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南現50元一瓶茅臺“內供”酒 茅臺稱肯定是假酒

  • 發佈時間:2015-02-26 08:47:2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謝振宇 杜冉樂  責任編輯:馬藝文

  50元一瓶的“茅臺”酒,被用來抵扣高粱款,這是近期出現在河南某農村地區的新鮮事兒。

  當地一位村民拿回的“茅臺”酒,瓶身上寫著“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勞動服務公司供應”。“茅臺不存在內供酒,這肯定是假酒。”昨日(2月25日),一位茅臺集團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一直以來,打著茅臺“內供”招牌的假酒不少,“茅臺也是受害者”。實際上,除了假茅臺酒,打茅臺擦邊球的虛假宣傳亦盛行。該人士強調,去年底以來,茅臺集團專門成立了工作組來針對旗下子公司品牌的整頓,今年,公司會就打擊假冒偽劣産品加大力度。

  內部人士稱沒産內供酒

  粗略一看,“白瓶子、紅蓋子,瓶嘴上係著一條紅繩子”,不懂行的人還以為這就是國酒茅臺。今年春節期間,就是這樣一款標著“茅臺集團”的“內供”酒被擺在河南洛陽市一農村地區的家庭餐桌上。這款酒外觀上與市銷茅臺酒極為相似。

  據記者調查,洛陽市宜陽縣高村鄉人種高粱,僅秋收一畝地能掙兩三千元,比種玉米、穀子划算得多。然而今年在交高粱時,收高梁的販子卻用酒來抵錢。

  “按照1.2元一斤,我那一畝高粱才賣70多塊錢,販子還不給你開完錢,用茅臺抵了50塊錢。”當地一位村民無奈地説。

  這種酒真是茅臺集團的産品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內供”酒並未流向市場。在茅臺集團官網的子公司名單中,也沒有上述“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勞動服務公司”;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系統中,也無該公司的登記資訊。

  對此,茅臺集團前述內部人士回應稱,原先集團旗下確有一個勞動服務公司,早已更名為保健酒公司,但集團一直沒生産過內供酒,待到2月28日公司上班後,再向保健酒公司進一步求證核實。“你説的情況,我第一感覺是假酒,價格不可能那麼便宜,再者這公司名字早就沒有了。”該人士表示。從茅臺保健酒公司公開資訊看,原先的勞動服務公司變更名稱已是1988年的事。“集團沒有生産內供酒,這是不存在的。我們也是受害者,躺著中槍。”該人士多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內供酒並不存在”。

  實際上,早在2004年,茅臺集團曾就內供酒一事有過公開聲明稱,針對當時各地頻頻來電諮詢“內供酒”、“茅臺集團內供酒”是否係公司職工內部用酒,茅臺集團表示,“從未生産、銷售任何形式的‘內供酒’、‘茅臺散酒’,不存在職工內部用酒之説。”

  茅臺成立工作組打假

  實際上,類似情況屢屢出現。

  早在2013年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報道,山東某地出現“山東高粱直供茅臺”的案例,茅臺方面對此回應稱,並沒有在外收購高粱。

  另外,類似“998元買12瓶高檔茅臺酒!”“原先千余元的茅臺酒,現在只要200余元/瓶。”等廣告近年亦頻頻出現,都打著低價“茅臺酒”的旗號來吸引眼球。

  這些都考驗著茅臺的打假成效。前述茅臺內部人士介紹,今年春節前,茅臺集團公司就曾下發通知,要求子公司對他們的品牌進行整理整頓。“去年底,集團專門成立相應工作組,一是市場上的品牌整理整頓,包括假冒偽劣産品要進行打擊。”

  今年1月初,貴州茅臺集團在其官網發佈《關於部分媒體播放或登載假冒“貴州茅臺酒”虛假廣告的公開聲明》,譴責廣東衛視名酒匯欄目,安徽電視臺綜藝頻道等相關廣播電臺、報刊、網路媒體等機構大量播放假冒“貴州茅臺酒”的廣告,誤導消費者,涉嫌虛假宣傳。

  近日,《北京商報》報道,在茅臺頻出手整治虛假廣告時,其子品牌卻頻出險招博眼球。近期“買99元貴酒之星酒送價值999元茅臺不老酒”的廣告流傳于微信朋友圈。該報道指出,這則頗具誘惑力的廣告為茅臺子公司産品的總經銷商所為,但實際上消費者如要享受到上述優惠還需要承擔承銷商的角色。對此,包括騰訊及業內律師等多方認為該行銷方式涉嫌違規,甚至在廣告中存在欺騙消費者之嫌。

  有分析指出,電視臺虛假廣告的類似案例,實際多是茅臺集團下屬子公司的宣傳行為,或子公司的酒産品總經銷商的宣傳涉嫌虛假廣告。前述茅臺內部人士亦強調,公司目前對此展開的工作,一是肅清市場,二是讓公司的産品,通過正常渠道提供給消費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