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油籽加工業務“拖後腿” 中糧控股連續兩年虧損

  • 發佈時間:2016-03-24 07: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錢瑜 孫昊天  責任編輯:張少雷

  油籽加工業務再次拖累了中糧控股的整體業績。昨日,在港上市的中糧控股發佈的2015年度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在2015年實現營收825.48億港元,同比下降11.5%。實現經營利潤2.58億港元,但該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凈虧損為3.327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糧控股連續第二年出現虧損。

  從中糧控股的各業務板塊來看,在中糧控股的五大業務板塊當中,除油籽加工業務板塊之外,包括生化及生物燃料、大米加工及貿易、小麥加工、啤酒原料都實現了盈利。數據顯示,中糧控股的油籽加工業務2015年營收下降23.6%至410.52億港元,虧損達1.08億港元。此外,包括飼料加工等其他業務板塊,中糧控股的虧損額達1.94億港元。對於油籽加工業務出現虧損的原因,中糧控股在公告中表示,大豆原料方面,2015年大豆期貨價格呈現震蕩下行的狀態,在豆油方面,雖然全年小幅震蕩回升,但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反彈動力不夠。另外,由於國內産能呈現過剩格局,産品綜合盈利空間仍舊薄弱。

  資料顯示,中糧控股的油籽加工業務的營收能夠佔到公司整體營收的50%以上,由於最近兩年受到行業波動以及産能過剩的影響,2014年,中糧控股的油籽加工業務虧損達15.19億港元。

  對於油籽加工業務的連續虧損,有業內人士表示,中糧有意將中國食品旗下福臨門的銷售業務拿到中糧控股,從而不僅實現油籽加工銷售業務的全産業鏈整合,同時也將收窄中糧控股油籽加工業務的虧損。數據顯示,中國食品旗下以福臨門品牌為代表的廚房食品業務板塊2015年全年凈利潤從上一年的2930萬港元增長至1.71億港元,其中,福臨門品牌的小包裝油銷量同比上漲5.6%。

  值得注意的是,福臨門原本是屬於中糧控股,但在2005年被劃入至中國食品。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糧旗下的米、面、油業務都在中國糧油控股,其中米、面加工及銷售業務均由中國糧油控股統一負責,只有油脂加工與銷售被分放在不同的上市公司。“將福臨門的銷售推廣帶入中糧控股,能實現産品上下游的統一,更有利於福臨門單一品牌的發展和推廣,同時也將給盈利能力下滑的中糧控股帶來一些活力,這也符合中糧整體資産整合方向。”上述業內人士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