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否認格力遇危機:今年沒有過去25年也沒有
- 發佈時間:2015-11-25 09:41: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灰色套裝、齊膝短裙,董明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坐定在珠海格力總部展廳的小藤椅上,疲憊的臉迅速綻開溫和的微笑。眼神盯住記者,右手簡短有力一擺:“我們開始吧。”
眼前這個女人,每天晚上,在億萬中國觀眾看完央視新聞聯播之後,用兩次十秒鐘的廣告告訴觀眾:世界五百強只是格力的新起點,她將憑藉核心科技和原創設計,“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也是她,打破默契,痛批同行潛規則,還與炙手可熱的網際網路大佬公開論戰。
2014年7月,她與其他5位企業家,被李克強總理約進中南海,座談經濟形勢。今年,又以企業家的身份躋身“十三五”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
她是格力電器的當家人,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對於2015年以來部分製造企業面臨的困難,董明珠説,其實,我覺得真要説企業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企業沒有積極的文化,沒有奉獻文化、沒有挑戰精神,那才是真正的危機。
企業界要覺醒,製造業更要敢於擔當,這才是根本的問題。“不怨天尤人,真正幹起來,一定會有新天地。”董明珠如是説。
⊙記者 劉宏鵬 朱文彬
企業要敢於擔當不怨天尤人
有悲觀主義者認為,在經濟調整下行的大形勢下,當下的中國製造企業,如果不升級轉型、殺出一條血路,未來恐怕其中的80%將會破産倒閉。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5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4877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6年來GDP增速首度“破7”。今年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7663億元,同比下降1.9%。
值此製造業“寒冬”之際,中國家電製造業“帶頭大哥”格力電器,怎麼看待當下的困難?
董明珠説,當前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的確有一些壓力,但大家更多是強調大環境給我們帶來的種種不利影響。“實際上,我覺得還要全面看待這個問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三十多年,不可避免有很多泡沫。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當前的經濟下行,是正常的放緩或擠泡沫,是正常的。”
就拿格力為例,我們2012年、2013年、2014年每年利潤增長是稅後200億,稅前大概差不多是250億。“這樣快速增長,緩一緩,當然沒問題。”
“比如説當你從1起步增長10倍,你也就是10,再10倍也就是100。那中國現在是什麼一個龐大的基數啊?你還以當年百分之十幾這樣的高標準來期待增長的話,就是刻舟求劍。”
當前的困難,往往也是企業調整發展節奏的時期。
“像格力,原打算到2018年實現2000億銷售,但未必是每年都要增長200億,個別年份多一點、少一點,但不妨礙實現目標啊。”
國家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推行激勵政策,比如各個行業的惠民政策,購車補貼、電視機補貼等等,一系列産品都納入到政府補貼的框框裏來了。從消費者角度來講,國家給補貼、商品便宜了我就買,透支了購買力;從企業來講,這樣大家都覺得産品好賣、錢好賺。
許多企業那時候(金融危機後)沒有在原創設計、技術創新上面去下工夫,所以導致了今年這樣一個現狀。相反,這個時候大家不是用心去檢討去應對,卻只喊經濟形勢不行,這是推卸了企業自身的責任。
“事實上,我並沒有認為國家經濟不行,而是以一種樂觀的態度來看待。”
“比如市場問題,2015年春節期間,國人花60個億,跑到日本去買馬桶蓋。今年國慶節又到日本‘爆買’藥品,這些不都是市場嗎?那為什麼不買中國自己的産品呢?”董明珠用了一連串反問,來提醒中國製造企業反思。
據《參考消息》報道, 2015年以來,中國赴日遊進入“新高潮”。日本政府觀光局11月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到日本的外國遊客中,中國遊客人數名列第一,比上年同期增加大約一倍,達到428.37萬人。
2015年中國國慶“黃金周”事實上也成了日本商家的“黃金周”,中國遊客在日本從醫藥品到電器數位産品“無所不買”,“爆買”這一形容中國遊客強勁購買力的新詞引發熱議。
董明珠説,所以中國企業界要覺醒,製造業更要敢於擔當,這才是根本的問題。“不怨天尤人,真正幹起來,一定會有新天地。”
“中國製造”的機遇之年
2015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的銷售收入出現了下滑,有人認為這在格力25年的發展歷程中是很少出現的現象,疑惑格力是否遭遇危機。
對此,董明珠擺擺手説,格力不僅今年沒有危機,過去25年裏,格力也從未遇到過危機。
格力電器10月30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2015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815.23億元,同比下降17.16%;但另一方面,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53億元,同比增長1.27%。
董明珠説,事實上,在外界認為格力面臨危機時,格力每次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1994年,是銷售人員掌握企業命運的時代,那年格力部分銷售人員“集體嘩變”,但格力不僅沒有垮掉,還實行了徹底的行銷體系變革,將企業命運係在業務員身上的局面徹底打破。因為這次改革,1995年,格力的銷售額翻了7倍。當年,格力空調的銷售無一分錢的應收賬款,也沒有出現一分錢的三角債。兩年後的1997年至今,格力再無銀行貸款。
後來的1997年,在家電業的“價格大戰”危局之際,格力電器進行第二次行銷變革,組建了湖北銷售公司,打破了銷售領域的混亂格局;2004年國美單方面降價,格力則宣佈退出國美,自建渠道,至今擁有專賣店近2萬家。其渠道模式甚至被學術界稱為“21世紀經濟領域的全新行銷模式”。
董明珠説,面對困難,我們曾進行過兩次大整頓,第一次整頓之後,銷售額由4個億增長到28個億;第二次危機後實施幹部整頓,銷售額實現了從60個億到100億的轉變。
所以,“我沒有,我從來不認為我有困境!”
