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碳交易市場計劃2017年啟動 七大試點先行試水
- 發佈時間:2015-09-30 09:17: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9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中美雙方關於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對於資本市場,聯合聲明究竟將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聲明承諾意味著中國未來五年,將跑步進入低碳新紀元,我們預計低碳經濟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點之一,是值得中期關注的佈局方向針對節能減排和碳交易的供給方,以碳交易市場建設為核心的碳減排産業鏈可以分為技術市場、設備市場和金融市場。
十三五期間 低碳經濟主題值得中期關注
9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白宮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中美雙方關於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根據聯合聲明,在減排目標上中國203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的減排目標,與此同時,明確了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我們預計中國節能減排步伐將顯著加快,且關於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的相關文件也有望密集加速落地,碳排放值得作為中期主題持續關注,該主題在年內的重要催化劑也漸行漸近,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於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國巴黎勒布爾格博覽中心召開。
2014年11月12日中美簽署了一份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在該聲明中,中國承諾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並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但是短期量化目標並不多。
而根據2015年9月25日的聯合聲明,中國承諾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中國將推動綠色電力調度,優先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高能效、低排放的化石能源發電資源。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還明確提出了一些短期目標: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中國承諾將推動低碳建築和低碳交通,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佔比達到50%,大中城市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30%。中國將於2016年制定完成下一階段載重汽車整車燃油效率標準,並於2019年實施,將繼續支援並加快削減氫氟碳化物行動,包括到2020年有效控制三氟甲烷(HFC—23)排放。
我們認為這份聲明承諾意味著中國未來五年,將跑步進入低碳新紀元,這也很可能是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方向。除了年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外,我們認為未來一個階段,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啟動準備工作有望加快落實,關於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核心及配套制度也有望加速落地,低碳經濟主題有望持續迎來政策催化劑。
碳減排成全球共識
目前,對於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大量碳排放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結論,科學界已達成共識,而按照當前的碳排放量水準,將全球氣溫升高控制在2℃以內這一在哥本哈根協議中達成的共識將難以實現。此外,如果人類想要避免溫度上升超過2℃,就必須將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數量控制在3.2萬億噸以內,據估算目前留給我們的額度只剩下1.2萬億噸,節能減排已是刻不容緩。
中國碳減排壓力日益凸顯
根據BP能源統計年鑒,2013年人類碳排放量達360億噸,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為中國27.5%,美國16.9%,歐盟10.4%,印度5.9%,俄羅斯4.7%。單從這一年看,中國的碳排放總量超越了美歐總和。2013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97億噸,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世界各國普遍減排的背景下,國內碳減排壓力開始凸顯。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國提出到2020年單位地區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基礎上下降40%-45%的溫室氣體控制目標,將單位地區生産總值二氧化碳量下降17%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並制定了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而後,一系列關於碳排放和碳交易的政策加速出臺,利好頻現。
2014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發佈。根據規劃目標,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到15%左右,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和13億立方米。
國內碳交易市場計劃2017年啟動
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建立碳交易市場,2013年,美國啟動碳交易市場,我國啟動碳交易試點;2014年,澳大利亞啟動碳交易市場;2015年1月,南韓碳交易市場正式運作。2014年,全球碳市場的交易總量約為91.1億噸,交易總額約為505.2億歐元,交易總量較2013年的104.2億噸下降了10.5%,但其交易總額同比上升了約26.36%。
我國碳交易市場規模巨大。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國內政策和履約處處長蔣兆理認為,未來碳市場排放量會涉及30-40億噸,如果僅僅考慮現貨,估計交易額會在12-80億元,如果進一步考慮期貨,交易金額會大幅增加,活躍性也將大幅提升,交易金額可能達到600億到4000億元。
在碳交易市場啟動的時間上,2016年有望試運營,2017年有望正式運營。2014年8月,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在2014年中國低碳發展戰略高級別研討會上透露,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計劃于2016年試運作,配額由國家統一分配,局部省市先入場,未入場省市仍須完成分配的總量目標。
2015年8月5日,據發改委網站消息,應對氣候變化,發改委下一步重點工作任務,將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制定相關配套細則。8月10日,發改委網站披露,為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草案將儘快提交國務院審議。
近日,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發佈,中國明確了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
碳市場建設穩步推進 七大試點先行試水
2013年6月18日,國內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在深圳啟動,標誌著中國碳交易市場建設邁出了關鍵性一步。此後,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北、重慶等省市先後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各試點省市的碳交易市場規則逐步完善。
同國外碳交易市場相類似,我國目前的碳交易市場也分為兩部分,即強制性的配額交易及以自願性的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交易,其中以配額交易為主,七省市試點在履約時均允許排控企業使用一定比例的CCER。
七個試點地區中,大部分省市都免費發放配額給排控企業,故配額交易的一級市場中主要採用行政劃撥的方式授予碳配額,其中廣東、深圳和湖北還採用拍賣競價的形式將部分配額有償發放給排控企業。2014年3月31日,湖北省完成首次競價轉讓,轉讓總量為200萬噸的2013年配額,全部配額售罄。拍賣底價為20元/噸,成交價同底價,成交總額4000萬人民幣。2014年,廣東試點共完成六次拍賣,2014年成交總額為5.59億元,累計拍賣成交總額為7.39億元。
2014年,七試點地區配額交易二級市場累計成交總量為1383.59萬噸,累計成交總額為4.95億元。湖北碳市場是七個試點省市中最活躍和成交量最大的市場,全年成交量佔七省市總成交量的一半以上。湖北碳市場全年成交總量為700.12萬噸,配額成交最低單價為21元/噸,最高單價為26.61元/噸,總體價格平穩,成交總額約為1.67億元。
投資邏輯
國內碳減排市場的參與者可以分為:碳減排和碳交易等技術、設備和服務的需求方和供給方。需求方是在強制減排指標下需要進行節能減排或者參與交易的各行業企業,覆蓋範圍廣。在國內碳排放權建立的起步階段,這些企業受到的影響難以評估。一方面,需要區分碳交易市場的啟動對這些企業是提供了額外收益還是增添了減排負擔;另一方面,短期來看受益彈性都不大。
在節能減排的背景下,特別是隨著碳交易市場的啟動,提供減排技術、設備和服務的供給方面臨的是一個增量市場,將直接受益。針對節能減排和碳交易的供給方,以碳交易市場建設為核心的碳減排産業鏈可以分為技術市場、設備市場和金融市場。三大細分板塊中,建議關注技術市場和設備市場兩個板塊。
碳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是指直接參與碳交易市場經營以及碳資産的經營如碳經紀、碳資産的開發商、諮詢提供商等,這部分企業將從碳交易市場規模的擴大和交易量的提升中直接獲益。對碳金融市場而言,其建立和發展需要以相對成熟的碳交易市場為基礎。目前我國碳交易市場尚處起步階段,碳金融板塊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高。
碳技術指與節能減排相關的技術和專利,主要是減排技術,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目前主要應用於發電廠。在具體流程上,通過碳捕捉將二氧化碳從工業或相關能源的源分離出來,然後輸送到一個封存地點,並且長期與大氣隔絕的一個過程。國際能源署曾做過預算,碳捕捉技術在未來全球減排份額上能貢獻14%左右,僅落後於可再生能源及終端能效改善帶來的貢獻,在減排大趨勢下,碳捕捉必將成為趨勢。
隨著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和建築物會被納入排控對象,這就意味著對企業自身減排的巨大需求,節能設備和服務的提供商將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