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節水灌溉項目如何建 村民最有話語權

  • 發佈時間:2014-10-21 07:29:59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編者按

  2014年是我省以民辦公助機制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的第6個年頭。6年來,全省累計完成總投資突破165億元。

  而作為幹熱河谷地帶的攀枝花,小農水建設則面臨著路徑選擇的難題。2011年,省財政廳、省水利廳決定將中央支援我省的唯一一個小農水重點縣高效節水灌溉試點項目放在攀枝花。從那時起,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累計投入3.84億元專項資金,在米易、鹽邊和仁和開展高效節水灌溉試點項目建設,規劃面積18.8萬畝。按照規劃,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節水1000多萬立方米,節本增效3億元左右,項目區農民每人平均年增收1000元左右。

  如今,3年過去了,這些鑲嵌在幹熱河谷中的“綠洲輸血管道”情況怎麼樣?

  “183天沒下雨啊,胳膊粗的芒果樹,點根火柴都能著。”回憶起2011年初春的乾旱情景,米易縣草場鄉龍華村的村民劉洪國至今仍記憶猶新。

  攀西地區的熱河谷地帶,日照時間長,是我省特色農産品發展的集中區。但是,由於氣候乾燥且資源型缺水嚴重,在特色農業的發展道路上長期面臨著無水可用的尷尬局面。

  攀枝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回憶,2011年,我省將唯一一個小農水重點項目放在攀枝花市時,大家心裏都沒底:“這在當時,可是全新的農田水利技術形式,項目怎麼建、錢該怎麼用、建好了怎麼管,都無從參照,只能在實踐中摸索。”

  3年來,摸著石頭過河,“摸”出了哪些經驗?

  項目建設

  民辦公助 發動群眾投工投勞事半功倍

  節水灌溉的模式有多種,該如何搭配?

  攀西地區地形複雜、環境各異,哪適合滴灌、哪適合微灌,需要專業技術的支撐。為了解決技術難題,攀枝花各市縣(區)均成立了監督服務和技術指導小組。

  攀枝花市水務局副局長張天輝介紹,根據技術指導小組的意見,當地對灌溉方式進行了“混搭”。根據海拔不同,各地在灌溉方式——微灌、滴灌、管灌等的選擇上有所側重。例如,在山區地形自壓灌溉區,離調蓄水池高差10米內的,採用管灌;高差10米至15米的,則更適合採用滴灌。

  技術上的難題解決了,可應該如何實施?

  答案是民辦公助機制。

  2011年,通過競爭,龍華村獲得實施2979畝枇杷微噴灌項目的機會。村黨支部書記楊利貴回憶,相關部門撥付了364.17萬元,“可錢不夠啊。”根據測算,財政投資僅能滿足公共水源工程及主管道等建設需求。

  剩下的只有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村裏召開了村民大會,經過商議,大家一致同意,修建田間管道和微噴套件所需的資金和修建支線管道工程所需的勞力,均採用“誰受益,誰負責”的方式解決。

  為實現投工投勞的全程透明,村裏給村民發放了“六卡”,即“項目建設任務明白卡”、“農戶投勞籌資明白卡”、“補助發放明白卡”、“項目資産權屬明白卡”、“項目交接明白卡”、“項目績效評價卡”,用來對項目的內容、資金和農戶投工投勞情況做記錄。

  效果也顯而易見。確定了資金來源,細化了分配方式,村民們投工投勞熱情極高——原本規劃三個月完工的灌溉設施,一個半月即宣告完工。

  事後統計,除投工投勞外,村民自掏腰包178.74萬元,接近財政投資的一半。

  資金管理

  受益村建村民理財小組 落實“最後一公里”

  如何把近4億元的財政資金用好管好,是對使用部門更大的考驗。

  攀枝花的做法是:在市級指導、縣級負責與鄉級參與相結合的基礎上,引導受益村建立村民理財小組,確保資金使用公開、透明、規範,保證資金落實到“最後一公里”。

  龍華村為了用好364.17萬元財政資金,在縣鄉政府的引導下,村裏在項目開始前便召開了一次村民大會,其中一項重要的議程就是組建理財小組,負責財政資金的使用及監管。經過角逐,7名村民成為小組成員——“為了不讓別個懷疑,村幹部提前宣佈不參選。”楊利貴介紹。

  隨後,理財小組請來財會人員,負責對工程資金的籌措使用進行日常監管。對於擬補助到項目業主的資金,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後,必須經過理財小組審核,在村務公開欄上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受益農戶簽字認可,報鄉(鎮)審核後,按規定程式報賬。

  楊利貴記得,新修管道的資金使用,“游標準就公示了七八次,補貼總額公示了三次,前前後後用了半個月時間。”自從有了理財小組,村民對於財政資金的使用,“基本上沒了質疑。”

  此外,對於群眾投資的178.74萬元,全村以小組為單位,在銀行開設專門賬戶,由出資戶決定資金使用——“七八戶為一組,每隔幾天便會開會核對一下賬本本。”

  設施維護

  “誰受益,誰管護”與管理員維護相結合

  節水灌溉試點項目建設是基礎,後期運作管護是關鍵。

  攀枝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探索出專業合作組織管理、用水戶協會管理、家庭農場管理、村組聯戶管理等四種管理模式,其中一個基本的共同點,就在於“誰受益,誰管護。”

  其中,龍華村採取了村組聯戶管理模式——輸水管線中的公用部分由村民選舉出的管理員負責,支線管道以下由受益農戶自行管理。

  村民劉洪國説,在2011年修建輸水管道時,作為受益人,自家田裏的60多米輸水管道全是自己出錢購買並參與安裝的。如今,這些管道的管護工作也由他來負責,“隔三五天就要看一下。”

  此外,劉洪國還是村民們選舉出的10名管理員之一,負責村裏近3000米公用管道的維護。他説,自己當然不是做義工,“村裏要給我工資。”他的工資,由村民按各家實際灌溉面積均攤,“每畝地42元/年,全村2979畝灌溉地,一共收取12.5萬元。每個管理員年工資1.25萬元。”

  楊利貴介紹,管理員們劃分片區對公用管道進行日常維護。為了解決維修資金問題,村裏還專門按每戶15元收取了維修基金。“若管理員不履行職責或者失職,經全村三分之一的用水戶提議便可召開臨時會員會,重新選出管理員。”

節水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三川股份 12.43 7.16%
2 利歐股份 10.72 3.48%
3 新疆天業 6.35 1.93%
4 大禹節水 8.27 1.6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大禹節水 8.27 1.60%
2 新疆天業 6.35 1.93%
3 利歐股份 10.72 3.48%
4 三川股份 12.43 7.1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