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商務部修訂汽車品牌銷售辦法 大賣場模式待出

  • 發佈時間:2014-09-18 10:24: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琳涵  責任編輯:張少雷

  近日,有消息稱,商務部已在近期徵求相關各方意見,將對現行《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修改,擬改變汽車品牌目前在中國的行銷機制,在新規則中或將允許經銷商多品牌經營。

  一位參與《辦法》修訂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家有關部門圍繞《辦法》修訂已展開了多輪探討。修訂主要是為了建立更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約束經銷商與汽車廠商責權關係的授權經營制將不會輕易動搖。業內人士表示,相關政策使汽車大賣場模式具備理論基礎,未來有望出現類似“國美蘇寧”一樣的銷售商。

  汽車大賣場模式待出

  “現有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決定了目前汽車企業的生産銷售機制,這也是造成目前行業中出現縱向壟斷現象的根本原因。”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隨著近期反壟斷的持續進行,此前屢次提出修訂意見的《辦法》也被再次重啟。上述參與《辦法》修訂的相關知情人士表示,國家有關部門圍繞《辦法》修訂已展開了多輪探討。調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經銷商以及消費者的利益作出重新平衡,並根據目前的政策導向,對産業鏈作出一定調整,不過品牌授權經營的核心思想不會改變。

  所謂授權經營,是指汽車供應商授權汽車經銷商,按汽車品牌銷售方式從事汽車銷售和服務活動。“此前,經銷商多品牌銷售的權利已獲得放行,《辦法》的修訂應該是在政策層面予以落地。”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副總經理顏景輝對記者表示。

  今年7月31日,工商總局《關於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發佈,宣佈將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從事汽車品牌銷售的汽車經銷商 (含總經銷商)營業執照經營範圍統一登記為“汽車銷售”。

  “這意味著在登記環節,經銷商要銷售某汽車品牌已不需要經由廠商授權了,從這一政策導向上看,汽車大賣場的銷售模式已經具備‘理論基礎’,今後汽車領域也有望出現國美、蘇寧這樣的銷售商。”張志勇認為。

  據記者了解,汽車經銷商需要先得到汽車廠家授權,然後才能到工商部門登記獲取經營資格。此外汽車總經銷商和品牌經銷商設立從事汽車品牌銷售活動的非法人分支機構,也需獲得汽車廠家的授權。

  “拼縫兒”合法化

  “這一變化使未來銷售渠道的靈活性大大提升。”一家車企人士向記者表示,其一大利好就是將目前存在的一些非正規二級經銷商合法化。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的二級經銷商中,除了部分擁有該品牌經銷商的授權委託書外,還有部分經銷商遊走于“灰色地帶”。他們與一級經銷商既無書面合作關係,也無固定經營品牌,往往限于私下合作,可能以“汽車小賣場”的銷售業態呈現,這在北京汽車市場上被稱為“拼縫兒”。

  據顏景輝介紹,這類“灰色網點”大多走薄利多銷路線,相較于正規授權店,其運營成本更低,依靠更低的價格走量,投資回報率也相對更高,易於招徠加盟者。由於這些網點並未納入主機廠正規管理體系,服務水準相較品牌專營店有所欠缺。

  “不過,在授權經營制度不發生改變的前提下,製造商依然掌控著車源、渠道審批以及汽車銷售服務等多方面的主導權。”在顏景輝看來,相較于進口車商或許可以通過平行進口的放行取得貨源,未來一段時間內,留給國産品牌經銷商的發揮空間仍然有限。

  “相較而言,多品牌銷售對於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的利好更具有可操作性。”上海一位汽車經銷商集團高層向記者指出,對於已取得多家汽車品牌授權的經銷商集團而言,可以將資源集約化,以汽車賣場的形式開設新的渠道,提供從售前到售後的“一站式”服務;或者將售前售後業務分離,單獨設立網點。

  經銷商與廠商將進行雙向選擇

  “短時間內,汽車品牌專賣店還將是主流銷售渠道,這將由消費習慣和市場需求作決定。”上海大眾的一位內部人士認為,存在十年的《辦法》確立了我國長期以來的汽車經銷模式,消費者也對這一模式産生了一定依賴性。

  “隨著中國汽車産業供過於求的現象逐步凸顯,汽車銷售渠道也將進入多元化發展時期。”上述內部人士認為,倘若一個品牌車型的銷量已難以維持一家專營店的正常經營,那麼代理其他更賺錢的品牌,或者發展其他更低成本的渠道模式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汽車大賣場、4S店、二級網點等銷售業態都會並存,在此過程中,汽車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將日趨加劇。

  對於汽車廠家來説,或意味著不同的境遇。一位不願具名的自主品牌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肯定不希望把我們的品牌車型和韓係品牌放在一起賣。只要授權經營制度不變,主機廠就仍然擁有制定‘遊戲規則’的權利”。

  “相較于自主品牌,上海大眾等合資品牌屬於強勢品牌,經銷商盈利性也相對更好,因此在經銷商資金實力一定的情況下,主動代理其他品牌的可能性不大,一些自主品牌更多會成為‘被選擇者’;一旦將強勢品牌和其他弱勢品牌共店銷售,可能會對後者産生不利影響。”一位長期關注經汽車流通領域的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

  這或許也是上述自主品牌車企人士不願意與韓係品牌在同一場所銷售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在多品牌共售的危機感驅使下,弱勢品牌廠商可以通過現有授權體制約束經銷商的行為,甚至停止供貨;另一方面,這些品牌又需要依託更多經銷商銷售車輛,在經銷商招募已經顯現艱難的情況下,再強制要求經銷商為自己設立單獨的展廳或許也並非明智選擇。

  “未來經銷商與主機廠將進入一個雙向選擇的階段。”益普索諮詢公司研究總監葉盛認為,參照發達國家的渠道演進模式,未來渠道多元化發展將是大勢所趨。主機廠需要從品牌、産品以及服務等多方面提升自身競爭力,而對於經銷商來説,在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中,也有利於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經營的汽車品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