董明珠説,2015年格力電器也不會例外!即便今天全中國許多企業一片哀聲,大家又覺得不得了的時候,我覺得對我們來説,依然是一次很好的提升機會。
金融危機那年,困難形勢讓我們清醒,促使開展瘦身運動。出口産品幾百萬台,我為什麼放棄不做?因為沒有利潤,長期以來是白白給別人打工。這以前是埋著頭拉車,根本不知道前面是怎樣。反正別人要空調,就覺得只要能賣出去,自己就是贏家。那年我們銷售沒有增長,甚至還有一點下滑,但是我們的利潤增長了40%。
今年在整個大的經濟下行的條件下,我們選擇怎麼做?我們選擇技術升級、提高每人平均效益,提高員工待遇。
我們曾在2006年提出來6億元免費服務,到了2012年我們提出來2年免費包換。今年,我們給自己定了一個更高的目標,“到2016年,要做到産品10年免費包換,連修都不給你修!”
要實現“中國製造2025”,首先要解決品質和技術問題,更應該滿足市場需要,滿足消費者真正渴望的需求。
“10年包換,我們真正是要它10年不壞啊!逼著自己技術升級。”
格力電器在2014年年報裏這樣總結:中國家電行業要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機遇,借中央頒布實施“中國製造 2025”的東風,加快推進企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借“一帶一路”的推力,加快佈局國際化發展戰略。
董明珠説,其實,我覺得真要説企業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企業沒有積極的文化,沒有奉獻文化、沒有挑戰精神,那才是真正的危機。
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結合好最完美
有的機器人伴著勁爆的音樂熱舞,有的與觀眾下棋、秀書法。這是空調行業龍頭企業格力電器的新産品,今年8月22日,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格力電器首次展出了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
董明珠告訴媒體;“外界都知道格力是做空調的,但你走進公司再一看,它已經變成一個裝備製造公司。”
不過,與格力電器的機器人、手機這些“炫酷”産品引起的關注相比,更引人矚目的,還是在2013年底,董明珠和小米老闆雷軍的10億賭約。
賭約之所以引起全國熱議,其背後的隱喻並非賭局八卦,而是以董明珠為代表的製造業,和以雷軍所代表的網際網路産業間的交鋒。
此前董明珠説: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石一定是製造業。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工具,它帶來的好處是提高效率。而核心技術、過硬品質、貼心服務,仍是製造業成功的關鍵。
但這不代表董明珠不重視“網際網路+”。
格力電器2014年年報説,過去一年,網際網路大數據以無可阻擋的勢頭覆蓋著每一個行業,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並影響著全球家電業的發展和變革。
董明珠説,總理講“網際網路+”,有很具體的闡述,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非常認同的。“我們不用老是糾纏網際網路什麼樣、製造業怎麼樣。”
説到這裡,董明珠語氣一頓,提高聲調:我一直認為網際網路是個工具,它推動了我們整個時代的變化。
“對於追逐時代步伐的人,不存在刻意要排斥什麼,為什麼大家要覺得網際網路跟傳統産業是對立的呢?”
