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發佈《2024年工業廢水迴圈利用典型案例名單》(以下簡稱《名單》),分別從用水過程迴圈、區域産城融合、智慧用水管控、技術裝備創新、減污降碳協同五個方向遴選出一批工業廢水迴圈利用典型案例,這些案例不僅為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提供了具體路徑,也為推動工業領域節水集約化提供了創新示範。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工業廢水迴圈利用總體上取得積極進展,工業節水效果顯著。數據顯示,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提前完成2021年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工業廢水迴圈利用實施方案》中提出的目標。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24.3立方米,較2020年下降20%左右,為完成“十四五”全社會用水下降指標提供重要支撐。
“多年來,工業領域加快推動用水方式向節約集約轉變,大力推廣節水技術裝備,優化工業用水結構,加強企業、園區用水管理,推動廢水迴圈利用取得積極進展。”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旭介紹,本次《名單》中,以鋼鐵、石化化工、紡織、造紙、食品等行業為重點遴選出的58家企業、園區典型案例各具特色。其通過節水技術創新應用、改造升級和數字賦能等做法多點發力,不僅大幅提高用水效率,同時顯著降低企業用水成本,減少污水排放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對推動相關産業技術改造升級,激發工業發展綠色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工業廢水迴圈利用,不僅是節約水資源的需要,也是推動産業綠色轉型的關鍵舉措。”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特別是在鋼鐵、印染、造紙等高水耗行業,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造和創新,工業廢水的迴圈利用效果顯著。
近年來,各行業在用水過程迴圈、智慧用水管控與技術裝備創新方面成效顯著。通過加強用水過程迴圈與節水創新,眾多企業積極推進迴圈經濟實踐。
首鋼遷安鋼鐵通過電化學除垢技術替代傳統化學藥劑法,成功解決高鹼度、高硬度水源的迴圈水濃縮問題,實現藥劑零投加;在浙江杭州,某印染公司採用國際先進的膜處理系統和智慧用水管控技術,顯著提高中水回用率及水重復利用率;在浙江寧波,一漿紙企業通過分級用水、冷卻水白水替代及全封閉迴圈等措施,使水迴圈利用率達93.2%,顯著降低用水量和排污量。
以智慧化管控和技術創新為支撐,可以提升工業廢水的資源化與減排效率。寶鋼湛江鋼鐵通過建設水系統集控中心,實現水資源的集中控制與智慧協同,優化精細化管理,減少用水錯配;在江蘇常州,一紡織企業採用超濾膜+反滲透工藝及遠端控制系統,實現高鹽有機廢水的資源化利用;在山東日照,一家制漿造紙公司針對生産過程産生的輕度污染廢水集中等特點,將輕污染廢水通過前絮凝+厭氧好氧(A/O)生物處理+後絮凝+砂濾+雙膜法處理技術,成功實現廢水源頭減量和深度回用相結合,水重復利用率達95.93%,年再生水利用量達666.28萬立方米。
中國鋼鐵協會陳麗雲認為,《名單》通過遴選一批工業廢水迴圈利用效果顯著、水效指標先進的典型案例,對發揮節水標桿引領作用,促進行業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推動工業廢水迴圈利用要在精細化、集約化、數智化上協同發力。”趙旭建議,未來應優化工業用水結構,拓展非傳統水源利用,推動節水技術創新,實現廢水一水多用。同時,仍需完善廢水迴圈利用的管理機制,推動行業標準建設和政策支援,進一步提高廢水利用效率,擦亮新型工業化生態底色。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