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多數項目或將夭折 已開工項目多因缺水停工
- 發佈時間:2014-09-15 14: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馬巾坷
“每當我問及國外某企業為何做煤化工設備時,他們都重復著同一句話‘賣給中國’,”一位浸淫煤化工領域多年的人士戲謔到,“在我國西部煤化工區域就如‘國際煤化工設備博覽會’”。
中國煤化工在政策時緊時松之中歷經十餘年的狂熱發展,至今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煤化工國家。
然而,原本自去年再度開閘的我國煤化工政策如今卻再遭收緊:國家能源局近日發通知遏制煤化工過熱發展和用水過量,並將西部煤化工項目全部踢出了《西部地區鼓勵類産業目錄》。
與此前國家嚴控、投資者持續熱情不同的是,在多年投入即將迎來收穫之際,如今眾多能源大鱷紛紛自願撤離,包括以大唐為代表的電力大鱷,還有以中海油為代表的石油石化大鱷等,更讓人關注的是,還有很多項目因缺水而被迫停工。
諸多煤化工企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達著類似的擔憂,“在技術、投資難題之下,國家對煤化工在水資源和碳排放稅徵收等方面政策不明朗,這已經成為懸在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然而,在央企思退和國家政策存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依然有不少擁有煤化工下游業務板塊的民營企業試圖借此機會搶食煤化工“蛋糕“,但疑問是,這到底是值得覬覦的”蛋糕“還是深不可測的”陷阱“?
獲批路條項目多數或將夭折
自2013年開始至今年初,據統計,包括中石化[微網志]等諸多能源大佬的煤化工項目總投資約達5000億元,共計22個煤化工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准許開展前期工作的“路條”。而各地上報發改委欲獲得“路條“的煤化工項目達104個,總投資額估計在2萬億元左右。
今年初國家能源局召開內部諮詢會,內部通報了初步規定目標:到2020年規劃煤制油産能3000萬噸、煤制氣500億立方米。
這被業界看作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審批和規劃,似乎一場煤化工狂飆戲碼大幕即將拉開。
然而,短短幾個月後,7月17日國家能源局發佈的一則通知再度掀起軒然大波,通知強調,年産20億立方米以下煤制氣和年産100萬噸以下的煤制油項目不準審批,而且要遏制煤化工過熱無序建設和過度用水的情況。
一家涉足新疆煤化工的企業總經理王強(化名)表示,這與2006年發的一則通知類似,都是國家遏制煤化工發展過熱的通知,2006年那則通知對整個煤化工行業産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更讓煤化工企業大失所望的是,繼通知發佈一個多月後,國家發改委又將西部煤化工項目全部踢出《西部地區鼓勵類産業目錄》。這意味著煤化工項目將享受不到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而是按25%的稅率徵收。
一位涉足煤化工的地方國企總經理感嘆到,國家政策難以把握,猶如“開電梯“。
安迅思中國首席分析師唐敏説,國家每批一個煤化工“路條”,都會告訴企業:要開工必須實現廢水零排放,加上以水量定項目的措施,所以我預計雖然路條批了,但最終或將僅有1/4的項目被准許開工。
王強表示,國家一邊放開讓企業搞前期準備工作,一邊卻在量水而行和廢水零排放上設置門檻,所以雖然那麼多項目獲得“路條”,這離准許開工建設還很遙遠,很多項目最終或難以開工。
王強補充道,目前已有一個大型煤制氣項目,因水資源配備上不能保證,在可行性論證過程中被強行停止,落得個“胎死腹中”的下場。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説,煤化工項目的審批程式較為複雜,發改委、能源局、環保部、水利部、地方政府等需就立項、能源、環保、用水、用地等各個方面做出相應批示,環保部作出的項目環評意見公示後,申請人、利害相關人可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聽證,之後環保評測環節才能宣告結束。據了解,企業僅開展前期工作資金損失並不大,大約幾千萬元,但是對於急於開工建設的企業來説,水資源論證和環評卻越來越嚴格,它們更怕時間拖延,畢竟市場行情瞬息萬變,工程拖不起。
部分開工項目因缺水停工
9月12日,記者多方求證得知,因“一水難求”,最近在內蒙和寧夏已有一些煤化工項目發生停工,大多數是中小型項目,有業內權威人士透露,接下來將會有更多此類停工現象出現。
王強深切感受到,以往項目水資源論證和環評較為粗放,地方政府甚至以一定配水額度吸引企業落戶,如今越來越多的欲落戶項目,卻因當地水資源被其他項目所佔而無法成行。
