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作為山區面積約佔國土面積70%的多山國家,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必然要重視開發森林食品。如何深挖山區潛力、做好開發森林食品大文章,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重要突破口。
國際經驗表明,山區是地球生命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憑藉其自然複雜性和多樣性,對陸地生態系統平衡運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中表現為耕地區塊多、面積小且較分散,由此造就了山地農業生産方式的多樣性以及農産品類型的豐富和高品質。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多發,特別是2021年河南等糧食生産核心區受災嚴重,2022年北方罕見秋汛和南方持續高溫乾旱,2023年黃淮“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乾旱等,對糧食生産造成較大影響,也凸顯了對山區保障糧食安全功能的現實需求。綜合農業發展實際情況與區位地理特色,亟需充分挖掘山區産糧潛力。
加快山區耕地擴容,提高山區糧食生産能力。耕地是産能的基礎,涉及播種面積、空間佈局和耕地品質三方面。要以挖掘糧食擴種潛力為目標,推進撂荒耕地復墾,重點做好丘陵山區耕地撂荒摸底排查工作,落實“宜糧則糧、宜特則特”原則,實現最大程度的“地盡其用”。以促進土地集約利用為目標,優化耕地空間佈局,結合耕地特點改善農田耕作條件與空間佈局,促進山區糧食生産的機械化普及與現代化升級。以提升山區耕地産出為目標,提高山區耕地品質,重點是加快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山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發揮區域自然優勢,優化山區糧食生産佈局。只有在保護好自然資源和發揮好生態優勢的前提下發展糧食生産,才能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澤被子孫後代而生生不息。要以發揮比較優勢為原則,擴大優勢作物供給,利用廣袤山區的自然優勢與特色,提高我國優勢作物總體供給水準,確保各個農業區之間暢通、協作、互補,建立健全糧食供需長效平衡機制。以促進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為原則,保障市場供給平衡,重點是依託農業大數據引導山區糧食生産結構調整。
強化農業科技創新,保障山區糧食安全生産。回顧農業發展史,歷次農業科技革命均極大提升了産業發展水準。對山區糧食安全生産來説,強化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培育適宜山區高産量、高品質生産的良種,充分整合現有農業科技人才體系與研發系統,加速推進山區特色良種的研發、培育工作,做好種業支撐。另一方面,要完善農業科技領域基礎研究穩定支援機制,以山區農業生産為側重點,佈局一批創新基地平臺,動員各地高校、農業科技企業及科研院所為山區農業生産提供智力支撐。
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增添山區糧食種植活力。隨著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糧食生産要走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道路,不同區域農業經營體系的構建要因地制宜,適應其資源稟賦。對山區來説,一方面,應理順農業人口數量縮減與素質提高的關係,更好滿足新型農業對高素質勞動者的需求,培養一批服務山區農業發展的新型職業農民。另一方面,要梳理土地經營權與經營者的關係,更好滿足耕地流轉的現實要求,重點引導確有困難的農戶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或者交由村集體等統一經營。
打造農業物流體系,支撐山區糧食供給流轉。現代化大農業是一個涵蓋産前、産中和産後的産業體系。物流是山區經濟發展的短板,山區糧食供給要在物流體系上尋求突破。科學合理規劃山區糧食現代物流網路體系,健全一體化的鐵路、公路、水路幹線運輸體系。在山區鄉鎮建立多功能倉儲式“糧倉”,通過專業的運輸配送、儲存加工構築常態化的山區糧食中端流轉體系。在交通發達、規模較大、消費力強的中心型城市建設集物流、存儲、應急、加工、科研、展覽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糧食産業園區。
(作者係浙江財經大學中國政府監管與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