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業現代化該"特"在哪?訪廣東農業廳廳長
- 發佈時間:2015-04-22 09:18: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2015年,廣東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有哪些新動作?農業現代化,廣東該“特”在何處?日前,圍繞上述問題,記者近日專訪了廣東省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鄭偉儀。
記者: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廣東肩負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重任。在這一進程中,廣東農業農村工作如何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創新優勢、添加新活力、催生新動力?
鄭偉儀:向改革要動力,抓改革創優勢,是廣東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經驗。去年在農業農村改革方面,我們主要抓了四件事:一是以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為重點,著力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二是以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為重點,著力完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這其中包括在珠三角地區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鞏固深化“政經分離”,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現代管理體系,探索開展農村集體股權股份制度改革等內容。三是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四是以創新金融支農方式為重點,著力提升農業農村發展保障能力。我們率先探索實施農民合作社“政銀保”項目,投入1.5億元財政資金,最高可撬動20億元金融資金支援農民合作社發展;支援現代農業示範區加強融資平臺建設,以“政銀保”、“投貸補”等形式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本投向園區建設。
記者:今年廣東農業農村工作的“改革路線圖”有哪些新亮點?
鄭偉儀:今年是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關鍵之年。我們力求實現幾個突破:
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上求突破。加快粵東西北地區確權進度,珠三角核心區要從嚴掌握確權確股不確地的範圍,在條件成熟、基礎較好、農民認可、班子較強的縣(區)選擇若干個街道(村居)探索確股試點,試水確權深水區。
在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上求突破。出臺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施意見,出臺鼓勵通過互換解決農戶承包地細碎化問題的指導意見,加快建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平臺,建立健全市、縣、鎮三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和糾紛調解仲裁體系,探索建立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保障金制度。
在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上求突破。加快修訂《廣東省農村集體資産管理條例》,加快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完善農村集體資産清産核資和建檔管理工作。
在推進農村金融保險上求突破。積極運用農業財政資金,探索通過擔保補助、貸款貼息、費用獎補等形式,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援服務現代農業建設。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提標,今年水稻、能繁母豬保險要實現應保盡保,新增肉雞、生豬、荔枝、龍眼、香蕉、木瓜等6個保險試點。
我們還將在佛山市南海區開展“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選擇“一縣一鎮”開展種糧補貼“實種實補”改革試點。
記者:您提出要探索廣東特色農業現代化新路子,其具體內涵是什麼?
鄭偉儀:走廣東特色農業現代化新路子,就是要立足資源稟賦,發揮特色優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高新、高效、精細、優質的發展道路,依靠科技創新,發展高新産業;創新經營方式,提高集約效益;發揚農藝優勢,打造精細産品;注重品質安全,促進生態迴圈和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説,就是: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進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在穩定糧食生産發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豐富的熱帶、南亞熱帶作物資源,做強做優廣東省熱帶水果、北運菜、園藝作物等特色效益農業;加快發展草地畜牧業,扶持創建一批省級重點牛、羊養殖場,加強牧草和草食動物兩大良種“育繁推”體系建設,形成農民增收新支點。
堅持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加強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農業科技攻關和關鍵技術研究,加快構建以公益性為主體、社會多元參與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著力打造優質水稻、高效園藝作物、現代生物育種及産業化三大種業創新平臺,加強畜禽品種保護和開發利用,力爭今年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2%以上。
堅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突出“新主體”和“新農民”這兩個重點,實施農業龍頭企業培優工程,深入推進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創建行動,開展示範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把握“有序”和“適度”這兩個核心,引導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以轉包、租賃、入股等多種形式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堅持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現代農業發展空間。制定農業“走出去”總體規劃。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深化粵港澳臺農業交流合作。
堅持發展綠色生態迴圈農業,強化農業生態治理。加強耕地品質保護,今年立項建設300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協助配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實施世界銀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加快修復重金屬污染耕地。加強生態畜牧業建設,探索推廣種養結合生態迴圈養殖模式,實現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健全農業支援保護體系。繼續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確保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動搖、資金投入不減少、扶持力度不減弱。加強農業綜合執法監督、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業生態環境安全保護、農業生産安全管理、畜禽屠宰監管等六大體系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