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正文

字號:  

魅族機海戰術難解市場困局 一季度市場份額下滑

  • 發佈時間:2016-04-30 07: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魅族機海戰術難解市場困局

  連續五個月未發新品,市場份額就開始下滑的魅族科技似乎有些坐不住了。2016年4月連發三款新品,並以“發佈會+演唱會”進行高調宣傳。

  相關媒體近日援引第三方調研機構——KantarWorldpanel Com-Tech研究總監梁亞光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10月市場上每售出100部手機中有7.9部是魅族,隨後銷量開始逐步下滑,截至2016年2月底,每售出100部手機中只有5.6部是魅族,下降了近30%。”

  事實是否如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諮詢第三方機構北京賽諾市場研究公司相關負責人時得到答覆,“確實是在下滑。”至於有無具體數據,該負責人稱,“有,但一般不對外公佈。”

  市場份額下滑,魅族2016年將如何實現“穩增長,創利潤,挺進IPO”等既定目標?記者4月26日致函魅族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魅藍3發佈會以後,魅族團隊從北京返回珠海,恐怕來不及回復相關問題。記者表示,4月29日前接受電話、書面採訪都還趕得上,但截至發稿前,記者未獲回復。

  演唱會式傳播

  因為一直有在發佈會邀請嘉賓表演的傳統,魅族科技在網際網路上也被網友戲稱為“演唱會公司”。4月25日,魅族科技在北京發佈魅藍3,依然延續了“發佈會+演唱會”的風格,不僅搬來偶像團體SNH48獻唱,而且請到著名網紅王尼瑪和張全蛋助陣,隨後,售價599元、799元的兩款魅藍3産品登場了。

  “599元的機器就不要談情懷,談高科技了。這個價位,就是主頻低一點,記憶體小一點,厚那麼一點點,王尼瑪也不會在意的。”對於魅藍3發佈會及其産品,國內另外一家網際網路手機品牌的相關負責人表現出明顯不屑,還一針見血地指出,魅藍“低價也是無奈之舉”,魅族要的是“銷量!銷量!銷量!”

  對於國內手機行業已普遍進入全金屬材質時代,為什麼魅藍3還在用塑膠材質的問題,一位手機行業的資深觀察人士表示,應該説魅藍3的這種做法“比較討巧”,“用的雖然是塑膠材質,但做工還算精細”。

  記者注意到,從2015年11月到2016年3月,在5個月的時間裏,魅族未發新品,然後在2016年4月一下子爆發了——月初發佈了面向千元機市場的魅藍Note3,月中發佈了年度旗艦魅族PRO6,月末再次發佈面向千元機市場的新産品魅藍3;而且在外界質疑其市場份額和銷量下滑的當口,魅族用接二連三的“發佈會+演唱會”成功賺回了公眾的眼球。

  一月三次發佈新品是什麼概念?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魅族創始人黃章在2014年2月復出,並於2014年6月對外確認完成首輪融資、從2014年9月開始拋棄此前“小而美”的路線加快産品推出節奏以來,魅族在2014年9月至2014年年底推出了3款新品,2015年年初至2015年10月推出了6款新品,然後就是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出現了5個月的空窗期,到2016年4月就變得更加瘋狂了。

  為何會出現5個月的空窗期?業界有一種猜測是,魅族從阿里巴巴拿到的投資在去年年底用完了,所以陷入停頓狀態。但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副總經理孫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達了另一種看法,“去年魅族發展比較快,到今年年初,對於魅族、魅藍品牌未來如何發展,魅族內部應該是有一個思考的過程、戰略調整的過程,沒發新品也是正常的。”孫琦認為,戰略調整的結果可能是,魅族和魅藍的運作未來將分得更開。

  魅族科技相關負責人雖然沒有回復記者的正式提問,但是在4月26日至28日期間四次針對採訪事宜的電話溝通當中,該負責人還是不經意地表達了一個月三次發佈會忙到令人崩潰。

  公開數據顯示,改變“小而美”路線的魅族,通過加快産品推出節奏,2014年將銷量從2013年年底的200萬台提高到400多萬台、增長了2倍多;2015年進一步將銷量衝擊到2000萬台、增長350%以上;2016年定下的年度銷量目標為2500萬台。

