份就推出了地方版的分佈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但到了下半年10月份左右,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才出現比較快的增長。”

  光伏行業僅僅是新能源領域的一個方面,實際上,整個新能源領域在未來6年的時間裏都有望展翅高飛。

  未來6年也是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在這次調結構的過程中,新能源所佔比例將大幅提升,而煤炭的主導地位會進一步削弱。這一改變導致在未來幾年時間裏,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將會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光伏、核電等領域,它們的發展前景將是決定2020年能否實現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

  除去新能源之外,天然氣是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未來幾年裏,除了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達到15%以外,天然氣比重也將達到10%以上,而煤炭消費比重將控制在62%以內。而在2013年末,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僅為5.8%,該領域同樣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