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神華五連降煤價促銷 董事長坦言脫困無妙藥

  • 發佈時間:2015-08-18 07:24:11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曹煦  責任編輯:吳起龍

  煤炭行業全面低迷之際,長期扮演煤市托市主力軍的神華集團,有些托不下去了。

  特別是進入6月以來,雖然正值傳統意義上的用電旺季,神華卻已連續5次出臺降價促銷方案。行業龍頭降價“自救”,折射出行業寒冬遠未過去,而在煤礦虧損難止的情況下,促進産業多元化佈局或成救命稻草。

  進入6月,神華煤價“五連降”

  在2月至5月期間經歷了連續降價促銷的神華,曾迎來短暫的供需兩旺,5月末神華旗下黃驊港拉煤的船隻數量明顯增加。在神華的風向標效應之下,中煤集團、伊泰集團等大礦紛紛跟進漲價,市場一時漲聲四起。

  這促使神華一度在6月做出上調煤價的決定:從6月1日起,除神混1(5500大卡)和準2號(4900大卡)的價格與5月份相比保持不變之外,其他煤種每噸均上漲5元。

  外界當時普遍認為,神華6月份上調多數煤種的價格,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修復性的反彈”,即便後市國內動力煤價格將企穩,依舊很難改變煤炭行業的困難局面。

  好景不長,這種觀點很快得到現實佐證。6月25日,神華集團便發佈新的降價通知,從6月26日零時起(至7月底)下調動力煤價格,其中5800大卡和5500大卡下調20元/噸,5200大卡下調15元/噸,5000大卡以下下調10元/噸。

  調控之下,神華6月煤炭銷售量依然黯淡,僅為3720萬噸,同比下跌22.18%。

  這份成績單讓作為行業老大的神華不再淡定,神華決定再度下調7月煤價:7月10日起多個品種動力煤下調15元/噸至20.2元/噸不等。短短半個月內,神華累計降價20至40元/噸,創下2007年底以來的最低價格。

  7月上旬,神華集團出臺了新的階段性煤炭促銷方案,主要以熱值較低的煤種為基準,按1:3比例通過與其他煤種進行摻配,但保證摻配後的混煤熱值在5000大卡左右,以北方港平倉價344元/噸進行結算。儘管此次優惠方案可供銷售的貨量僅在130萬噸左右,但該價格較神華集團6月公佈的5000大卡下水動力煤掛牌價372/噸元下調了7.5%。

  7月28日,神華公佈的8月動力煤銷售方案顯示,主流煤種價格均維持不變,低卡高裝、量價優惠和承兌匯票等促銷繼續執行。

  8月6日,中國神華再次出臺補充方案降價促銷,在8月價格基礎上加大優惠空間,對神混2(5200大卡)、神混5000、神混3(4800大卡)及石炭2(5200大卡)做出合計裝船超過4萬噸減10元/噸的量大優惠補充政策,執行日期為8月全月。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林曉桃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神華上述促銷方案是階段性的,涉及的規模也不大,但不排除其後續還會再出臺類似的銷售方案。

  也有市場分析認為,神華降價一方面是為了促銷,但更深層次的考慮是加速行業整合。通過降價不斷壓縮煤炭利潤空間,迫使煤質差、成本高、管理落後的煤炭企業停産倒閉,為包括神華在內的大型煤企提供並購良機,鞏固其優勢地位。

  産業多元化助神華上半年未現虧損

  虧損已經成了煤炭行業的標簽。據國家發改委經濟運作調節局副局長魯俊嶺介紹,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200.5億元,僅為2012年同期的10.5%。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484.1億元,大中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達到70%以上。

  以全國産煤第一大省山西為例,7月28日該省公佈的今年上半年經濟運作數據顯示,上半年該省煤炭行業虧損超過40億元,連續12個月全行業虧損,山西五大煤炭集團利潤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67%。

  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上半年業績可謂哀鴻遍野,已發佈半年報或業績預告的煤企中,除了露天煤業蘭花科創等少數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他要麼虧損,要麼業績大幅下滑。

  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涉及煤炭板塊的39家上市公司中,有18家今年一季度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出現虧損,虧損面接近一半。例如中煤能源(601898.SH)預虧8億~12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6.86億元;陜西煤業(601225.SH)預虧8億~10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8.258億元。

  神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神華(601088.SH)是為數不多沒有虧損的煤企,但其業績出現大幅下降,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7.8億元,同比下滑32.1%;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3億元,同比更是下降了45.6%。

  中國神華公告分析稱,上半年經營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下游行業需求、天氣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實現煤炭銷售量177.8百萬噸,同比下降24.2%;商品煤平均實現銷售價格同比下降。

  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神華大部分煤礦和全國一樣,均出現虧損或減利,對企業安全生産投入、職工收入、隊伍穩定産生較大影響。如何對虧損企業脫困“止血”是當務之急。

  因此,在煤炭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神華能夠保持總體盈利,主要歸結為其産業鏈條的多元化,即礦、電、路、港、航、煤化工的運營模式。張玉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2014年電力板塊創造了神華集團40%以上的利潤,2015年一季度這個比率已經超過60%。

  據神華內部人士介紹,神華目前火電規模已達到國內第五,為上游煤炭生産提供了可觀的內部市場,平抑了市場風險,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煤價大幅下跌造成的利潤損失。此外,神華在煤炭企業中具有運輸資源優勢:鐵路方面,神華有數億噸運輸能力;海運方面,神華是環渤海港口中下水數量最多的煤企。

  但業內專家對神華未來營收、利潤等前景並不樂觀,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神華雖為中國最大煤企,但其産量佔比卻並不高,對煤價也難有實際控制權。量價齊降的情況下,神華或可以通過鐵路和火電彌補一定的虧損,但業績下降在所難免。長遠看,在經濟形勢惡化的情況下,煤價和銷量都難以提升。”

  而在張玉卓看來,煤炭行業要堅定信心,信心來源於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體地位;放眼長遠,煤炭清潔化是行業的未來;著眼當前,減少過剩和劣質産能,加強科技、管理、商業模式創新。“脫困沒有捷徑,不存在一服就靈的妙藥,必須運用發展眼光,綜合施策。”張玉卓説。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版權作品,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