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惠普將再裁員2.5萬-3萬人 戰略搖擺不定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惠普方面稱,旗下企業業務部門預計將再裁員2.5萬-3萬人。事實上,自2008年收購電子數據系統公司EDS後,惠普的員工規模在當時整整增加了一倍。此舉助力惠普一躍成為當時第二大的IT服務公司,隨後的三年左右,惠普在收購方面動作頻頻:例如以20.7億美元收購數據儲存公司3Par、以117億美元收購自主企業(Autonomy Corporation)。但如今,時隔七年,惠普的不斷瘦身裁員,更像是為當初的擴充路線買單。

  9月15日,惠普方面傳出消息稱,旗下企業業務部門預計將再裁員2.5萬-3萬人。截至2014年年末的數據顯示,惠普擁有的員工數量超過30萬人,這意味著最新一輪裁員將涉及惠普總員工規模的10%左右。

  截至2015年7月31日的惠普第三財季顯示,惠普來自個人電腦和印表機業務的營收也正在不斷下滑:上一財季,惠普該部分收入下滑了11.5%,此外,近期惠普仍在向外界釋放PC和印表機業務未來將遭受艱難形勢的信號。另一方面,上一財季惠普來自企業業務上的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也不容樂觀。

  惠普的尷尬在於,儘管早已決定將重心從PC業務轉向企業業務,但其目前在企業業務方面的發展並未跟上企業需求。於是,在將企業業務分拆前夕,惠普宣佈再度裁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裁員一事向惠普中國公司方面進行諮詢,對方表示並未接到相關通知。此外截至發稿,惠普在亞太地區的公關部門負責人並未向記者的採訪請求作出回應。

  再度裁員

  去年10月,惠普宣佈公司將分拆為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一是主營企業硬體和服務業務的“惠普企業”(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二是主營PC和列印業務的“惠普公司”(HP Inc)。拆分預計將於今年11月正式完成,而目前最新一輪的裁員計劃則主要針對企業硬體與服務業務,該部分業務將歸於新拆分出的惠普企業。

  在近日同華爾街分析師舉行的電話會議上,惠普首席財務官Cathie Lesjak稱惠普在剛過去的第三財季中有3900名員工被裁,而截至今年第四財季,Lesjak再次確認總共有超過5.5萬人因裁員而離開惠普。

  據了解,日前宣佈的這輪裁員將於10月開始執行,惠普在週二舉行的分析師會議上稱,惠普為這輪裁員付出的代價是27億美元。此前,惠普方面預計,對於惠普企業服務部門的人員規模削減將耗資20億美元。

  此外,惠普方面稱新一輪裁員能給公司帶來的節省目標為每年27億美元,接近惠普在上一財季凈利潤的三倍多。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分拆之前,借此契機來完成裁員,無疑將幫助惠普降低重組的成本。

  惠普方面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目前惠普正在把更多工作崗位轉移至成本較低的地區,從數據上來看此舉初見成效:今年HPE部門有42%的員工在低成本地區工作,該比例在2013財年為36%,惠普方面稱將在2018年把該比例提高至60%。

  多家美國媒體在近期援引惠普新聞發言人的消息稱,惠普將通過惠普的勞動戰略合作夥伴,來解決員工的再就業,以減少裁員所付出的成本。早在2012年,惠普就曾和通用達成協定,把當時在通用項目上工作的3000名惠普員工轉為通用的全職員工。

  儘管經歷了一輪裁員,但在拆分之後,鋻於新公司將重新組建HR、法律等相關部門,惠普或將招聘一部分新員工,加入分拆出來的新團隊。

  “分拆的目的是整合企業業務資源,盡可能擴大收益潛力,裁員是不可避免的。”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惠普以往在研發、産品等方面都缺少有機融合,裁員過冬也成為惠普CEO惠特曼在轉型不力後的殺手锏。

  在PC市場不斷萎縮的過程中,包括戴爾、惠普、微軟在內的老牌PC生産廠商也開始“抱團取暖”,最近的一個消息是在9月9日,微軟方面宣佈將與戴爾和惠普達成合作,後兩者將通過自家的銷售網路來幫助微軟銷售Surface Pro。

  戰略搖擺

  截至今年7月31日的惠普第三財季報告顯示,惠普在該季度的凈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53億美元和9億美元,同比下滑8%和13%。此外,在惠普的各項收入來源方面,均遭遇了全面下滑:列印業務營收同比下滑9%,桌面和筆記型電腦業務各自同比下滑3%和20%,企業服務業務營收同比下滑11%。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PC以及印表機業務為惠普貢獻了大量收入來源,上一財季惠普來自該部分的收入仍有560億美元。但相較之下,現階段惠普在企業和服務業務方面的增長更為迅速,而該公司也希望借助分拆,來實現該部分業務更為靈活的運作。

  事實上,自2008年收購電子數據系統公司EDS後,惠普的員工規模在當時整整增加了一倍。此舉助力惠普一躍成為當時第二大的IT服務公司,隨後的三年左右,惠普在收購方面動作頻頻:例如以20.7億美元收購數據儲存公司3Par、以117億美元收購自主企業(Autonomy Corporation)。但如今,時隔七年,惠普的不斷瘦身裁員,更像是為當初的擴充路線買單。

  IT行業分析師孫永傑認為,當初惠普花費上百億美金收購EDS,意在向IBM學習,發力企業諮詢服務領域。目前來看,上述收購在當時確實為惠普帶來了實際的收入和市場地位。然而,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等領域崛起非常之快,惠普未能很好地適應和轉變。

  “在企業將數據遷移到雲端的趨勢下,惠普目前所提供的基於傳統IT技術的企業諮詢服務,價值正在下降。”孫永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認為,惠普有可能將企業諮詢服務領域的相關業務出售,未來不排除惠普將通過連續的裁員來減小該部分業務體量,以更好地尋找該業務的接盤者。事實上,包括IBM在內的專注于企業級市場業務的公司同樣在尋求轉型。

  事實上,自原惠普CEO馬克赫德被“驅逐”出惠普董事會後,惠普的發展戰略就一直處於搖擺不定中,不斷收購。又不斷爆出收購醜聞。

  “惠普目前的最大問題就是缺少一個清晰的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缺少指引這樣一個巨頭前進的領路人。”沈萌認為,惠普不如去收購一家有戰略眼光的創業者創辦的企業,來彌補惠普領導者的空缺,同時為其重新注入其賴以成功的工程師創造基因。

  這次裁員是否會成為惠普裁員之路的終點?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多位行業內人士均認為,從惠普目前的轉型進程來看,並未在原有業務和企業業務兩塊取得較大突破,在財報表現和業務持續增長承受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惠普管理層未來或將還會打出裁員這張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