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動化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居世界第一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10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我國自動化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還將持續推進一流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自動化碼頭建設改造。
交通運輸部表示,我國目前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世界級港口群,港口基礎設施規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底,我國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878個,是10年前的1.4倍。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氣、鐵礦石和集裝箱等主要貨類運輸系統港口佈局不斷完善,港口基礎設施水準和韌性進一步提升。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劉鵬飛:自動化碼頭建設改造方面同樣成果豐碩,應用規模、技術水準和裝卸效率總體位居國際前列。目前我國已建成自動化集裝箱和幹散貨碼頭49座,在建44座,已建和在建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上海羅涇港區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等一批傳統碼頭自動化改造項目建成投運。
劉鵬飛介紹,在集裝箱碼頭方面,我國基本掌握了自動化碼頭設計建造、裝備製造、系統整合和運營管理全鏈條的關鍵技術,在一些技術領域實現了“部分領跑”。上海港、青島港等實現了碼頭生産管理作業系統自主可控,並在生産效率上取得突破。青島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橋吊平均單機效率超過每小時36自然箱,百米岸線作業效能較傳統碼頭提升30%。幹散貨碼頭方面,國內各大港口在碼頭“翻”“堆”“取”“裝”“卸”等作業環節上基本實現自動化,降低了人員作業安全風險,提升了本質安全水準和生産效率。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核電基地發電超3000億度 發電量10年連續增長 發電規模創新高
記者10月31日從中核集團獲悉,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所在的福清核電站已累計安全發電超3000億度,發電量10年連續增長,發電規模創歷史新高。
在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記者看到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字排開,其中5、6號機組就是我國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付誠介紹,“華龍一號”設計壽命是60年,反應堆堆芯採用177組核燃料組件。整個福清核電站一年的發電量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5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産生活用電需求。
目前,“華龍一號”國內外有6台機組建成運作、27台機組在建,成為全球在運在建機組總數最多的三代核電技術。
張北至勝利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
記者從國家電網了解到,10月31日,張北至勝利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正式投運。華北區域特高壓骨幹網架得到進一步增強。
10月31日淩晨0點10分,張北至勝利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作,正式投入運作。張北至勝利特高壓工程是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項目,總投資67.86億元。工程起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止于內蒙古錫林浩特市,輸電線路全長732公里,擴建特高壓變電站3座,新增變電容量900萬千伏安。
錫林郭勒盟、張家口兩地煤炭、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匯集的煤電和新能源電力送出需求迫切。工程投運後,每年可從這兩大能源基地向京津冀嚕蘇等地輸送電能超700億千瓦時。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