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環保排放審批門檻將提高 地方躍進受阻
- 發佈時間:2014-09-16 01:00: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馬巾坷
一年時間,煤化工從審批開閘又進入政策收緊狀態,力度甚至在不斷加大。《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由於我國大部分富煤地區水資源缺乏、生態環境脆弱,近期國家能源局將發佈煤化工差別化準入條件,根據地區條件確定不同的水耗、排放等量化指標,作為項目的審批門檻,與以往相比大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對晉陜蒙寧新等煤炭資源大省而言,煤化工是其産業轉型和發展重要出路,多個項目被納入地方規劃。更為嚴格的煤化工準入門檻無疑將給這股躍進熱潮戴上實實在在的緊箍咒,部分項目或將擱淺。
自2011年4月《關於規範煤化工産業有序發展的通知》發佈以來,國內煤化工産業的準入和審批門檻大幅提高,項目審批幾乎處於停滯狀態。這一切在2013年出現鬆動,多個煤化工項目相繼獲得“路條”,相關技術也開始逐漸走向商業化。
煤價的不斷下行和天然氣荒的愈演愈烈,激發了企業和地方的投資熱情。包括山西、內蒙古在內的各煤炭大省紛紛將新型煤化工作為戰略性支柱産業,投資數萬億元于煤制氣、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領域。不少煤炭企業、油氣企業甚至電力企業也開始佈局,在一些地方,儘管企業還沒有拿到國家發改委的批復,但項目早已開始建設,這一現象在煤炭富集地尤為突出。
據統計,自2013年開始至今年初,煤化工項目總投資約達5000億元,共計22個煤化工項目獲國家發改委准許開展前期工作。而各地上報發改委欲獲得“路條”的煤化工項目達104個,總投資額估計在2萬億元左右。
“確實出現了過熱的局面,煤化工投資、技術密集,要求的條件很多,不是有煤有錢就能做,儘管近些年煤化工在技術方面有很多突破,但是關鍵技術仍有缺失,同質化現象嚴重,已有的技術可靠性和示範項目經濟性有待驗證,而且煤化工産業過快發展,有可能打破局部地區脆弱的水資源平衡和生態平衡。”
根據公開資料,煤化工生産轉机化1噸煤用於煤制油或煤制烯烴,需用水約10至15噸。真正上規模的煤化工企業,每小時的用水量約為2000至3000噸。而且,煤化工行業碳排放量較大,預計2015年達到4.7億噸。
在這種情況下,為西部疾進的煤化工行業“降溫”勢在必行。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透露,國家能源局明確表示嚴格煤化工的能源轉化效率、水耗、排放等産業準入要求,並根據地區條件實行差別化政策。以煤制油為例,此前每噸産品的水耗基本值為9至10噸,先進值為6至7噸,而即將出臺的準入政策則將全國分為一般地區和缺水地區,其中一般地區每噸産品的水耗基本值為8至9噸,先進值為6至7噸,而缺水地區的水耗基本值和先進值則分別為6至7噸和5至6噸。
在排放尤其是廢水排放方面,則劃分為環境承載力較強和較弱兩類地區,其中環境承載力較強地區要求實現近“零排放”,即全場廢水無排出口,廢水中溶解性固體總量全部形成高鹽水(含鹽量大於20%)排入蒸發源,廢水回用率要達到95%至98%。而環境承載力較弱地區則要實現“零排放”,即全場廢水無排出口,廢水中溶解性固體總量全部形成工業鹽回用或處置。
能源局要求,對於已建成的示範項目要進行節水改造,對於新上項目要參考已投産示範項目,在設計環節進行節水優化。鼓勵企業加大節水力度,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清污分流、梯級利用”的原則,進行節水系統優化。
這意味著部分項目將因門檻提高而擱淺。“目前國家批了的項目已經和‘十三五’規劃裏面的數目差不多了,最近煤制油等項目是不會再批了。”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透露説。胡遷林也坦言,未來煤化工項目可批數量不多,準入門檻提高以後,政府必須要根據資源環境容量來考慮項目審批,這意味著煤炭資源豐富但環境承載力有限的地區,項目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事實上,項目擱淺的問題已經出現。據了解,因水資源緊張,最近在內蒙古和寧夏已有一些煤化工項目停工,大多數是中小型項目,預計接下來將會有更多諸如此類的停工現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