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陌陌改“約”順風車有戲嗎:只有用戶還不夠

  • 發佈時間:2015-08-31 08:45:51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一度聲稱要入局順風車領域的陌陌正在付諸行動。上個月,陌陌已完成對用戶拼車相關的調查,為其殺入拼車市場做準備。專注陌生人社交的陌陌入局看似毫不相干的順風車領域,未來和滴滴等在這一領域展開較量,其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

  “你順,或者不順,我都去那裏,不去不行;你搭,或者不搭,時間定在那裏,不走不行;有你,或者沒你,油耗都標在那裏,不增不減……”這是陌陌某個以發佈順風車資訊為主的群組介紹。在陌陌上,類似順風車、拼車的資訊不在少數。

  雖然陌陌並未正式開啟順風車業務,但陌生人社交與拼車的關係已經展現。在發佈今年第一季度財報時,陌陌CEO唐岩明確表態,陌陌接下來將重點探索例如基於地理位置的分享經濟領域,以及拼車或短租業務。

  如今,又一個季度過去。8月20日,陌陌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凈營收達到3070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了264%;歸屬於陌陌的凈利潤為600萬美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540萬美元。不過,對於拼車業務,唐岩沒有如以往那樣高調提及。

  8月27日,當《國際金融報》記者向陌陌相關負責人詢問進展時,該人士僅表示,目前,陌陌只是針對用戶拼車業務做了一份調查,並未有其他消息可以公佈。

  記者了解到,上個月,陌陌做了一份陌友出行調查問卷,調查涵蓋用戶的拼車意願、職業、月收入等諸多內容,其中,還提及了用戶認為陌陌有沒有必要做拼車業務。

  專注陌生人社交的陌陌為何要入局看似毫不相干的順風車領域?假如其拼車業務出世,未來又能否與滴滴等打車軟體展開較量?

  拓展變現渠道

  有人曾用“一言不合,不歡而散”來形容陌陌架構起來的社交友誼。多數陌生人社交APP用戶都是始於聊天,止于聊天,對方的頭像、年齡甚至性別真假難辨,很多人還沒到“約”的程度就散了,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契機,用戶關係鏈難以沉澱。

  如今陌陌意欲佈局順風車市場,把用戶關係鏈從線上拉到線下,其中原因耐人尋味。

  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拓展變現渠道是陌陌此舉的最大原因。“陌陌本身的社交環境已經有了,自身的變現渠道也相對穩定,除了社交,還在做本地生活服務等,但是陌陌並不滿足於此,仍希望通過拼車來增加平行的變現渠道。”

  記者了解到,自2011年8月陌陌推出以來,經過4年沉澱,今年第一季度終於實現扭虧。8月20日,陌陌發佈了該公司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凈營收達到3070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了264%;歸屬於陌陌的凈利潤為600萬美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540萬美元。

  記者發現,其盈利主要得益於會員訂閱和移動遊戲營收的顯著增長。其中,會員訂閱營收1480萬美元,移動遊戲營收770萬美元,移動行銷服務的營收為670萬美元。

  截至2015年6月,陌陌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7840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7%,對於用戶數已經達到一個量級的陌陌,在會員費上的提升空間不會太大。顯然,會員訂閱作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無法支撐陌陌走得更遠。

  另外,其第二大營收主體遊戲,拓展空間也很有限。雖然今年2月陌陌推出首款自研遊戲《陌陌熊熊消》,但對用戶而言,他們有更多可供選擇的手遊,來陌陌的直接目的還是交友。

  在其他收入中,今年1月推出的新功能“禮物商城”,雖然豐富了社交場景,但在盈利上,並沒有如願以償。此外,曾受到廣泛關注的“到店通”模式,瞄準體量巨大的O2O市場,也由於陌陌的O2O線下拓展能力不足,導致轉化效率比較低,最終沒能走通。

  如此看來,陌陌的營收主體一直都沒發生太大變化。在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唐岩也坦言,2015年,陌陌的戰略框架中,第一目標依舊是持續擴大用戶規模,同時持續地圍繞社交、娛樂和本地生活服務探索商業化機會。

  “陌陌目前缺乏一種契機,原先過於依賴以‘約炮’等低俗之名來維持陌生社交,如今是走到死衚同了,用戶的新鮮感已過,效率開始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的活躍度會下降很多,所以它需要一個新的社交抓手。”在IT行業資深分析師唐欣看來,除了商業化方面的考量,陌陌也想利用其他領域的服務來圈住用戶,增加用戶黏度,甚至是增加新用戶。

  優勢與阻力並存

  那麼,陌陌做拼車業務有戲嗎?

