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煤企産能過剩之痛:8年投3萬億 7成煤企虧損

  • 發佈時間:2014-11-03 12:55: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編者按

  煤炭價格一路狂跌,煤炭企業業績普遍陷入虧損。今年前三季度,二十家大型煤炭集團的凈利潤為-105.59億元,保持微利的煤企只有7家。與此同時,二十家煤炭企業應收賬款也超過1300億元,資金鏈緊繃。

  目前超過50億噸的巨大産能擊垮了煤企,而産能過剩的背後則是煤炭業的瘋狂大投資。經過2006年以來的兩輪大投資,截至目前有超過3萬億資金進入煤炭領域,煤炭業從“獲利者”變成“受害者”。

  但煤企的出路何在?這仍是一個難以找到答案的問題。

  [煤化工難以實現“突圍”,煤炭價值就更差了,也意味著煤炭下游利用的道路基本無法拓展,因此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煤炭需求增量有限,而産能卻在釋放,這對煤價是一個長久的打壓,煤炭企業以後面臨的壓力可能比現在更大]

  煤炭産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吸引十多個行業進入該領域投資,僅自2006年至今的八年時間裏,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就達3.1萬億之巨。

  大量資金涌入煤礦建設的後果之一就是導致整個行業出現嚴重的産能過剩,粗略估計,包括在建産能,目前我國煤炭産能已遠超50億噸。同時,隨著近幾年煤炭産能大量集中釋放,市場不斷加劇的供大於求壓力正在逐步“壓垮”煤炭企業。

  平安銀行能礦事業部研究中心主任周泰對記者表示,2005年和2009年兩次大範圍的煤炭資源整合促使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再加上當時經濟好轉需求上升使煤炭價格上漲,受此刺激,大量資金涌入“淘金”,然而現在多數煤炭企業鉅額虧損的根源也正是産能過剩。

  因此煤炭行業普遍尋求突圍進行自救。煤化工被煤炭企業普遍作為轉型的第一選擇。但資金投入巨大、回報不確定、産能過剩、環境污染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煤化工的發展。加上原油、天然氣等國際能源價格全部下行,新型煤化工對煤炭的需求同樣堪憂。

  煤炭企業的出路在何方?

  兩輪大投資

  突然爆發的煤炭市場極具吸引力,曾有煙草、房地産、裝備製造等十幾個與煤炭毫不搭邊的行業進入投資,多年下來,涌入的資金數額也是驚人的。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6年以來,我國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産累計投資3.1萬億元。

  1998年至2005年期間,整個煤炭行業不景氣,國家政策限制做固定資産投資,但由於小煤礦太多,2005年便出現了第一次轉折。

  周泰介紹,2005年,我國開始第一次進行資源整合,大量小煤礦關停,這就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是大量煤礦開始被迫技改,投資開始加大;二是供給大量收縮,供需格局從寬鬆變為緊張,但同時經濟好轉,需求上升,導致煤炭價格上漲,利潤開始增加,受此刺激,很多資金涌入到煤礦建設中。

  另一輪大投資則出現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山西、河南、貴州等省紛紛進行第二次煤炭資源整合,促使投資金額再度上升。

  以煤炭産銷量排名全國第三位的陜西為例,該省的煤炭投資也曾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在整個陜西煤炭經濟中,榆林的貢獻一直佔據首位,其煤炭産量去年達到3.39億噸。甚至,榆林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山西朔州並稱中國的“煤炭金三角”。

  目前,榆林下轄的神木、府谷、橫山、榆陽四個地區有煤礦,雖然榆林在上世紀90年代就發現了煤田,審批手續也簡便,但由於煤炭市場很不景氣,煤炭賣不出去,一直虧損經營到2002年才出現轉機。全國其他煤炭市場行情也是自2002年左右開始出現逆轉。神木當地一位煤炭企業人士表示,2005年煤炭行情就完全能顯現出來,最直觀的就是煤礦老闆們基本都開上車了,從2005年至2008年,這三年是榆林煤炭發展的高峰期。

  即便2008年金融危機對多數行業的打擊都非常大,然而煤炭行業卻是幸運的。榆林煤炭産業在前期基礎上,2008年至2011年的三年間,當地煤炭市場處於“完全輝煌期”。這一時期創造的“黑金”財富,吸引著數不盡的資本進入,試圖“分一杯羹”。

  “當時資金都往這邊聚集,從項目就可以看出,那時候幾大銀行派很多人在這邊,只要一聽説公司項目立項了,路條批下來,銀行的人就都跑來了,貸款很快能全部到位,大家都知道煤礦是暴利。”榆林當地一位大型國有煤炭企業人士張先生對當年的“盛況”仍記憶猶新。

  從“獲利者”到“受害者”

  鉅額投資所帶來的煤炭産能也是相當驚人的。目前全國煤炭産能在40億噸左右,在建産能11億噸左右。不過,産能超前建設問題隨之突顯,按照我國煤炭消費量,有3億~4億噸煤炭産能建設是超前的。

