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連年負債最終被賣 阿爾山礦泉攀上中石油

  • 發佈時間:2015-08-26 07: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錢瑜 阿茹汗  責任編輯:李春暉

  阿爾山礦泉到底歸屬於誰終於有了答案。北京商報此前連續刊登三篇報道,關注高端礦泉水品牌——阿爾山礦泉部分生産商停産、終端市場出現斷貨的現象。北京商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市場變動背後是阿爾山礦泉股權架構的調整,該説法昨日得到了阿爾山礦泉官方確認。阿爾山礦泉昨日在獨家回應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內蒙古藍海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連年負債經營,導致原母公司建新實業集團將其出售給中油新興能源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而值得注意的是,該新東家的投資方為國企中石油。

  負債經營

  昨日,阿爾山礦泉向北京商報記者發來回復確認了易主的消息。根據阿爾山礦泉官方網站的介紹,阿爾山品牌礦泉水的生産企業為內蒙古藍海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公司為阿爾山飲品(北京)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藍海冷泉礦泉水銷售有限公司。上述三家企業同屬於甘肅建新實業集團。

  “內蒙古藍海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連年負債經營,導致建新實業集團將其出售。股權架構並未影響到公司經營,但所引發的高管層變動連帶銷售政策履行不力,引發了市場動蕩。預計2015年10月,阿爾山礦泉品牌會全線調整完畢,進入正常有序經營。”內蒙古藍海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山飲品(北京)有限公司市場部的回復如是稱。

  據了解,阿爾山礦泉在北京高端水市場已經佔據一席之地,藍色瓶裝AER阿爾山冷泉天然礦泉水以及白色瓶裝珍稀天然冷泉礦泉水覆蓋了多家商超、電影院、便利店等渠道。不過,今年8月阿爾山礦泉産品悄然消失在家樂福、麥德龍等超市,該公司在北京的辦公地點也發生了變化。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阿爾山礦泉終端變動的背後可能涉及股權架構變動。

  誰是接盤者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此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高端水雖然有較高的利潤率,但是由於前期資金投入高,若做不到規模化,難言盈利。阿爾山礦泉在回復中也承認了內蒙古藍海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連年負債經營的現實。一方面是高端水市場前景可觀,另一方面則是高端水企業面臨盈利困局。

  那誰又有勇氣接盤阿爾山礦泉呢?

  阿爾山礦泉在回復中稱,從建新實業集團手中接過阿爾山礦泉的是中油新興能源産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企業信用資訊網顯示,中油新興能源産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01年12月12日,註冊資金為1.5億元,該公司擁有兩家投資人:內蒙古中匯富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財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工商資訊顯示,兩家投資公司中前者為自然人投資的企業,後者母公司為北京市中油科技開發公司。北京商報記者進而查詢北京市企業信用資訊網發現,北京市中油科技開發公司的投資方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換句話説,阿爾山礦泉新東家擁有中石油背景,背後大金主也由此浮出水面。

  大樹底下好乘涼?

  實際上,中石油此次並非首次涉足礦泉水産業。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石油在福建省投資的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進入試生産階段,該公司是一家從事礦泉水生産、銷售的企業。而相比中石油,另一能源巨頭中石化于去年8月就已通過旗下銷售公司宣佈進軍飲用水行業,與西藏高原天然水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了易捷·卓瑪泉天然冰川飲用水。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石油加強非油板塊是增加收入渠道的一個方式,之所以選擇礦泉水是因為中石油在渠道和網路上有著天然優勢。“中石油在全國有1萬多個便利店資源,這是中石油能夠完全掌控的渠道,中石油可以在自我渠道銷售自有産品提升利潤,而阿爾山礦泉又能夠借助該渠道完成全國化運營。二者互為推動,這對於國內其他高端水品牌來説無疑是個衝擊。”朱丹蓬如是判斷。

  不過朱丹蓬進而指出,被中石油接手之時,阿爾山礦泉處於負債經營階段,如果單靠1萬多個中石油便利店網點,規模還不足以支撐盈利,因此全國化的運營還要靠其他普通渠道。“目前阿爾山礦泉的覆蓋區域狹窄,只有做大規模才能保證盈利,而非中石油渠道更加考驗阿爾山礦泉的産品品質、資金實力、行銷策略以及覆蓋速度,新主人的接手也意味著阿爾山礦泉在這些方面站在了新的起點,成與不成各佔一半的可能。”

  對於易主,阿爾山礦泉在回復北京商報記者時表示:“易主意味著背景更加雄厚,品牌管理重裝上陣,財務輕裝前進。”不過由於此次股權架構的調整仍在交易期,因此阿爾山礦泉方面並未透露具體的交易金額、時間等其他具體資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