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香飄飄營收增長現瓶頸 廣告轟炸模式或成“雙刃劍”

  • 發佈時間:2016-02-01 09:29:3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作為杯裝奶茶行業龍頭,香飄飄通過大額的廣告投入促進了營收增長,但隨著業績增速放緩,大額廣告費用反過來成了其凈利潤增長的絆腳石,這樣的廣告模式未來是否依然維持有待商榷

  隨著IPO重啟,不僅一些知名的大公司謀求上市,投資者身邊經常碰到的經營如奶茶、泡椒鳳爪等小飲料、小食品的公司也開始行動起來。

  不看不知道,賣奶茶竟然能賣到20個億、泡椒鳳爪還能賣到9個億,可見國內消費力的強大。不過,受多重因素影響,國內消費力已經開始下滑,受此影響,食品行業當前普遍面臨增長瓶頸。

  以香飄飄為例,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9億元,與2013年的21.0億元幾乎持平;而到了2015年中報,營收(約6億元)下滑則達到了8%。雖然公司銷售存在一定季節性因素,秋冬季節銷售量較大,但單從增長數字來看,營收增長的瓶頸當前確實困擾著公司。

  維持高額的廣告費用或許是公司突破營收瓶頸的重要策略之一。2014年公司年報顯示,公司廣告費用達到3.3億元(營收佔比約16%,同比增長10%),而同期歸母凈利潤約1.9億元,同比僅增長0.6%。對此,不禁有投資者質疑,雖然公司花費了較高的廣告費用,但2014年公司的營收卻幾乎呈現零增長,如果相應減少廣告費用,或許對公司凈利潤還能有比較好的促進作用。

  那麼,未來公司是否還會維持相應的廣告策略呢?在費用與利潤的平衡上將如何去做?為了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當前的經營情況,記者于近期向其公共郵箱發送了採訪提綱,並致電了相關負責人。電話那邊是個溫和的女性聲音,自稱是公司的證券部代表。她在與記者的溝通中表示,採訪提綱可以發送至公司指定郵箱,並於近期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復。

  營收增長停滯 但市佔率較高

  “一年賣出10億多杯,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從香飄飄廣告語中也可以看出公司的營收數量級,而這與其高市場佔有率密不可分。

  對此,公司在回復中表示:“經過多年的競爭及發展,國內杯裝奶茶市場經過優勝劣汰的市場選擇,競爭格局已基本穩定。‘香飄飄’、‘優樂美’、‘香約’為國內杯裝奶茶市場的主要品牌。同時,市場中還存在部分規模較小的市場參與者,其知名度較前述品牌低,靠低成本、低售價為競爭手段佔領部分低端市場。隨著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大品牌市場佔有率呈現穩步上漲的趨勢。”

  就上文提到的營收增速下滑加劇的原因,公司認為:“從複合增長率看,2012年~2014年該數字為4.29%,總體上略有提升。由於産品消費的季節性較強,消費旺季與春節的時間有一定關係,上述波動屬於經營過程中的正常波動,目前公司總體經營穩健,業績也保持相對穩定。2016年,公司將繼續推動在杯裝奶茶市場深耕及精進,同時做好新品的研發及推廣。”

  廣告投放力度大 研發卻顯不足

  《非誠勿擾》、《快樂大本營》,近年來許多娛樂節目均可以看到香飄飄的廣告。

  記者發現,2012-2014年,香飄飄每年的廣告支出為3.17億元、2.98億元和3.3億元(營收佔比平均在15%左右),而香飄飄同時期的凈利潤分別為1.7億元、1.84億元、1.85億元。可見,廣告費用嚴重侵蝕了凈利潤。那麼,未來在廣告與業績平衡上,公司將如何去做呢?

  對此,香飄飄在採訪中僅表示:“公司屬於快速消費品行業,良好的品牌形象對於快消品的銷售至關重要,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加大品牌的宣傳力度,通過投放廣告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經銷商提供了強大的銷售宣傳支援。同時,報告期內,公司的各期利潤總額、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了增長。”

  從回復中可以看出,未來公司或將繼續維持高廣告費用投入,但就凈利潤增速放緩與廣告費用之間的平衡關係,公司卻提及不多。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也認為:“按照香飄飄的傳統慣例,廣告行銷還是該公司最擅長的,因此短期內香飄飄的市場推廣費用仍然不會減下來,因此,如何平衡支出與回報之間的平衡,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會變得比以往更加敏感。”

  相比于強大的廣告行銷能力,香飄飄的研發費用卻比較寒酸,2014年該數字約為1500萬元,雖然同比有所增長,但營收佔比僅為0.7%。這是否表明公司認為奶茶行業對新産品的需求率不高呢?

  “公司當前重視對技術開發的研發投入,”香飄飄相關負責人在採訪中表示,“一方面,公司研發支出總額逐年增長。另一方面,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所推出的椰果奶茶、紅豆奶茶等各種口味的奶茶均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總體來説,香飄飄作為國內杯裝奶茶的龍頭企業,在市佔率與廣告行銷上有著自身獨到的經驗,但業績瓶頸也是公司所面臨的實際問題。2016年公司是否還會維持高額的廣告費用投入,而其業績又如何得到保證,《投資者報》將持續關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