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孟凱揮淚賣湘鄂情商標 風口轉變吹落餐飲首富

  • 發佈時間:2014-12-16 08:21:34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張志偉 王一凡  責任編輯:馬藝文

  今後再去湘鄂情吃“白椒炒雞胗”,味道可能還是那個味道,但酒樓老闆已經不是孟凱了。

  1995年2月28日,湘鄂情的前身——只有四張桌子的“湘湘菜館”在深圳蛇口正式開業。創業之初,孟凱除了兼任服務員、收銀員和採購員,還會出去跑運輸,以此賺錢來維持餐館的經營……

  在2009年上市而成為餐飲界首富之後,孟凱如今不得不為籌資還債近日決定賣掉“湘鄂情”系列商標,並繼續出售部分子公司股權。“公司要還債,要轉型,不處理掉這些資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只能‘揮淚’。”孟凱説。

  賣金字招牌還債

  “湘鄂情”名字的由來,是因為老闆孟凱是湖北人,老闆娘周長玲是湖南人。讓孟凱成為公眾人物的事件,主要源於2009年公司上市所帶給他的36億身家。

  1997年,孟凱的餐廳在原址擴建為1000平方米的酒樓,正式打出了“湘鄂情”的名號;1999年,揣著200萬元的孟凱到北京開了第一家店,地址選在海澱區定慧寺路邊,這裡原先是一家部隊招待所,面積不大,300多平方米。

  隨後,北京成為湘鄂情輻射全國的中心,2009年11月11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民營餐飲企業。2011年2月27至28日,湘鄂情年度高峰會在南京舉行,本次會議確定湘鄂情2011年完成全國以經濟協作區域劃分的品牌擴張戰略部署。

  在招股書中,孟凱對湘鄂情的未來做了九大風險提示,但唯獨沒有預料到宏觀政策環境的巨變。

  2012年底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後,湘鄂情在2013年出現公司歷史上虧損最為嚴重、經營最為困難的一年。期內,公司營收8.02億元,同比下降41.19%;虧損5.64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788.86%。

  品牌專家李光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高端餐飲企業以往就是靠政務消費,以北京市場為例,政府、事業單位曾是消費主力,但“三公”消費受限後,這個消費群體不見了,讓湘鄂情面臨轉型之痛。

  公司今年已向大數據領域轉型,但在遭遇跨界不適的同時,還要面臨4.8億公司債的償還壓力。此外,24.8億的定增計劃泡湯則讓孟凱壓力陡增。

  “我1995年創業至今快20年了,為了還債,我只能賣掉湘鄂情這塊金字招牌。”孟凱向媒體表示。

  “賣掉商標則意味著無奈剝離主業,湘鄂情一直都是輕資産運營,很多店面都是租賃的房子,進入時裝修可能上千萬,但退出的時候則一文不值。”李光鬥稱,這是目前孟凱比較頭疼的問題。

  高端餐飲痛在哪兒

  昨日下午,湘鄂情在北京開的第一家店——定慧寺分店門前停著四輛轎車,分別是尼桑、大眾、豐田和奧迪,門口兩旁立柱上貼著“喜”字。本報記者向酒樓服務人員問“晚上來吃飯是否需要訂位”時,對方表示隨到隨安排即可。

  北京志起未來行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認為,湘鄂情在過去十多年趕上了中國消費奢侈化的大環境,坐擁最好的門店資源,提前市場佈局的戰略,以及對服務環境提升的意識,於是成就了湘鄂情的快速崛起。

  “可以説,湘鄂情是中國餐飲的一個縮影。不過從老闆的運作來看,投資的心態更明顯,並沒有要當作百年老店來經營。”當遭遇外部環境變化,因為內功不足而導致潰敗。

  他認為,細數國內外老字號品牌企業,哪一家都經過九死一生,只在順境中發展而沒有經過逆境的考驗,很難走到最後並成為成功的企業。“湘鄂情給其他企業一個重要啟示,即賺風口的錢很容易,一旦風向轉變,就會措手不及。”李志起稱,企業的戰略研判很關鍵,根據行業週期對未來各種風險進行評估和週密部署,謹慎樂觀地制定一個可行的發展規劃。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進一步稱,企業的興衰與企業主的性格也有很大關係,中國的那些土豪老闆往往會出問題,反而那些儒商和行事低調的老闆會走得更穩健。

  此外,高端餐飲以往的經營手法也暗藏風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飲人士則告訴本報記者,他的朋友此前在廣州的某家高檔會所工作,以往僅靠訂餐費提成就能夠每月進賬5萬~6萬元,如今因“三公”消費受限影響,每月僅收入1萬多元。

  “八項規定實施前,高端餐飲政務消費這一塊會存在一些吃回扣、賄賂等潛規則,而這也容易讓餐飲企業面臨考驗。”上述人士介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