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華爾街質疑“英偉達能不能配得上2萬億美元市值”時,3個月後,這家晶片巨頭便邁入“3萬億美元俱樂部”,超蘋果追微軟,成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但6月6日美股開盤後,英偉達轉跌,市值被蘋果反超。這或許預示了整個科技行業和市場趨勢的重大轉變。PC時代微軟稱霸,智慧手機時代則屬於蘋果,人工智慧時代,英偉達登上“美股一哥”的寶座或許不遠了。
3萬億美元
自從公司發佈全面超預期的一季度財報後,英偉達的股價持續上漲。當地時間6月5日,英偉達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截至美股收盤,英偉達漲5.16%,報1224.4美元/股,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而蘋果當日微漲0.78%,市值為3萬億美元。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已上漲接近150%。
該公司還創下了一個新紀錄——2023年5月30日市值首次破1萬億美元,到2024年2月30日首次破2萬億美元,再到如今3萬億美元的“三級跳”,前後僅僅用了1年時間。同樣的目標,微軟花了6年,蘋果用時近4年。
漲勢不止于在一季度,財報中還預計,該公司二季度營收將突破280億美元,上下浮動2%,高於市場預期的266億美元。該公司CEO黃仁勳在財報會中表示,英偉達最新推出的Blackwell架構晶片將在本財季開始發貨,預計下季度産量將增加,第四季度可以部署在客戶數據中心。他還稱,公司正準備迎接“下一波的增長”。
在英偉達市值反超蘋果後,其能否繼續增長已成為外界最為關心的話題,從追蹤英偉達的72位分析師來看,65位將其評為“買入”,沒有分析師給予其“賣出”評級。華爾街投行們一致認為,科技巨頭們對英偉達AI晶片的需求以及英偉達不斷更新的産品線和CUDA架構築起護城河,領先地位持續穩固。
大賺特賺之時,英偉達還宣佈了“1拆10”的拆股計劃,並將在當地時間6月7日正式生效。拆股是一種上市公司增加流動性、吸引投資者的常見策略,將現有流通股份按照一定比例增加股票數量,同時使每股票面價值按比例縮小,從而降低單股股價。
此輪拆股後,英偉達的股價將從1200美元上下調整至120美元上下,便於吸引更多散戶投資者入場。歷史上,這家公司曾進行過5次拆股,每次拆股後其股價都呈現出穩健的增長趨勢。
GPU熱潮
英偉達由黃仁勳等人于1993年創建,最初的主力業務是面向遊戲的GPU。進入21世紀10年代,該公司發現GPU並行處理多個數據的特性可以顯著提高AI的性能,因此投資AI晶片。而自ChatGPT問世以來,人工智慧熱潮對GPU晶片的強勁需求無疑是英偉達業績上漲的原動力。
Gartner晶片分析師盛陵海表示:“英偉達的GPU可以説是萬能的,既可用作訓練,也能用於推理,在企業對未來算力和參數沒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使用英偉達的通用晶片是最佳選擇,而等到大規模投入應用之後,一些專用晶片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因為更具經濟效益。”
“英偉達受益於強大的CUDA軟體系統,其他晶片公司即便在晶片硬體指標上趕上英偉達的水準,但是市場已經被英偉達佔據主導,要打破護城河是很難的。”盛陵海説道。
一位技術人員透露,英偉達的優勢在於使用GPU驅動AI的軟體,提供名為“CUDA”的開發平臺。“由於AI開發本身基於英偉達的軟體,即使有性能接近的半導體問世,也難以替代。”與容易受市場狀況影響的其他半導體相比,GPU已成為英偉達的主要陣地,該公司掌握價格主導權,保持著高盈利能力。
目前,包括亞馬遜、谷歌、Meta、微軟、OpenAI、甲骨文、特斯拉和馬斯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都在爭相購買英偉達的新一代AI晶片;此外,多達2萬家生成式AI初創公司也正在排隊購買通過雲服務提供商推出的GPU。
需求的持續強勁也讓英偉達感到壓力。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今年早些時候發佈的Blackwell晶片供不應求的狀況可能會持續到明年。
矽谷分水嶺
近些年來,蘋果和微軟輪番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但英偉達有望打破“二人轉”的局面。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分析師預測稱,蘋果和微軟之間的競爭可能會變成圍繞第二名的爭奪。
而對蘋果市值的超越,意味著英偉達在矽谷地位的再次轉變。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來,蘋果越過美國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但在今年,隨著微軟對AI的投入漸生成效,蘋果將這一位置拱手讓給了微軟。
與英偉達在晶片市場所佔據的絕對優勢不同,蘋果正努力應對iPhone需求疲軟和中國市場激烈的競爭。今年以來,蘋果股價下跌了2%左右。蘋果即將在北京時間6月11日舉辦WWDC(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外界期待此次發佈的iOS 18能助推蘋果加入AI手機的陣營。據媒體預測,iOS 18有可能帶來更智慧的Siri,還將提供照片修飾、語音備忘錄轉錄、電子郵件及資訊輔助撰寫、改進Safari網頁搜索等生成式AI功能。
英偉達的強勢崛起也改變了支撐美股“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7)格局。近一年以來,標普指數的上漲主要靠科技股推動,蘋果、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phabet、Meta、英偉達、微軟和特斯拉組成的“七巨頭”正是其中的代表。
相比于2022年之前市場流行的“五巨頭”,特斯拉與英偉達都是憑藉近兩年內的高速增長加入的新成員。然而在今年上半年,最後加入的英偉達卻以近乎瘋狂的增長蓋過了其他成員的風頭。
一季度美股財報季數據顯示,“七巨頭”利潤平均大幅增長48%,遠遠跑贏標普500指數7.1%左右的利潤增幅。其中,Meta、Alphabet和亞馬遜三家各自增長了27%、15%和13%,蘋果、特斯拉分別下降了4%、9%,而英偉達的漲幅達到了驚人的628%。
美國銀行和加拿大股票策略師Ohsung Kwon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亦指出,過去一個月,英偉達推動了標普500指數37%的盈利增長。這樣的表現以至於高盛都不得不在報告中直言,“七巨頭”的稱號需要被淘汰了。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