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紡企訂單不足制約 棉價料延續弱勢

  • 發佈時間:2015-01-07 15: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受元旦期間外盤美棉下跌的帶動,國內鄭棉主力1505合約期價在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就直接跳空下跌,價格回歸到了兩周前的13000元/噸附近。對於後期的棉價走勢,筆者認為,目前我國紡織業仍延續低速運作之勢,復蘇過程較為緩慢。受訂單不足的制約,預計短期內棉價仍將延續弱勢。

  高庫存依舊是硬傷

  近幾年,受棉價下跌因素的影響,棉農種棉積極性普遍受挫,全球總的棉花産量已經持續三年下滑。據美國農業部2014年12月份發佈的供需預估數據顯示,2014/2015年度,全球棉花産量預估為2590.5萬噸,較上一年度減産28.6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則有所好轉,較上一年度微增79.1萬噸至2451.6萬噸。産量的下降和需求的增加,使得全球棉花市場的供需面朝有利的方向變化。供應過剩的差額有所縮小,但整體仍呈現供過於求的局面,過剩138.9萬噸。但2014/2015年度全球棉花的期末庫存量高達2353.1萬噸,已經是持續5年不斷調增,亦創出自196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但若將中國的庫存數據剔除,期末庫存量及庫存消費比走勢變化並沒有那麼明顯。也就是説,後期全球棉花的走勢也將看中國棉花庫存的“眼色”。

  國內方面,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本年度中國棉花産量為653.2萬噸,較上一年度縮減了59.9萬噸;消費量805.6萬噸,較上一年度調增54.4萬噸;棉花進口量152.4萬噸,較上一年度大幅調減155.1萬噸。綜合以上産銷數據來看,本年度中國棉花的供需剛好平衡。值得關注的是,中國1364.2萬噸的期末庫存量,雖然較上一年度調減了1.1萬噸,但依舊處於歷史高位。與此同時,中國高達169.3%的庫存消費比,雖然在庫存減、消費增的調增下,較上一年度調減了12.4個百分點,但亦是歷史性的高值。不過,本年度庫存量的調減,雖然量不大,但也是漫漫庫存消化之路邁出的第一步。

  紡織業緩慢復蘇中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1月份,規模以上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較10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再看2014年(1月-11月)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同比走勢,從年初開始一直維持低位震蕩,但是從近3個月的工業增加值走勢看有復蘇反彈之勢。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9月份,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服裝、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189.8億元,同比增速為3.59%,較上年年同期1.5%的增速略有回升;1-9月份,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服裝、針紡織品類商品累計零售額為1679.8億元,同比增長3.3%,較去年同期微增0.16個百分點。

  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11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243.45億美元,同比減少0.47%,環比減少8.27%。其中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95.46億美元,同比增加0.89%,增幅較去年同期縮小了15.78個百分點;環比減少了2.06%,減幅較去年同期擴大了12.5個百分點。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47.98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32%,減幅較去年同期擴大了17.91個百分點,環比減少了11.87%。2014年(1月-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2728.1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47.43億美元,同比增加5.71%,增幅較上年同期縮減6.06個百分點。

  據中國棉花資訊網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底,紡織企業在庫棉花庫存量為50.1萬噸,較上月增加了1.86萬噸。而工業庫存微增主要是部分紡織企業增加了新疆棉的採購工作,以便在12月底之前完成較多的新疆棉採購工作,獲取更多的棉花配額。但是縱觀歷史數據來看,2014年紡織企業的工業庫存一直持續低位,可見棉花下游的紡織消費情況並不樂觀。

  據11月份的開工率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的平均開工率為81%,低於前年同期89%的開工率。2014年的開工率除了年初兩個月外,其他的月份均低於上年同期。究其原因,有近50%的紡織企業表示,是因為訂單不足。

  棉花進口政策微調

  2015年1月1日起,我國調整進出口關稅,對關稅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繼續實施滑準稅,稅率不變。進口政策的調整,實則放寬了沒有關稅進口配額紡織企業的進口門檻,而在目前內外棉價差進一步收窄的情況下,預計外棉跌至一定的幅度或將激起國內紡織企業的進口熱情。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後期國內棉價將延續市場化進程,政策影響逐步削弱。但在紡織業仍預期低速運作的背景下,預計棉價仍將延續弱勢。(作者係金石期貨分析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