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豬週期”波峰年:養殖戶謹慎 加工企業發愁

  • 發佈時間:2016-04-28 15:59: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陽  責任編輯:吳起龍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保持高位運作的總體態勢,目前約每公斤19元,同比上漲6成左右,堪稱處於當前週期的波峰。這樣的價格能讓養豬農民得到實惠嗎?生豬加工企業又如何反應?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山東生豬調出大縣諸城市採訪。

  養豬農民:“平一年,虧一年,終於等到賺一年”

  “今年出欄一隻生豬,利潤可以達800-1000元,但對於俺們老養豬戶來説,兩三年的微利之後,終於賺到了錢。”一見到諸城市相州鎮後曹村養殖大戶鄭志學,這位有27年養豬經驗的老農民道出了喜悅。

  鄭志學給記者算了一筆養豬賬:母豬生産一頭仔豬以及哺乳費用在330元左右;按當前飼料1.1元/斤計算,豬仔再長至總重約100公斤出欄,需飼料560至600斤,費用在650元左右;每頭豬還需平攤水電費、土地租金約30元,人工費約40元,再算上個別豬仔死亡和母豬流産的折損。當前出欄一頭100公斤的生豬,總成本1050-1100元。

  鄭志學説,按照最近的生豬收購價格,一隻豬出欄可以賣到1900元上下。

  “這個純利潤只是近四五年的一個高點,對於長期養豬的農民,我們算的是四五年的一個總賬。”57歲的相州鎮殷家嶺村養豬戶宋九偉説出自己心裏話。

  家中還有20頭母豬,200頭存欄生豬的宋九偉從2002年開始和妻子一起養殖生豬,幾輪豬週期經歷下來,他發現養豬掙不了大錢,而在價低時像他這樣堅持下來的大戶一般都有一定的保底資金週轉。前幾年最低時每公斤生豬跌破10元,當時玉米價格還處於高位,育肥一頭豬虧損四五百元,“所以今年賺個十幾萬元的純利潤也不算什麼”。

  “賺錢了也需要謹慎一點,有節制地擴大生産,肉價好的時候也意味著下一輪‘豬週期’可能也不遠了。”巨大的盈利空間沒有讓鄭志學盲目樂觀。

  生豬加工企業:硬著頭皮微利找豬

  在養豬戶終於在豬週期峰值年賺到真金白銀的同時,一些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卻是一肚子苦水。

  “我們公司沒有自己養殖的生豬,今年價格高企找豬格外的難,從以往省內就可以滿足加工需求到現在全國高價收購,已經是來者不拒。”華寶食品有限公司收購部經理孫夕芹説。

  生豬産量少與價格高企互為因果,同時,生豬加工企業在經歷了四五年的豐利之後不得不微利甚至虧本運作。“我們現在收購價在19-20元/公斤,賣出的加工豬肉價在22元/公斤左右,這中間要扣除物流、水電、人工和設備運營費等成本,基本賺不到錢,最近一個月加工一頭豬算下來還要賠100元。”孫夕芹説。

  濰坊市畜牧局畜牧科技科科長陳艷介紹,濰坊市建成市級以上生豬加工龍頭企業17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2家、市級的14家,這18家生豬加工企業加工能力達到700萬頭。

  “在‘龍頭企業+農戶’的模式下,企業對於養豬戶的依賴性非常強,生豬價格高時就相當於把企業的利潤轉移到農民的口袋裏,另外,一些資金鏈情況差的小企業很可能會在這次價格波動中被淘汰。”諸城市畜牧局副局長鄭茂乾分析道。

  專家:波峰補償波谷 波動幅度漸小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表示,這一輪豬價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和補償性特徵。下半年生豬出欄量將逐步增加,“不會出現暴漲”。

  “生豬價格上漲——母豬存欄量增加——生豬供應量增加——生豬價格下跌——大量母豬淘汰——生豬供應量減少——生豬價格上漲……”這是生豬養殖行業的週期性規律。

  此前,記者在山東臨沂、菏澤、德州等地走訪了多位養豬戶,不少人認為,豬肉價格波動的原因是供求變化,散戶“價高涌上”“價低涌下”致使“豬週期”頻現。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介紹,梳理最近15年的豬價變化,大致有5個“豬週期”,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個週期運作。從波峰來看,分別出現在2001年、2004年、2008年、2011年和今年。

  不過,隨著前幾年豬週期波谷加深,養豬散戶加速淘汰,生豬養殖向大戶集中。相州鎮大古縣村村民朱國軍是當地的生豬養殖大戶,他説,經歷過幾次價格波動後,養殖大戶普遍表現比較理性,並沒有大規模擴大生産、增加存欄量的行為。

  陳艷表示,生豬價格高位反彈的主要原因是母豬存欄量減少,導致産能不足。供需關係仍是影響終端價格的主要因素。此外,畜禽污染治理深入推進,關閉了大部分不合環保要求的養殖場。同時,由於生豬散養戶具有規模化程度低、風險應對能力弱等競爭劣勢,在歷經近兩年的市場低迷之後,大部分生豬散養戶被迫退出市場。

  張衛國表示,隨著市場杠桿作用的深化,近年來豬週期波動浮動已經逐漸漸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