  2016年定下“穩增長”目標的魅族,能否實現2500萬台銷量?“首先,手機行業已經進入低增長階段,魅族20%的年度銷量增長目標也是不低的,應該是一個高於行業整體上升標準的目標。其次,對於能否完成目標的問題,我認為,任何事情都會存在變數,在市場充分競爭的狀態下,還是要觀察魅族會怎麼做。對市場節奏的判斷失誤,對競爭的估計不足,都會導致一個公司完成不了目標。”孫琦表示。

  專利短板

  2016年明確提出“挺進IPO”的魅族,如何實現“三年連續盈利”的A股上市前提條件成為主要挑戰之一。

  因為魅族2015年2000萬台的銷量中,面向千元機市場的魅藍系列手機的總體銷量超過1000萬台;同時在2016年2500萬台的銷量目標中,按照魅族此前公佈的計劃,魅藍的比例要佔到70%左右;而眾所週知,國內千元機市場可謂一片“紅海”。

  市場諮詢公司Canaccord Genuity的數據顯示,從全球智慧手機行業的利潤來看,蘋果和三星分別拿到了91%、14%的全球利潤,這兩家公司的利潤總和能達到105%,是因為其他手機廠商是“賠本賺吆喝”、利潤為負,比如,聯想(摩托羅拉)、新力、HTC的虧損額度就相當於整個手機行業利潤總額的1%。

  對於中國手機廠商的盈利表現,IHSTechnology中國市場研究總監王陽此前公開的數據顯示,2016年華為、OPPO、vivo分別以8.6%、8.2%、7.9%的凈利潤率佔據中國手機廠商盈利能力排行榜的前三位,其他手機廠商都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狀態。

  “華為依靠的是産品力的快速提升,榮耀線上下+線上渠道方面整體操盤的成功,也同樣取得了利潤和品牌的雙增長。OPPO、vivo依靠的是獲利豐厚的線下渠道。”一位不願具名的手機行業專家表示,“一些偏電商的品牌,比如,小米、魅族、樂視等,因為網上資訊太透明瞭,智慧拼性價比,就不能賣貴了,容易價格戰,這影響他們的盈利水準。”

  “特別是網際網路手機品牌,首要問題還是銷量,銷量一定要大,供應鏈成本才能越來越低,這樣也能實現盈利。”孫琦表示,“從銷量上看,雖然單個機器的利潤不高,但銷量大了,也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據。另外,手機上面還有一些網際網路業務的收入,這也是廠商非常看重的部分。”

  要想追求品牌溢價、提高盈利水準,走精品化路線已經成為唯一齣路。“除個別企業外,國內手機行業整體利潤較低。”最新發佈的《2015年國産手機發展報告》指出,“國內手機市場已經轉向精品路線,2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獲得更多認可。”

  前述受訪的手機行業專家表示,在精品化路線上,其中的一條捷徑就是通過使用高端晶片,比如,小米、樂視、360等手機品牌,在2016年年初都推出了搭載驍龍820晶片平臺的旗艦手機,就是為了追求品牌溢價。

  最新消息顯示,高通在中國近日已收穫第100份3G/4G專利許可協議,但魅族並未在100家之列。那麼,到了追求品牌溢價的階段,魅族為何在旗艦機型上還堅持與性價比見長的聯發科合作?孫琦認為,“使用什麼樣的晶片平臺,首先要看手機廠商的研發團隊擅長在什麼樣的晶片平臺上做開發,有的廠商擅長高通平臺,有的擅長MTK平臺。其次,要看産品需要什麼樣的性能,什麼樣的晶片平臺更能支援這樣的性能。”

  其實,魅族在智慧財産權保護上的表現也屢遭詬病。比如,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産權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曾經表示,同樣是以蘋果為榜樣,在專利保護領域,小米尚且落後於蘋果,魅族更被小米“甩出去幾條街”:在發明公佈數上,魅族僅僅相當於小米的8%、蘋果的9%;在發明授權數方面,蘋果是小米的48倍、魅族的120倍;在實用新型專利方面,蘋果是小米的1.8倍、魅族的19倍。

  李俊慧認為,從智慧財産權保護角度看,小米、魅族與蘋果的差距都很大,但魅族與蘋果的差距實在“大得離譜”,因此造成了魅族落後於小米的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