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蕉葉泰餐在京門店半數停業 轉型失敗為主因

  • 發佈時間:2014-09-09 07: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賀陳慧 宋媛媛  責任編輯:張少雷

  曾被譽為國內最大泰餐連鎖餐飲企業的蕉葉,其在北京的6家門店已經有半數處於停業狀態,其位於王府井新東安購物中心的店面已經被其他餐飲品牌替代。定位不準、創新不足、經營狀況不佳被認為是蕉葉頻繁閉店的主要原因。

  半數京城蕉葉餐廳停業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獲悉,蕉葉在北京的半數門店均處於停業狀態。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走訪了蕉葉在北京的店面後發現,蕉葉三元橋店、三里屯店和新東安店均已停業。目前,北京6家蕉葉餐廳僅剩中關村店、西單大悅城店和朝陽大悅城店。

  在蕉葉新東安店,北京商報記者看到,現場已經搭起裝修圍擋,相關資料顯示,有另一家零售店即將開業。消費者李女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大約在今年1月,蕉葉三元橋店就已經停業,“當時專門到蕉葉三元橋店吃飯,後發現關門就繞到了三里屯店”,李女士稱。

  而蕉葉三里屯店也于近日傳出停業消息。北京商報記者致電蕉葉中關村店,其工作人員透露,蕉葉三里屯店已經關了,對於關店原因和是否繼續營業表示不知情。

  蕉葉是一家主要經營泰國菜和東南亞菜的連鎖餐飲企業,首家蕉葉咖喱屋于1988年在香港開業,1995年蕉葉進入內地,在廣州開店。依據蕉葉官網的資訊顯示,包括其標注為“籌建中”的蕉葉佛山店,蕉葉在全國共有30家門店,其中有13家為直營店。

  全國超10家店關閉

  事實上,從2008年起,蕉葉在全國範圍內陸續出現關店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 2008年蕉葉位於陜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店面關閉後,陸續有遼寧大連、浙江紹興、江蘇無錫、山東濟南和青島等地的蕉葉餐廳傳出關門消息。

  公開報道顯示,蕉葉在全國關閉門店的主要原因是經營狀況不佳。濟南蕉葉餐廳的負責人就曾對外表示,由於房租太貴等原因無法繼續經營。浙江紹興蕉葉店關門的直接原因也是經營狀況不佳。此外,江蘇無錫蕉葉店也曾是因為拖欠供應商的貨款而被曝出關店。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蕉葉位於廣州世貿中心的店目前也因經營狀況不佳而關閉。

  針對北京地區停業的蕉葉店,蕉葉西單大悅城店的負責人表示,蕉葉三元橋店和三里屯店均處於裝修停業階段,對於何時重新開業,該負責人表示尚不清楚。

  蕉葉官網顯示,2012年三里屯店就曾因裝修改造升級暫停營業,12天的裝修之後,蕉葉三里屯店就重裝開業。而截至目前,蕉葉三元橋店因裝修停業已經長達近8個月的時間。

  消費者曾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曾經一度特別喜歡吃蕉葉,“今年初去蕉葉三里屯店用餐,店內人很少,很冷清”,曾女士稱,近兩年去蕉葉餐廳用餐,明顯感覺到客流量下降,“2008-2009年,三里屯店有時候晚上10時還爆滿,現在完全不能比”。

  北京商報記者曾嘗試聯繫蕉葉餐廳運營方亞洲蕉葉飲食集團有限公司了解詳細情況,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對方回復。

  找準定位做出特色是關鍵

  對於蕉葉在京城乃至全國範圍內失寵,一位經營東南亞菜的餐廳負責人表示,首要原因在於包括泰餐在內的東南亞菜這幾年整體在國內發展不佳。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早些年泰國菜等東南亞菜係以“新奇”成功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東南亞旅遊的發展帶動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東南亞菜,運營東南亞菜的餐廳也逐漸開始增多。

  朱丹蓬認為,蕉葉在中國成功有兩大優勢:進入內地市場早以及其中高端餐飲的定位。“但蕉葉在中高端餐飲轉型上做得不夠,導致性價比優勢逐漸缺失。”

  亦有業內人士分析,泰國菜的核心消費人群是年輕人,但蕉葉無論在菜品還是店面風格上現在都不能適應年輕人用餐習慣。不止一位消費者抱怨近幾年蕉葉的菜品創新不足、餐廳環境老舊以及食具破損等問題。而隨著國內赴泰遊興起,國人對泰國菜的了解日漸增多,曾經高端大氣的泰國菜不再神秘,必然影響消費者到蕉葉就餐的慾望。

  知名旅遊專家、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認為,以泰國菜為代表的國外特色風味餐廳在中國是一個小眾市場,消費人群有限,因此其在運營過程中,必須明確定位,做出特色,否則難逃衰敗命運。

  蕉葉近年停業的11家門店一覽

  2008年 蕉葉陜西西安店停業

  蕉葉四川成都店停業

  2010年 蕉葉遼寧大連店停業

  蕉葉浙江紹興店停業

  2011年 蕉葉江蘇無錫店停業

  2012年 蕉葉山東濟南店停業

  2013年 蕉葉山東青島店停業

  2014年 蕉葉北京三元橋店停業(裝修中)

  蕉葉北京三里屯店停業(裝修中)

  蕉葉北京新東安店停業

  蕉葉廣州世貿中心店停業(業內人士透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