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廣核醞釀海外生産核燃料 欲破中核壟斷

  • 發佈時間:2014-12-16 09:28: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經濟參考報》記者15日獲悉,中國廣核集團(“中廣核”)與哈薩克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簽署關於擴大和深化核能領域互利合作的協議,雙方將在鈾資源開發、核燃料生産、和平利用原子能及通過中國和哈薩克領土過境運輸鈾産品方面開展戰略合作,並計劃在哈薩克建立合資企業生産燃料組件。

  核燃料是核電站的“糧食”。由於鈾礦屬於國家戰略性礦産,國內只有中核集團獨立供給。除了少量的進口核燃料,中國所有在運核電站的核燃料基本都是由中核建中和中核北方兩大公司提供。

  這讓“後起之秀”中廣核很是被動,從2008年開始謀求突破。當年12月,中廣核全資子公司中廣核鈾業公司獲得了商務部“核燃料進出口專營資質”。2009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了調整中廣核主業的通知,增加了“天然鈾資源的勘查、境外天然鈾資源的開發及相關的貿易與服務”。

  此後,2012年新疆薩瓦甫奇鈾礦探礦權花落中廣核,其向上游的突破再進一步。與此同時,中廣核在非洲、澳洲和中亞抄底鈾礦,為旗下核電站儲備戰略資源

  中廣核在鈾礦開採中只有探礦權,不具備在國內生産核燃料的資質。此番哈薩克建廠如果能夠實現,中廣核將很有可能借此實現核燃料自主,不再受制于中核,在競爭中更具話語權。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投入商業運作的核電機組共20台,總裝機容量為1807萬千瓦,另有28台在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062萬千瓦。而《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裝機容量要達到5800萬千瓦。

  事實上,這只是中廣核與中核多年“纏鬥”局面的一個縮影。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雖然中核仍是業界老大,但在核電站的建設上,中廣核的發展速度要遠快於中核。目前中廣核的核電項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亞灣、嶺澳、陽江、紅沿河和廣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籌建的卻多在內陸,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數幾個屬於沿海核電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項目都在內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