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正文

字號:  

中國企業交班高峰出現 “富二代”能否接棒?

  • 發佈時間:2015-02-26 11:3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龐無忌  責任編輯:朱苑楨

  隨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創一代”逐漸到了退休年齡,未來5至10年將是“創二代”接班的高峰期,“富二代”、“創二代”們開始走上前臺,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

  最近,地産大鱷王健林的獨子王思聰的一句擇偶標準就是胸大,引發中國官媒新華社的連番批判,稱其“傳播三俗肆無忌憚”,且指這一説法“流露出一種西門大官人式的輕佻、輕浮、輕薄”。

  姑且不論王思聰是否僅僅只是開個玩笑,這樣的説法又是否值得輿論一再地解讀和鞭撻。個性張揚、“口無遮攔”的“二代”王思聰的確與他的父親——軍人出身、嚴於律己的萬達集團創建者王健林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

  這種“一代”與“二代”間的代際差異普遍存在於中國企業家之中。根據胡潤研究院最近發佈的富豪榜,中國是白手起家富豪最多的國家,九成多的中國企業家是真正的“富一代”。

  隨著大批上世紀40、50年代出生的“富一代”、“創一代”逐漸走向耳順、古稀之年,財富在代際間的傳承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有評論認為,目前全球在經歷規模最大的一次兩代人之間的財富交接,未來的5到10年將是中國企業交接班的高峰期。

  不過,成長環境與父輩們完全不同的“富二代”是否有能力接管父輩一手打下的“江山”也遭到許多人的質疑。

  從杭州富豪之子飆車案,到“我爸是李剛”的開豪車撞人案再到李雙江之子李天一所涉的輪姦案,對“富二代”的這種質疑不難理解。中國的“富二代”也被貼上了任性妄為、好吃懶做、浮誇炫富等貶義標簽。

  當然,“富二代”之中也並不乏積極向上,成功繼承父業的例子。如一位“富一代”所總結的那樣,“年輕一代的生活背景和視野都不一樣,不能要求下一代跟我們當初一樣那麼艱苦,那麼拼,但是他們接受現代的意識,國際的思維,是我們所不具備的。”知名的企業家“二代”如王思聰、宗慶後之女宗馥莉梁穩根之子梁治中等大都有較長時間的海外求學經歷。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之女劉暢被公認為是“富二代”的正面典型。2013年劉暢擔任新希望六和聯席董事長,正式成為其父所創辦企業的新領袖。據報道,2013年劉暢的薪酬高達294萬元人民幣,較其父親在2012年任董事長時高出一倍有餘。

  作為“富二代”,劉暢稱,其實她接班的壓力大於動力。劉暢認為,自己父親對行業有著令人吃驚的洞察力,但作為第二代企業管理者,她需要更多地運用管理制度將職業經理人各自的長處發揮出來。她認為自己的使命是“帶領企業走上規範化的國際市場,為中國打造品牌”。

  另一位知名“富二代”是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之女宗馥莉。她也是娃哈哈集團“欽定”的接班人。宗馥莉自留學回國後就直接進入企業內部參與管理。目前,她擔任杭州宏勝飲料集團總裁,並且負責娃哈哈的進出口業務和童裝等事業。

  近期由宗馥莉管理的四家公司上榜蕭山技術開發區十大財政貢獻企業。宗慶後罕見地在微網志上給女兒點讚,並稱:“這幾家公司主要由我女兒在打理。作為父親,不禁對女兒的成長深感欣慰!”

  當然也有一些“富二代”選擇另起爐灶,並不接手家族企業。例如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獨子何劍鋒專注于投資,並未接手美的集團,何享健在三年前將董事長位置“交棒”給職業經理人。

  王思聰目前僅擔任萬達集團董事,擁有萬達院線的少量股份,也並未參與集團運營。王健林曾表示,王思聰沒興趣接自己的班,“管十幾萬人他覺得太辛苦”。王健林也直言,“將來不一定他接班,職業經理人誰好就誰來”。(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