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神華剝離非核心煤炭資産 目標作清潔能源供應商

  • 發佈時間:2015-10-11 07: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馮慶艷  責任編輯:張少雷

  即將因正在制定中的“神華改革60條”,而率先開啟煤炭領域國企改革序幕的神華集團,在不久前對一個價值規模不大的煤礦資産股權進行了轉讓,這在煤炭企業集體虧損的當下並不稀奇,在業內卻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作為多年來瘋狂擴張到處並購煤礦資源的中國最大煤企和世界最大煤炭經銷商,神華集團在去年之後,又一次開始剝離煤炭資産了,巧合的是,在今年5月份神華又公開宣佈全員降薪10%。機構預測,這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將陸續有一些非核心煤炭資源被剝離出去,神華參股的一些煤炭公司股權被轉讓。另一方面,神華正通過新建一批超低排放燃煤機組、鐵路運輸、煤化工項目以及將優質資産陸續注入上市的方式,試圖擦亮清潔能源供應商的新“臉譜”,在盈利大幅下滑、集體降薪、剝離煤炭資産等之後,竟也在有意淡化多年來的“最大煤企的形象”。神華對各業務板塊進行著“劇烈洗牌”的同時,也在以醞釀中的“神華改革60條”方案對企業管理運營體制進行著改造,因為只有摒棄傳統能源領域的舊觀念和體系,努力適應有著更市場化、更智慧化以及更多元化的新體系和商業模式,才不會成為潮水退卻後的“下一個裸泳者”。

  剝離煤炭資産

  9月中旬煤價已首次跌破400元關口。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近日坦言,神華集團的部分二級企業虧損情況在加劇,特別是煤炭企業,如烏海、新疆、包頭等老企業經營極度困難,也拉低了神華集團整體的盈利能力。如何對虧損企業脫困“止血”是當務之急。

  記者獲悉,去年神華集團下屬子公司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停産。今年上半年神華給出的成績單也並不理想,不僅營業收入同比降了三成多,凈利潤同比也下降達45.6%之多,為117億元。凈利潤的降幅再次超2013、2014年兩年的降幅。其實神華今年年初設置的2015年營業目標就透露了經營利潤會出現大幅下滑,公司計劃將2015年商品煤産量和煤炭銷量同比分別下調11%和10%。不僅如此,曾經在2013年煤炭與發電經營收益在中國神華的佔比分別為49%、28%,而今年上半年兩者經營收益佔比分別為28%、44%,佔比來了一個大反轉,今年上半年發電收益超過了煤炭,煤炭板塊的主體地位受到了衝擊。另外今年上半年,運輸與煤化工板塊的經營收益佔比分別為26%、2%。在一位地方煤炭國企內部人士眼裏以往神華“收購煤礦資源頗為大手筆“,一個收購價格上億元的煤礦,神華談判代表就有決定權,並不用像地方國企一樣需要層級請示而錯失良機,“該人士説。但神華如今卻在做著壓縮煤炭板塊的事情。最新的動作是,不久前的9月18日,神華集團將其持股40%的山西晉東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晉東能源)的一半即20%股權進行轉讓,轉讓價格為1.43億元,此前,晉東能源開發過趙莊煤電、晉城(樊莊)煤電、鄭莊煤電3個項目,2006年成立,值得關注的是,成立時並不在股東之列,神華後來通過一樁資産並購獲得該公司部分股權。那並非這兩年來第一次剝離煤炭資産,去年8月份前後,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掛牌轉讓陜西集華柴家溝礦業有限公司95%股權,掛牌價為1.23億元。這也被業內解讀為與異常艱難的經營環境有關。神華還在大幅度壓縮對煤炭板塊的投資。不僅2015年度煤炭産銷量將比2014年全年分別下調10.8%、10.4%,在其公佈的2015年度總體369億元的資本開支計劃中,煤炭業務投資僅有48.3億元,僅佔13.1%。除了剝離煤炭資産,神華的運煤專線的巨大優勢也因煤炭行業蕭條而大打折扣,從以前的獨立專營逐漸向地方放開,繼包神鐵路開行了客車之後,今年5月15日再公開神華同意開通神朔鐵路的府谷至西安鐵路的客車的消息,於今年7月份正式開通。這被外界解讀為神華在煤炭低迷及運力寬鬆背景下謀轉型的一次舉措。

  神華內部人士透露,如今的思路是,在保證神華自有産品運輸需要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力度,佈局反向運輸、非煤品運輸,增運增收的同時,帶動和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

  佈局“一帶一路”生意

  神華在剝離非核心資産的同時,正在圍繞“一帶一路”佈局新的業務。值得關注的是,9月份,神華還與中國能建、上海電氣三方簽署了將著力建設超低排放燃煤電站示範項目及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的戰略合作協議。