“我講了一句話,馬雲他們沒有我們這種實體經濟的支撐,網際網路能活多久、它的價值在哪兒?但是反過來,光有實體經濟,沒有現代的工具或者時代新技術的幫助,製造業也只能靠人工繁重的勞動來支撐發展,那同樣難以想像。”
所以,在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當中,格力電器把網際網路這個工具,用得非常充分。
當前,通過格力雲控建立産品-廠家-手機的互聯,實現智慧化。
格力家用中央空調全系列實現智慧化之後,其遠端監控可確保空調故障提前預警,維修無需等待;手機遙控既可遠端遙控,也可定義情景模式,一鍵設定所有智慧家居的運作狀態。
在電商方面,近年來,格力電器豐富了電商線上産品,通過線下服務支撐線上銷售。格力商城作為自有的官方電商平臺,上線了家用空調、TOSOT生活電器、空氣能熱水器等幾大品類産品。同時,格力商城依託強大的線下渠道,使得整個線下的物流和售後服務支撐線上的銷售,為消費者提供按約送達、送裝同步等特色服務。
此外,格力商城會員體系已與格力官方微信服務號實行聯動,商城會員可通過微信服務號一鍵式選購産品,感受足不出戶的購物與售後服務體驗。
董明珠説,從前,消費者的空調壞了找人修,必須打電話,到府找到店裏,可能要走煩瑣的流程,甚至可能要等上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能找到人來給你到府。到府一看,哎呀這個零件拿錯了,還要回頭再重新拿零件。那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多好,無論消費者用得好或者不好,他自己都還不一定知道,但是我們就知道這個産品可能有故障了,就會安排到府去服務,那誰還認為這個網際網路對大家沒有好處嗎?
所以,歸根到底,覺得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沒有誰比誰不行。
“兩者美好地結合,最完美!”
“風光”背後的“賣命”值不值?
與同為改革開放特區的深圳相比,甚至一河之隔的對面也同是特別行政區,珠海卻顯得不溫不火。在廣東乃至全國人的眼裏,其與深圳一線發達城市的鋒芒相比,已經大有區別。然而,例外中的例外,在經濟界,格力電器與深圳的大企業相比,卻顯得更為咄咄逼人。
為了採訪董明珠,我們等了兩天,因為董明珠這兩天滿檔,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終於,第二天的18點30分,在格力總部的一樓展廳,董明珠“被迫”接受了本報專訪。
與此同時,格力某部門的會議仍在6樓進行,她在接受我們一個小時的專訪之後,將直奔會場。
“忙?現在好多了,最忙的時候是當部長和副總裁的時候。那時候,晚上11點才是工作的開始。”
“現在我的朋友打電話第一句話就是説,你要注意身體啊,不要把身體賣給企業啊。大家都這樣説的時候,我也猶豫徬徨過。我説我究竟為了什麼?也問過自己值不值得?”
別人未必看得見你賣命,只看到你風光。後來,她想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上有極少部分人,真是要以犧牲自己為代價,讓更多的人過得更好。這可能就是我們所講的價值。”
因為格力8萬人就只有你一個人坐在這個(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位置上,為什麼就是你當這個頂尖人物呢?這個位置有別於其他崗位的是,需要你放棄更多個人的東西,而這並不要求一個普通人也去放棄,這就是本質的不同。
從1994年年底,當時我回來當了一個月的市場部長,就開始生病、進醫院。然後幾乎每年要住一次院,一直到2007年。每年11月份準時病倒,醫院查不出大問題,就是不斷發燒。在醫院打針調養30天到40天,就好了。
你比如説我作為一個普通業務員的時候,就覺得只要把業務做好,就是盡職盡力了,我不會想更多其他的東西。這個時候我的朋友會越來越多。
“但隨著你的職務的變化,你的朋友越來越少,不是你沒朋友,是你不能有朋友。”
董明珠説,為了這個公司把家裏人全得罪了,兄弟姐妹都認為她翅膀硬了沒人情。哥哥姐姐讓辦點事,都不辦,大家都怨聲載道。
我問自己究竟值不值得?
今天看,世界都認為格力空調是最棒的。有德國的企業在中國建廠,他們要求其他設備都從德國運過來,只有一個設備不用,那就是空調,説用格力的就行了。
你説我自豪不自豪?
2009年3月,胡錦濤同志在接見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時説:“上次我到非洲訪問,當地人説,格力空調什麼都好,就是有一條不好——噪音太小了,下班的時候老是忘了關空調!”
那首長怎麼能不高興?我們給國家貼金。我們用品質走向世界,中國要是有無數個優秀品牌走向世界,世界這樣來評價中國,我們中國會是什麼樣呢?
格力最近對黨員提出一個新的要求,要求公司所有黨員必須戴黨徽,告訴大家自己是黨員,而對黨員和普通人而言,要求是不一樣的。你是有追求的,你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
“庸庸碌碌的一生,你就活一百年一千年又怎麼樣呢?沒多少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