矛盾在規劃煤化工項目集聚區的陜西省榆林市更為尖銳,一位接近榆林市發改委的人士表示,曾經一個幾百萬噸的煤制油項目欲落戶榆林市的一個縣,但因為用水指標達不到這麼大規模,最終縣政府將所有煤化工用水指標全給了該項目,才最終成行。
今年年初,黃河水利委員會規劃計劃局發佈的“窟野河流域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資訊公開中披露,窟野河作為黃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內蒙古鄂爾多斯,流經鄂爾多斯、榆林2市6縣,其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國家級重點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步伐加快與水資源的不足矛盾凸顯,水事糾紛增多,水污染形勢嚴峻。
榆林市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員稱,今年5月,《榆林市人民政府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已向下屬各部門徵求意見,預計於今年年底前正式實施。
一位國家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表示,西部水資源缺乏已經成為了煤化工發展的最大掣肘,作為環保部門人士,他希望煤化工不要大規模發展,煤化工“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也對環境污染頗為嚴重。
讓人關注的是,在榆林市地方政府的強力支援下,歷經十年之久的環評,終於通過的神華陶氏榆林千億煤化工項目,在今年早些時候傳出“夭折”的消息。記者獲悉,合作方之一的美國陶氏化學公司目前已經退出,神華集團“騎虎難下”,開始單飛。
一位接近神華的業內人士表示,神華榆林煤化工項目早先得到了政府高層的密切關注,而且在前期工作中請到了國內外知名諮詢公司進行可行性論證,包括地方政府和神華投入頗大,所以該項目,即使神華”單飛“,也得繼續。
上述接近神華人士稱,這個總投資達1200億元的神華榆林煤化工項目,早在2006年左右就開始做水資源論證,直到2012年才獲得水利部的批復,加上環評緩慢,導致項目前期籌備了十年之久依然沒有開工。
在國家政策忽緊忽松之下,已投産的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和包頭煤制氣項目均屬業內成功標桿,但是依然被缺水和環境污染等難題所纏身,因環評拖延很久、身在榆林煤化工集聚區的神華千億煤化工項目或將註定命運多舛。
央企紛紛撤離
除了水資源缺乏和環境污染對煤化工發展的掣肘外,技術不太成熟和投資額巨大致使眾多早涉足煤化工的央企萌生退意。
有意思的是,正當發改委一口氣批了大批“路條”之時,“煤化工先行者”大唐集團、國電集團和華能集團等電力大鱷,卻均萌生退意,而中海油等油氣大佬也在退出煤化工業務。對比鮮明的是,很多民營企業卻對煤化工項目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大唐作為電力企業進軍煤化工的典型代表,在歷經十三年的大手筆投入之後,最終落得對煤化工業務進行重組的厄運。8月28日,大唐發電披露了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公司煤化工業務非募集資金投入已近600億元,但旗下三大煤化工項目至今尚未有一個投入商運;報告期內,大唐發電煤化工板塊虧損13.67億元,同比擴大1.65倍,資産負債率高達84.69%。就在一個多月前,大唐發電公告稱,公司將引入國新公司重組旗下所有煤化工及相關業務。
另外,國電集團今年年初也不斷掛牌出售旗下煤化工、煤炭等相關業務,華能集團則在新疆的一個煤制氣項目搞了四年多技術論證,至今仍然不願意下手。
唐敏分析,大唐等電力企業跨界到煤化工,一無技術積澱,二無合適的管理模式,只是在煤價高位時搶食上游煤礦資源而已,但在地方政府的給予多少煤炭資源必須做多大規模的煤化工的政策下,才“被煤化工”的,這屬於戰略失誤。中海油等石油石化企業則考慮聚焦核心業務,收縮業務戰線,也紛紛退出煤化工領域。
而王強則稱,與央企的萌生退意相反的是,很多有實力的民營企業比如伊泰集團卻對煤化工熱情見漲。今年6月,伊泰集團公開發佈4個煤制油項目招標設備招標公告,這是要大幹一場的節奏。上述煤化工資深人士分析,拋開水資源和環境污染這些不確定性風險之外,煤化工的盈利能力還是頗為可觀的,神華包頭煤制氣項目,利潤率可達10%以上,年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
但是,西部煤化工狂飆之下,遭遇國家高層政策突變、地方政府經濟發展與環保壓力間的“左右手互博”、企業逐利本性與政府環保執法監督漏洞等諸多掣肘,又將何去何從?
王強表示,隨著國家水資源和碳排放稅徵收等政策逐漸明朗,煤化工熱潮或將在5年之內回歸理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