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家公司只值一塊錢 彩虹集團低價甩賣兩子公司

  • 發佈時間:2014-11-21 07:3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11月6號和11號,生産LED等光電産品的國有企業彩虹集團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兩家全資子公司100%股權,令人驚訝的是,這兩項轉讓交易的標價都只有一塊錢。

  彩虹集團轉讓的兩家公司分別是陜西彩虹光電材料總公司和咸陽彩虹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産權交易所對著兩家公司的估值分別為-1.35億元和-9389.66萬元。也就是説,這是兩家凈資産為負值的公司。

  經濟之聲記者晏琴採訪了被轉讓的兩家公司,發現兩家公司都已經停産很久了,只有少數人留守看廠子。原有的員工一些去了集團下屬的其他子公司,非正式員工也以財務補償等方式進行了安置。

  員工:已經停産,員工基本上已經安置分流完了,有退出的政策,有的員工覺得合適就選擇退出政策,其他單位就招聘就到其他單位去。設備也在處理,現在整個照明行業也不太好,我們優勢國企,跟廣東那邊的企業比起來,成本會高一些,主要是人力成本。

  彩虹集團負責此次股權轉讓的部門負責人表示,因為兩家子公司都是因為經營不下去才轉讓。受讓方需要接受兩家公司所有的債權和債務。

  部門負責人:接手我們的公司就是要把債權、債務都接過去,當然現在是只有債務,沒有債權。

  承接辦理彩虹集團光電轉讓事宜的北京智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表示,這兩個一塊錢的轉讓交易挂出去幾天,已經有人來問了,都是産業鏈相關的投資者。智德盛投資以前也曾經做過1元轉讓的案子,儘管賣的是負資産,但是只要産品結構在,新的投資者依靠更好的管理能力和市場渠道也可能把公司給救活了。

  智德盛投資:我們以前也有過一塊錢轉讓公司的案例,因為這些企業本身有生産能力,如果有一個投資人處於這個行業的上下游,為了降低成本,他有可能來接手。有的人可能有銷售渠道,在上游再做一家生産企業,就可以把上下游整個串聯起來。

  為什麼彩虹集團的兩家子公司經營不下去?一名彩虹光伏科技前員工認為,應收賬款難以收回可能是重要因素。據他透露,彩虹光伏公司的客戶長期拖欠貨款,導致資金難以週轉,僅江蘇一家民營公司就拖欠了1億多元的貨款,公司還在追討。

  但也有人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市場環境不好。一位彩虹光電前員工表示,他們的成本降不下來,而南方的一些光伏民企低價惡性競爭,讓他們的産品基本沒有利潤。而且,光電項目回收資金本來就比較慢,比如做一個改造項目,起碼要10幾年才能收回所有資金。

  員工:老牌國企有這樣的概念,就是産品品質要過關,所以我們的材料用得都是比較好的。現在市場越來越不景氣,而廣東中山那邊的廠子生産的東西,價格比較低,銷路就比較好。我們在北方生産,運輸這塊成本也比較高,那就更沒法和廣東的企業相比了。

  彩虹集團曾經有著諸多光環。它生産過中國第一隻彩色顯像管,是中國生産量最大、配套能力最強的彩色顯像管生産企業;它還生産出中國第一塊液晶基板玻璃,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彩虹螢幕件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做“液晶基板玻璃”的,也是彩虹集團想要重點打造的領域。但是公司董事辦的人介紹:他們的産品跟跟國外廠商相比沒有優勢,從07年開始到現在,市場佔有率一直很低。

  彩虹集團用一塊錢的價格甩賣兩家子公司,看來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其實,這種壯士斷腕的做法在商業上並不罕見。上個月20號,有“藍色巨人”稱號的IBM公司為了甩掉虧損的晶片製造業務部門,甚至不惜向阿布扎比的全球鑄造公司倒貼15億美元,以求別人能夠接手。

  據了解,晶片生産業務佔IBM的總營收還不到2%,但每年的虧損卻高達15億美元。知情人士透露,至少從2013年起,IBM就一直在尋找晶片製造部門的買家,但一直沒能找到。今年8月有消息稱,IBM願意支付10億美元讓全球鑄造公司接手,但全球鑄造嫌價格低沒有同意,最後雙方以15億美元成交。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全球鑄造公司感興趣的主要是IBM的工程師和智慧財産權,而不是生産工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