  “拼車是一個強社交屬性的出行産品,滴滴順風車雖然是以出行為核心導向的,但本質還是出行,並不是社交。陌陌則不同,它本身是社交,如果要做拼車,它會是一個以社交為導向的城市交通産品。”張旭向記者指出陌陌與其他拼車産品的屬性差異。

  張旭認為,如今,拼車社交化趨勢明顯。無論是從出行導向社交,還是從社交導向出行,不可否認的是,陌陌與拼車業務之間有很多共通之處。順風車是陌生人社交中的一個場景,這與陌陌本身將位置屬性和時間屬性放在了陌生人社交前列的特點不謀而合。説白了,兩者都是在做陌生人的生意。

  “拼車服務是比較新鮮的玩法,陌陌如果開展這一業務是有一定競爭力的。”張旭説,在位置方面,陌陌擁有精確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於位置服務)資訊,可以確定用戶真實的居住和工作地點,實現真實精確的匹配;在用戶方面,由於其固有的社交屬性,陌陌啟動階段就有豐富的用戶數據和龐大的用戶量,推廣過程中很容易把原來的用戶導流轉化過來。此外,線下是比線上更大的流量入口,龐大的流量和活躍度也是陌陌做拼車的優勢。

  這一切看似水到渠成。但對此唐欣並不看好。他認為,有用戶,有車主,對一個拼車市場來説還遠遠不夠。“用戶想拼車的時候,是否能保證至少半個小時內有一輛車給予回應,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保證有一個穩定的車主群體來做這個事情,絕不是小打小鬧”。

  唐欣認為,涉足C2C平臺,做拼車市場存在一定的門檻,這個門檻就是業務的規模大小,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拼車軟體一開始會給出大規模補貼,有了規模才能確保穩定的供給和需求群體,才能使之順利運營下去。

  “另一方面,拼車市場競爭很殘酷,拼車産品並非靠用戶口碑相傳就可以的,前期需要做大量的投入。目前看來,陌陌很難破釜沉舟地把這個市場做起來,資金規模也好,行業現狀也好,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唐欣表示,倘若真的做拼車,陌陌很難抓住像人們日常上下班這樣的主流拼車需求,滴滴等出行産品已經能滿足人們出行社交場景的剛性需求。

  唐欣建議,陌陌轉而重點做一些特殊的産品會容易些。比如,根據以往的用戶特點,經常出入夜場、酒吧的人群更可能是陌陌的用戶,他們的位置、時間等都比較集中,或許服務率會高一些,相對於做大市場會比較輕鬆。

  拼車市場混戰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拼車套裝軟體括嘀嗒拼車、51用車、天天用車、滴滴順風車和Uber人民優步。

  據易觀智庫《中國網際網路拼車行業專題研究報告2015》顯示,2015年4月,嘀嗒拼車在日均活躍用戶覆蓋率上佔比59.88%,51用車和天天用車日均活躍用戶覆蓋率上分別是21.71%和15.27%,幾乎佔據了這個市場超95%的份額。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巨頭殺入拼車市場,上述三強的份額明顯受到了衝擊。滴滴順風車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滴滴順風車車主數達到310萬,乘客數突破360萬,成為中國覆蓋城市最廣、訂單量最大的拼車平臺。

  而6月底,百度也已經上線了百度地圖順風車。業內人士認為,就發展拼車業務而言,百度具有優勢,如果發揮得當,對現有的拼車平臺都將是一大威脅。

  8月25日,Uber在上海部分地區內開始試行“人民優步+”新功能,其本質也是一種拼車服務。據悉,Uber用戶在上海軌道交通四號線環線的區域內,通過App客戶端輸入目的地後,即會出現“雙人拼車”與“自己乘車”兩個選項。用戶確認“雙人拼車”叫車後,系統會自動匹配附近另一位行車路徑相似的用戶。選擇“雙人拼車”的用戶比“自己乘車”將節省30%的成本。Uber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計劃今年在中國多個主要城市推出多人拼車産品UberPool。

  面對如今已然一片混戰的拼車市場,陌陌一旦加入,會産生怎樣的影響?

  對此,張旭認為,即使陌陌加入,短時間內都不會威脅到其他同類應用,“陌陌並不是只有這一個變現渠道,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資源都拿到拼車服務上來,因此其補貼力度未必能達到滴滴跟嘀嗒最高峰時候的補貼規模”。

  張旭預測,未來,陌陌做拼車肯定會有一批忠實用戶,用戶構成主要還是來自於其原本的深度用戶,在拓展新用戶的能力方面依然會動力不足,未來再大幅度增加新用戶的可能性並不大。

  “轉化初期用戶只是一個開始,産品最後會做成什麼樣子,未來怎麼發展,以社交為導向和以出行為導向這兩個模式具體會有什麼不同,等具體的産品出來才能得以驗證。”張旭表示。

  而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此前曾表示,拼車是一個C2C的業務,是一個排他的市場,不會存在多家並存的局面,最後只可能有一家存活下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