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正文

字號:  

中國低碳“路線圖”的四大看點

  • 發佈時間:2014-09-19 20:0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聯合國氣候峰會召開前夕,中國官方19日發佈了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首個國家專項規劃。

  在各方圍繞著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安排的博弈持續升溫的背景下,這份“路線圖”表明瞭中國主動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負責任態度,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路徑以及參與國際氣候談判的基本立場。

  兌現承諾助力全球行動

  近年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面臨的主要阻力之一,就是一些發達國家公然失約。在2013年華沙氣候大會上,日本曾宣佈把其原本承諾的“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25%”更改為“在1990年基礎上多排3.1%”,此舉遭到各方指責。

  令人擔憂的是,言而無信並非個案。2011年,加拿大在無法完成減排承諾的情況下,直接退出了《京都議定書》。發達國家承諾的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快速啟動資金”至今依然是“既不快速,也還沒有啟動”。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此番發佈的規劃要求,到2020年應完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的全部目標,其中包括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到15%左右等諸多任務。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強調,上述目標實現起來有相當大困難,中國為此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詳列清單務實推動減排

  除了兌現總體減排承諾,今天發佈的規劃的另一個看點就是中國首次明確了一些關鍵行業的具體減排任務。

  規劃明確,到2020年,中國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鐵路單位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5%、民航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1%。

  為此,中國將致力於優化能源結構,發展新能源,並計劃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

  直面問題儘早宣佈峰值

  儘管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諸多努力,但伴隨著經濟增長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是讓中國感受到了壓力。

  對於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何時到來這一問題,解振華表示,中國政府正認真地研究爭取儘早宣佈。他透露,為了讓峰值儘早到來,中國正準備採取措施對能源消費總量、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進行控制。

  19日發佈的規劃也印證了他的説法。規劃要求將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指標納入政府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健全涵蓋能源活動、工業生産過程、農業、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廢棄物處理等領域、適應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要求的基礎統計體系。此舉正是中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基礎工程之一。

  明確定位釋放談判基調

  世界各國希望在2015年達成協定,就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作出安排,相關談判正在持續進行之中。

  發佈會上,有記者詢問解振華,中國是否還將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體系。

  解振華明確回應説,在每人平均GDP不到7000美金,1.28億人日均收入不到1.5美金的情況下,中國毫無疑問還是發展中國家。

  解振華指出,到目前為止,發展中國家減排的承諾佔了全球總承諾量的70%,而發達國家只佔30%。他強調,中國在氣候談判上的基本觀點就是新的協議還是要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和各自能力的基本原則。

  規劃也明示了立場:中國將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原則和基本制度,承擔與發展階段、應負責任和實際能力相稱的國際義務,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積極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