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鋼鐵有色 > 正文

字號:  

鋼企環保改造面千億成本 新環保法仍無實質動作

  • 發佈時間:2015-02-04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曾經讓國內鋼企如芒刺在背的新《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新《環保法》”)迄今已經實施一個月有餘,不過目前來看,國內鋼企卻鮮有曝出被處罰的案例。此前,根據相關權威部門的估算,目前約有七成鋼鐵企業環保不達標,為滿足新排放標準,鋼鐵全行業實施環保改造總投資大約900億-1100億元。

  而在這麼大的環保成本壓力之下,再加上鋼企目前盈利水準仍處難見起色的狀態,國內鋼企在新《環保法》的重壓之下究竟將面臨一個什麼樣的裁決至今仍是未知數,對此,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環保法對於國內鋼企的約束力將會是一種越來越強的走勢,“在新《環保法》實行以前,政府對於鋼鐵企業所存在的環保問題已經開始施壓,從最初的限電政策,懲罰性電價,到後來的排污指標,裝備標準的界定,可見國家對鋼鐵行業的環保約束力是一個越發增強的過程”。

  而劉海民也向記者表示,新《環保法》對於國內鋼鐵行業來説是一個很好的洗牌機會,而且在面對鋼企的環保問題,我們也應該分層次的去對待,“鋼鐵行業污染嚴重這是無法掩蓋的事實,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很多鋼企在配置環保設施上也是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標準,新環保法相當於構建了一個鋼鐵行業公平競爭的平臺,對那些良心鋼企來説是好事,對黑心鋼企則是噩夢,只是要想看到制裁效果還需時日”。

  地方政府態度起到決定作用

  據記者了解,新《環保法》明確規定了違規不改的企業可處以按日計價的連續處罰,罰金不設上限使得企業違規生産的成本顯著提高。此項規定從制度層面嚴厲打擊虧本生産的經營模式,是法規“倒逼”産業改造升級的具體體現。

  而新《環保法》之所以讓國內鋼企如芒刺在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違規違法企業如果在法律規定的整改期限內達不到整改目標,將按日連續計罰,上不封頂,這加大了污染企業的違法成本。二是追究企業法人法律責任,對未批先建拒不改正、故意造成嚴重污染事故的違法行為,可給予企業法人治安拘留等處罰。企業環保違規,不但面臨經濟處罰,甚至將會給企業帶來社會聲譽的損失。

  眾所週知,中國鋼鐵行業剛剛經歷了一個“水深火熱”的2014年,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鋼鐵全行業整體盈利狀況有所改善,2014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5882.07億元,同比下降2.98%,實現利潤304.44億元,同比增長40.36%。“而在這看似不多的利潤裏,還包括了鋼企得到的政府補貼以及鋼企的折舊調整帶來的利潤,國內鋼企裏主營業務其實還是虧損居多。”張琳向記者坦言。

  即使是微薄盈利的鋼鐵行業,今年還要面對新《環保法》所帶來的環保成本壓力,業內普遍認為新《環保法》將是壓垮鋼企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記者了解,鋼鐵企業要實現新標準的達標排放,噸鋼環保成本大約為150-200元。目前國內優秀企業的環保成本約110元/噸,而一些企業由於地方保護主義、環境監管薄弱等原因,其噸鋼環保成本只有30元左右。

  對此,張琳表示,地方政府的決心和執行力將是決定新《環保法》是“治污利器”還是“一紙空文”的首要因素,“毋庸置疑,鋼企肯定會有資金上的壓力,鋼企在整改擴建環保設備,加上日後維護環保設施,以及維持排污指標達標的開銷都會平攤到噸鋼成本裏面,地方政府如果不包庇鋼企,並且扮演嚴厲監督的角色,鋼企是不敢不遵守環保規定的,不過由於國家取消了GDP考核標準,地方政府不會應該政績壓力而縱容鋼企排污,所以新《環保法》的實施效果還是值得期待的”。

  鋼企雖“痛”也要繼續忍受

  雖然新《環保法》將會對國家治理環境污染問題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如果細算鋼企要因此所付出的代價,可以感受到鋼企的哀怨並非“無病呻吟”。

  根據環保部公佈的脫硫設備實際案例,一台400平方米的燒結機的脫硫設備安裝成本為5320萬元。該設備年運作8500小時,脫除二氧化硫23729噸,直接運作總成本2380萬元。此外,燒結機脫硫設備安裝成本21萬元/平方米,設備運作費用3.6元/噸粗鋼。預計整個行業完成大氣污染治理資金仍需要400億元以上資金,完成脫硫設備的升級改造資金仍需求100余億元資金

  與之對應的年燒結礦産量為442萬噸,粗鋼産量約為275萬噸。而在我國去年超過8億噸的粗鋼産量的水準下,環保成本不可謂不高。

  對此,劉海民表示,新《環保法》勢必會帶來鋼鐵行業的洗牌,但是這只會加速促進鋼鐵行業進入正常的發展軌道,而且外界也不能籠統的去認為鋼企會很“悲催”,“國家有很多好的鋼企,他們不僅環保達標,而且盈利狀況良好。鋼企生産成本雖然會因為新《環保法》的實施‘水漲船高’,在整個鋼材市場需求不景氣的形勢下,鋼企利潤可能會更加慘不忍睹,但是新《環保法》會使鋼鐵行業真正實現改頭換面,一些本身經營不善的鋼企和一些環保不達標的黑心鋼企的退出意味著一個公平競爭的鋼鐵市場將會成立,很多鋼企抱怨自己用高成本的鋼材和那些低成本的鋼企廝殺,而今後這樣的不公平現象將會逐漸消失,鋼鐵行業早就應該進行洗牌,而留下來的就是競爭力強同時環保達標的企業,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內鋼鐵供求關係出現變化,當整個行業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洗牌之後,鋼價自然回升到正常的價位,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開始真正體現”。

  而張琳向記者表示,在新《環保法》面前,民營鋼企面臨的壓力要大於國有鋼企,“民營鋼企不能像國有鋼企那樣享受到政府補貼的待遇,加上很多民營鋼企在環保上的意識低於國有鋼企,很多民營鋼企可能會面臨被制裁的命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