  “有十多個行業的企業大手筆投資煤礦,建設了很大的産能,使煤炭市場供大於求,導致全社會庫存連續30多個月保持在3億噸以上,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煤炭市場消化煤礦超前建設産能、消化庫存,實現供需平衡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路耀華表示。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裏,我國煤炭行業的固定資産投資一直保持高增速,在2011年達到頂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國內煤炭開採及洗選業投資總額為4897億元,同比增長25.9%;2012年這一數據為5285.82億元,增速有所下降,但也實現了同比7.7%的增長。

  與此同時,國內煤炭價格卻自2011年第四季度進入下行通道,在2012年5月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

  雖然産能嚴重過剩也促使國家對煤炭投資進行調整,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張先生介紹,就在國家控制最嚴格、不準開工煤礦的2012年,榆林就批了1億噸産能的煤礦。

  “大家都是衝著錢去的,當時核算一噸煤有120元的利潤,為什麼不幹?500萬噸的煤礦,一年就是五六億,那時大家就只算這麼簡單的賬,這樣的形勢下,地方政府、大煤炭集團都願意幹,整個行情又配合,根本擋不住的。”張先生説。

  然而,現在的煤炭企業早已不再是急劇膨脹産能的“獲利者”,而是“受害者”。據本報記者對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山東、安徽、江蘇、四川以及東北三省25家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的業績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盈利的企業僅有8家,但也只是微利,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最高達92.78%;另有5家煤企的凈利潤直接由正轉負。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也顯示,今年1至8月,全國煤炭行業利潤同比下降46%,大中型煤炭企業虧損面接近70%。部分煤炭企業經營更加困難,一些企業減發、欠發工資問題依然突出。

  出路難尋

  從2013年開始,我國煤炭投資回落,煤炭開採及洗選業固定資産投資為5263億元,同比下降2%。2014年回落加速,今年前9個月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産投資3560億元,同比下降3.8%。

  投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目前價格下煤炭全行業基本處於虧損或微利狀態,短期難以改變,各個企業都壓縮投資計劃,大企業也從投資煤礦向投資消化現有産能的煤化工、電力等方面轉移。

  “目前,山西有3億噸在建産能,至少有1億噸已經停止建設,其餘2億噸也低於原計劃;內蒙古現在規劃要建設的産能有5億噸,但實際90%以上都停工了;陜西規劃2億噸,也基本不會建設了;河南、山東未來也不準備新建産能。”周泰還預計,2017年後煤炭行業投資將會下降比較多,2020年之前不會有大的增長。

  另外,本報記者通過採訪也了解到,除內蒙古外,投資建成不生産的煤礦並不多,因為近幾年建成的煤礦融資比例都比較高,即使算起來不賺錢,但也會生産以獲得現金流。

  山西一位煤炭企業人士表示,大型煤礦不能再開發,現在開工已經沒有利潤,都是負擔,但已經投産的煤礦就不能停,基本都是銀行貸款,如果不停産,還可以繼續賣煤,還利息往下走,而一旦停産,沒有了收入,銀行立刻就來要賬,而那些靠民間借貸發展的民營煤礦的日子更不好過,停了就有一堆債務人到府要債,所以在這種時候越發不能停産。

  然而,從投資額來看,2011~2013年仍是煤炭投資最為集中、規模最宏大的三年。根據煤炭投資建設週期,中國煤炭産能將在2014年、2015年陸續釋放,甚至可能在2016年達到峰值。因此,在電力、鋼鐵、建材等行業耗煤逐步下降的形勢下,煤炭企業必須找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其實從目前的投資方向來看,發展煤化工已經成為多數大型煤炭企業的第一選擇。

  以兗礦集團為例,今年前三季度該集團營業收入實現859.99億元,但凈利潤僅為1.4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更是虧損5.21億元,期末負債總額達到1471億元。不過,這絲毫阻擋不住其發展煤化工的熱情。

  兗礦集團陜西未來能源公司榆林煤間接制油示範項目從獲得路條到正式核準,用了八年時間,該項目是兗礦集團一期煤制油項目的第一條生産線,總投資額為160億元。兗礦集團試圖通過這一煤制油項目把兗礦在榆林、鄂爾多斯的煤礦資源串聯起來,力爭2015年上半年實現生産。

  但資金投入巨大、回報不確定、産能過剩、環境污染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煤化工的發展,兗礦集團的煤制油項目也不例外。另一家“不差錢”的神華集團也曾因“不賺錢”,將工程總投資1216億元的陜西榆林迴圈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一再推後建設。甚至,大唐發電(601991.SH)選擇出售所有煤化工資産,退出煤化工領域。

  港富集團黑色行業首席分析師張志斌對本報記者表示,煤炭産能將在這兩年陸續釋放,但國家戰略傳統能源的需求佔比繼續減少,加上原油、天然氣等國際能源價格全部下行,新型煤化工對煤炭的需求同樣堪憂。

  “煤化工難以實現‘突圍’,煤炭價值就更差了,也意味著煤炭下游利用的道路基本無法拓展,因此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煤炭需求增量有限,而産能卻在釋放,這對煤價是一個長久的打壓,煤炭企業以後面臨的壓力可能比現在更大。”張志斌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