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中國如何走出“豬週期”怪圈?養豬散戶佔比成關鍵

  • 發佈時間:2016-04-22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志福  責任編輯:吳起龍

  “豬週期”常有,但“超強豬週期”不常在。

  目前全國的豬肉存欄量,供應量,和前幾次週期有何不同?豬週期如何影響養殖企業及農戶?未來我國養豬業將呈現怎樣的格局和發展趨勢?記者採訪了國內養豬行業多位權威人士,解析了這次“超強豬週期”的背後邏輯。

  “超強豬週期”從何而來

  記者梳理髮現,自2004年以來,已經出現了3個明顯的“豬週期”:2004年-2007年、2007年-2011年、2011年-2015年。

  “為什麼説2016年是‘超強豬週期’?因為已經超越了2011年的高點。”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對記者表示,2016年的3月,生豬漲到了9.9元一斤,超過之前最高點——2011年6月的9.8元/斤。

  “供需矛盾是此輪豬價上漲的核心推手。”贏眾投首席農業分析師張誠對記者表示,多數養殖戶因為深度虧損被市場淘汰,倖存下來的養殖豬場由於虧損也沒能快速反應市場上漲行情進行增欄。能繁母豬存欄數量連續下跌30個月、過快的産能出清導致2016年生豬市場供給短缺,出現大約500萬噸豬肉供給缺口。“但百姓對豬肉的需求一直是平穩的,這樣就形成供需失衡導致價格上漲很快。”優食管家CEO李文憲認為。

  國內某券商農業分析師向記者透露,環保政策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因為環保政策的影響,很多小的豬場在改造,達不到排放標準的豬場一律拆,很多散戶沒法養豬了。馮永輝補充説,“光一個浙江省,就拆掉了60%到70%的産能。”馮永輝還認為,從2015年12月開始的寒潮也是罪魁之一,使得行業爆發仔豬腹瀉,病毒性和傳染性極強的腹瀉導致仔豬的死亡率非常高。

  現有養殖結構加劇“豬週期”

  根據馮永輝提供的數據,按照年出欄500頭以上為規模化豬場的官方標準,目前規模化豬場佔比50%,另外一半為年出欄500頭以下的“夫妻店”散戶。而在規模化豬場中,上市公司不到50家,佔比不到10%。以上市公司為主的規模化養殖集團與“散戶”比例相差非常懸殊。

  不僅是豬場數量懸殊,産出生豬數亦然。馮永輝表示,我國養豬業有“十大巨頭”(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牧原股份雛鷹農牧大北農天邦股份金新農、正大集團、中糧集團、揚翔集團),這10家公司的年出欄量加在一起約為4000萬頭左右,而官方數據年出欄量是7億頭——“十大巨頭”佔比還不到10%,“加上全國大概3500個年出欄1萬頭的豬場,兩者一起差不多才達到總量的10%。”

  正是這種散戶為主的養豬模式加劇了“豬週期”的波動。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對表示,散戶太過依賴行情來營利。行情好大賺一筆,行情差就苦苦支撐。但養豬從繁育到出欄有將近300天的時間,行情有嚴重的滯後性。絕大多數散戶被存欄的豬吃掉積蓄,被迫離場。

  “我國的集團化養豬達到20%,養豬業才趨於成熟,達到50%才算真正成熟。”馮永輝對記者表示,美國年出欄1億頭豬,只需要2萬個生産單位,平均一個生産單位都在5000頭以上。

  規模化養殖集團的優勢是什麼?張誠表示,中國能繁母豬生産效率相關指數平均約18,而像溫氏、牧原、正邦、天邦等大型養殖集團的水準在23左右,領先行業平均水準25%左右。

  4上市公司80億“抄底”豬市

  記者注意到,2016年2月以來,新希望、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天邦股份均發佈定增方案,這些定增方案的總金額超過了80億元。這些方案中,既有購買其他公司股權,以獲得標的公司的生豬養殖業務使企業主業加厚者,也有投入全新的養殖項目。

  廣闊的市場空間是上市公司擴充産能的驅動力。溫氏股份在定增方案中提到:“目前,我國生豬養殖業的中小養殖戶正在逐漸退出,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但2014年出欄量佔全國總量比例僅為2.04%,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贏眾投首席農業分析師張誠對記者表示,受土地政策、環保政策等因素限制,大型集約化養殖豬場在中國的發展空間將會有限;而“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能有效實現集團與養殖戶間優勢互補,能有效解決雙方面臨的土地資源限制以及養殖水準落後的問題,將是我國生豬養殖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至於本輪豬週期還有多久,張誠認為,大型企業擴展規模在短期內對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而中小規模養殖戶的補欄速度將會是2017年市場行情走勢的關鍵影響因素。依現在的存欄情況,2016年的行情走勢將會持續強勁至年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