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熱電廠脫硫塔起火 市民擔心供暖(圖)(2)
- 發佈時間:2014-10-17 11:10:54 來源:東北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晶
“剛才有十多個人被拉走調查了”
16日中午12時許,一位30多歲的女子向記者描述了著火時的情景,她説脫硫塔是今年4月份開始建設的,還有一個多月就完工,著火的是第一車間。這個脫硫塔高40多米,寬也有40多米。但是她的這種説法未經警方證實。
她還稱,著火的瞬間,火苗都竄到腳手架的中間部位,火大的時候能竄到煙囪的頂部。“當時我的腿都被嚇軟了,直接回家了。”
另一位在附近幹活的市民稱,當時裏面載重50噸的吊車,無論怎麼用潤滑油,吊車也不能來回收縮。
一位坐在地上穿著工作服的女子稱,看到著火之後,“第一眼看見的是煙,再看就是明火了,頓時間火光四射。”坐在旁邊的一位男子稱,當時著火車間內的腳手架都變形了。
中午12時許,不少消防車不間斷地往熱電廠內進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子稱,“剛才有十多個人被拉走調查情況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受傷。”記者在現場的幾個小時內,沒有看到急救車進出熱電廠。
16日下午3時許,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熱電廠門前的加油站正常營業,不少車輛在該加油站加油,超市也正常營業,“這裡一直沒停電,就是對面火很大。”超市內一位營業人員稱。
距離熱電廠不遠的超市和飯店,裏面也是照常用電,記者走訪了另外幾家店舖,也沒有發現斷電的情況。
多名知情人:施工方管理混亂鬆散
16日下午,不時有消防和保險字樣的車進入熱電廠內。廠外也有了解情況的一些工作人員聊及此事,幾人甚至不約而同提及了施工方的“管理混亂和鬆散”。
至於施工單位是哪家?當時進行了何種操作?又是什麼引起的火災?暫時不得而知。
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查閱一篇《脫硫裝置吸收塔失火事故原因分析和對策》的文章提及,近年來全國已發生脫硫吸收塔失火事故20多起。而文章分析事故原因時,首要因素即是工程管理人員思想不重視,管理上不到位。
根據相關規定,吸收塔周邊5米範圍內應該實行嚴密的全封閉式隔離。“一旦周圍有動火工作,沒有採取有效隔離措施,致使明火與丁基膠水的揮發氣體接觸,造成火災。”
採訪中,一位知情者提到,引發火災的很可能為膠板(鱗片),不排除為焊渣掉落到膠板的夾縫裏或吸收塔的地板上燃燒,導致大火。
該文章指出,如在脫硫塔附近動火,還有規定要辦理“動火工作票”。
對事故原因,有關部門已經展開細緻調查。
脫硫塔起火是否污染?是否影響供暖?
公開資料顯示,老沈海熱電廠始建於1988年4月,是“七五”期間國家重點能源建設工程。目前主要承擔瀋陽市供電和供暖兩方面工作,具有年發電36億千瓦時、供熱600萬吉焦的能力,目前供熱面積已近2000萬平方米。
供暖季即將到來,脫硫塔起火會否對供暖和供電造成影響?産生的黑煙又會不會對周圍環境有所污染?這也是附近的居民最為關心的話題。
16日下午4時許,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與瀋陽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取得聯繫,她稱,下午3時許時,全市11個點位空氣環境品質都是優,16日也是少有的好天氣。
下午5時許,市環保局另一位工作人員解釋,16日瀋陽的空氣環境品質從上午11時許到下午2時許,沒有出現空氣環境品質異常的情況;區域性的空氣環境品質也沒有出現異常,距離事發地最近的空氣監測點位是小河沿,“上面的數據顯示也沒有異常。”
這位工作人員稱,他們日常只對整個城市空氣環境品質進行檢測,事發情況是一個突發。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脫硫塔目前暫未投入使用,因此應該不會對供暖和供電造成影響。但熱電廠方面並沒有接受記者採訪。
16日下午5時許,記者在瀋陽市環境保護局官方網站上查閱到的相關資訊顯示,
瀋陽市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數據如下:
2014年10月16日(16-17時) PM2.5最近1小時濃度值:34;PM2.5最近24小時濃度值:25;(單位:微克/立方米)
距離事發地最近的小河沿監測位點的數據如下:2014年10月16日(16-17時)PM2.5最近1小時濃度值:30;PM2.5最近24小時濃度值:28;(單位:微克/立方米)
煤炭燃燒時絕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隨煙氣排放,污染大氣,危害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腐蝕金屬設備。
在目前環境污染的嚴重情形下,脫硫塔成為工廠凈化廢氣的重要工具。對工業廢氣進行脫硫處理的設備,以塔式設備居多,即為脫硫塔。
脫硫塔最初以花崗岩砌築的應用最為廣泛,優點是易維護,且可通過配製不同的除塵劑,同時達到除塵和脫硫(脫氮)的效果。隨著玻璃鋼技術發展,脫硫塔逐漸改為玻璃鋼製造。具有耐腐蝕、耐高溫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