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官員談電力改革: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 發佈時間:2015-05-07 09:01:1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楊海霞  責任編輯:吳起龍

  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逆向分佈的格局和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等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不能簡單照搬西方模式

  3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下稱9號文)發佈,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開始啟動。

  雖然此次電改方案力度低於市場預期,但之後電改配套文件出臺速度較快。

  3 月23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能源局聯合下發第一個配套文件《關於改善電力運作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重申全額收購清潔能源電力;4 月9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發佈《關於完善電力應急機制做好電力需求側管理城市綜合試點工作的通知》,4 月 15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發佈《關於貫徹中發[2015]9 號文件精神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通知》。

  電改9號文方案的主要架構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最大的亮點是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

  對於電力市場改革的路徑該如何選擇,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巡視員王強在接受《中國投資》採訪時表示,“各國改革的模式、路徑與本國的經濟體制、能源資源稟賦、經濟發展階段、電力工業發展歷程等密切相關,不存在某一固定模式。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逆向分佈的格局和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等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不能簡單照搬西方模式”。

  《中國投資》:多年之後電力改革再次啟動,推動這項改革出臺的背景是?

  王強:2002年實施以廠網分開、主輔分離等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後,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投資和經營的積極性。截至2014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6億千瓦,電網220千伏及以上線路回路長度達到57.2萬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達到30.3億千伏安,發電量達到5.55萬億千瓦時,電網規模和發電能力位列世界第一,技術裝備水準明顯提高,供電可靠性顯著增強,人民群眾生産生活用能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電力市場體系。

  但我們也要看到,電力行業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電力交易市場有效競爭的機制尚未建立,電價關係還未完全理順,節能高效環保機組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體制機制不健全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電力行業是關係國家能源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産業。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是貫徹落實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實現我國能源資源高效可靠配置的戰略選擇;是加快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有效競爭市場結構的客觀要求。

  《中國投資》:中國電力市場改革的路徑如何選擇?為什麼説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必須在充分考慮國情及發展階段的基礎上進行?

  王強:縱觀國際電力體制改革的歷程,各國改革的模式、路徑與本國的經濟體制、能源資源稟賦、經濟發展階段、電力工業發展歷程等密切相關,不存在某一固定模式。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逆向分佈的格局和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等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不能簡單照搬西方模式,只能從我國實際出發,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發展道路。

  《中國投資》:您認為此次改革的亮點是什麼?

  王強: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構架,開展“三放開、一獨立”和“三強化”的改革,即: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範運作;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制研究;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進一步強化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強化電力安全高效運作和可靠供應。

  擴容電力市場

  《中國投資》:如何培育更多合格的售電主體參與市場交易?

  王強:9號文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高新産業園區或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售電主體直接購電;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成立售電主體,允許其從發電企業購買電量向用戶銷售;允許擁有分佈式電源的用戶或微網系統參與電力交易;鼓勵供水、供氣、供熱等公共服務行業和節能服務公司從事售電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發電企業投資和組建售電主體進入售電市場,從事售電業務。

  《中國投資》:理順電價形成機制的目標是什麼?

  王強:反映電力供需狀況;引導電力投資,促進電力投資佈局優化;促進合理用電,提高用電效率,促進清潔能源發展、能源轉型和環境保護。

  《中國投資》:電力市場交易中輔助服務費用如何解決?

  王強:輔助服務包括備用、調頻、無功、黑啟動等服務,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作的重要保障。在輔助服務市場建立前,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建立電力用戶參與的輔助服務分擔共用機制。電力用戶可以結合自身負荷特性,自願選擇與發電企業或電網企業簽訂保供電協議、可中斷負荷協議等合同,約定各自的輔助服務權利與義務,承擔必要的輔助服務費用,或按照貢獻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未來,隨著改革的推進和電力市場的完善,建立輔助服務市場,通過市場機制為各類輔助服務定價,解決輔助服務費用的來源和分攤。

  《中國投資》:售電主體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王強:售電主體權利包括:一是自由購電權。售電主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購電,包括向發電企業購電、通過集中競價購電、向其他售電商購電等。二是依法簽訂合同。售電主體與用戶、其他相關方依法簽訂合同,明確相應的權利義務關係,約定交易、服務、收費、結算等事項。三是開展增值服務。售電主體可向用戶提供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綜合節能和用能諮詢等增值服務。售電主體義務包括:承擔國家規定的電力基金、交叉補貼、普遍服務和社會責任等義務,依法履行合同約定。

  《中國投資》:新方案下的清潔能源發電能否突破並網難題?

  王強:國家將按照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確定在規劃期內應當達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部電量的比重,完善電網企業優先調度和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具體辦法。同時,電網企業要加強電網建設,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配置範圍,發展和應用智慧電網、儲能技術,完善電網運作管理,提高吸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能力。

  根據分佈式電源並網特點,對分佈式電源實施差異化服務,優化並網流程,簡化並網手續,落實無歧視、無障礙上網要求。保障電網運作安全和用戶可靠用電的重點:一是嚴格技術規範。按照嚴格的技術要求和管理規範,開展並網驗收調試,嚴把並網關,適應電網安全穩定運作要求。二是強化運作管理。將所有分佈式光伏納入運作管理體系,對不同裝機容量實施差異化管理。三是加快智慧配電網建設與改造。按照高效適用、協調有序的原則,統一規劃配電網。加強用戶接入方案管理,增強與配電網規劃的協調性,確保分佈式電源及時接入,同步投産。 (來源:《中國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