  張玉卓曾透露自己,對“一帶一路”抱有迫切希望和充分信心。有利於消納過剩産能,將來還可通過便利的交通設施開展能源貿易合作、技術合作、人才交流,比如可與印度、印尼、蒙古等國家加強煤炭等能源領域合作。

  記者獲悉,鐵路建設與運輸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頭戲。鐵路運輸走出去,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加快人流、資訊流、技術流的客運“高鐵”;二是加快物流速度的貨運“重鐵”。在公司公佈的2015年總體369億元的資本開支計劃中,發電業務為147.7億元,是煤炭業務的三倍左右,佔比最高的是包含鐵路在內的運輸業務,共計154.5億元。而且,至於運輸業務投資飆升的原因,神華相關負責人稱,神華鐵路投資主要集中在既有鐵路擴能改造和新線的站後工程,還有一部分用於新建的鐵路運煤專用線。這些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和市場需求進行的投資配置。此外,神華還在根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行重載鐵路建設的提前謀劃、佈局和準備工作。慶倖的是,神華在重鐵建設上如今已有所成就,去年神華朔黃鐵路開了全球首列基於4G重載鐵路寬頻行動通訊系統(TD—LTE)的30噸軸重2.5萬噸重載列車,成為我國首條名符其實的重載運輸鐵路。神華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鐵路、公路和航空的單位運輸成本之比為1:6 .4:9 .35。客運高速、貨運重載,是當今世界運輸業發展的方向。神華上述動作和計劃都有著利用煤更清潔地轉化成其他能源的特點且順應“一帶一路”、清潔環保等大政策。

  “新臉譜”塑造

  神華掌舵者張玉卓對“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的新目標解讀為,並非不搞煤,而是把煤炭變成清潔能源。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穿著西裝、戴著眼鏡,站在了北汽、東風等汽車企業品牌老總面前,謙虛誠懇、條理清晰地述説著,作為能源企業的神華,到底對潛力巨大的電動汽車行業有什麼作用。那是早在今年年初的一次電動汽車年度會議上的一個情景,會議少有能源企業尤其是煤炭企業參加發表言論。

  演講時喜歡以微笑示人的張玉卓在年初的那次電動汽車會議上,不斷闡述著自己對能源産業的理解,他認為,把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放在一個能源系統裏邊,用它來即可以生産清潔燃料,又可以生産電力,通過物聯網和智慧能源系統為終端用戶提供經濟、可靠、穩定的能源,應該是能源産業的主要要義。除了董事長親自對外塑造“清潔能源供應商”形象,也在進行一系列佈局動作。上市公司中國神華目前已啟動收購神華集團約3500兆瓦的清潔燃煤機組,去年制定了2019年6 月30日前啟動收購神華集團及下屬公司14項未上市資産的方案。截至目前,神華已有超20台燃煤機組達到“超低排放”的目標。

  如今的局面是,一邊是剝離非核心煤炭資産,另一邊神華卻在電力、運輸和煤化工等板塊投資不斷加碼,近期有不少相關項目有所進展和突破。單今年9月份一個月內就動作不斷,不僅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副産品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裂解裝置一號丙烯塔吊裝成功就位,神華集團召開了與中鋁合資于河北建設400萬噸電解鋁項目簽約儀式,並且神華在疆首個千萬噸級現代化特大型礦井——國神集團哈密大南湖電廠一號礦井項目獲核準,還傳來了神華在陜北榆林的千億煤化工項目中的一部分即400萬噸煤制甲醇可能年內開工的消息等。今年8 月中旬,有消息稱神華將繼續加大煤化板塊的投資,預計到2017年,煤化工板塊累計完成投資1040億元,年消耗煤炭約3500萬噸,年營業收入將突破430 億元。

  神華相關負責人説,已經提上日程的公司內部規劃中有一點是,長遠覆蓋更多的能源産品,例如電力、新能源,以及創新服務,如將適應國家售電側改革的要求,探索成立電力銷售公司,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主要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銷售包括新能源在內的電力産品和碳配額。未來,神華還計劃依託自建的電力網際網路平臺,搭載銷售電力寬頻及其他電子、電力改造等産品和服務,向電力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

  另外規劃中提及,神華集團的目標,是創建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供應商,與網際網路的結合,將是神華實現目標的一個戰略發展重點。

  有別於煤炭黃金十年時期追求規模擴張的思路,如今張玉卓掌舵下,神華更注重如何清潔地搞煤以及其産業鏈,避免資産受行業大環境影響而出現大幅縮水。這猶如一個習慣大嚼大咽的人,開始細嚼慢咽起來。

  與此同時,隨著國企改革頂層方案的落地,神華也在制定“神華改革60條”,顯然業務結構調整將會配合國企改革方向。接下來的神華的挑戰是,如何做一個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管理模式、資産證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下的清潔能源供應商,如何讓國有資産在行業窘境中保值增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