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正文

字號:  

影視業貪腐5大潛規則曝光 中紀委稱將嚴查

  • 發佈時間:2015-02-10 07:18:57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業內人士指有些權力就等值於人民幣 中紀委官員表示將深入調查

  影視劇購銷、大型節目演出,有些單位設備採購多是單一來源,有些不進行招投標程式……面對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的腐敗問題,中紀委委員、中紀委駐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紀檢組組長李秋芳近日點出影視業等領域的“潛規則”,表示今年將在此基礎上深入調查,並同時制定約束機制,這一表態引起了各方關注。

  影視業貪腐五大潛規則

  1、影視劇購銷:製作交易多存貓膩

  ●“購劇權”為少數人敲定

  ●製片方為了上片儘量滿足播出方的“各種要求”

  ●製作方為在片中“挂職”的當地領導變相發勞務費

  2、大型節目演出:公款買單賺吆喝暗藏腐敗

  ●一些地方政府患上了愛承辦大型文藝演出活動的“怪病”

  ●地方承辦的演出活動裏面“自由度”很高

  ●票務裏存在著不小的腐敗空間

  3、衛星節目落地:缺乏規範定價依據

  ●帶有半壟斷性質

  ●議價過程很少有人知道

  ●全國一地一價沒統一標準

  ●議價中搞回扣、貪腐的空間很大

  4、設備採購:價格硬,但關係更硬

  ●訂單最終給誰靠拍板者來定

  ●各種規章制度淪為一紙空文

  5、廣告經營:回扣開路,門道多

  ●內部人幫客戶在外面找代理吃回扣

  ●變成保健品、專科醫院等的專業臺,背後都是利益在作祟

  安徽廣播電視臺

  原臺長涉貪落馬

  近年來,影視業內的貪腐案件時有爆出。2月4日,安徽省檢察院決定以受賄罪逮捕安徽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張蘇洲,至此安徽廣播電視臺已有5名中高層幹部涉貪腐落馬。據了解,他們貪腐行為就涉及電視劇採購、廣告投放、工程建設、服裝採購、旅遊業務承辦等領域。

  影視劇購銷

  虛報高額製作費和報酬

  李秋芳在接受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訪談時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不是清水衙門”“不能説完全是一片凈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有它的一些腐敗風險”。

  這其中,“影視劇購銷”就是李秋芳指出的一個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近年來,影視劇製作行業供大於求,“購劇權”為少數人敲定,製片方為了上片只能儘量滿足播出方的“各種要求”。

  一位演出經紀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有國有製作單位和機構通過給編輯、演職人員虛報高額製作費和報酬的情況,一些人暗地裏得以牟利。中紀委曾通報2014年廣電部門一名電視劇審查員在負責電視劇審批工作期間,幫助多部電視劇通過審核,借此受賄30余萬元。

  而在一些地方政府投資的影片中,製作方為在片中“挂職”的當地領導變相發勞務費的現象也常有發生。

  大型節目演出

  幾百萬演出費“説不清”

  這些年來,為了打招牌、樹門面、做政績,一些地方政府患上了愛承辦大型文藝演出活動的“怪病”,地方領導坐在觀眾前排,並登臺講話,甚至還要參演“露一手”。

  “地方承辦的演出活動裏面‘自由度’很高,一些政府部門樂意買單。”河北某演出策劃公司負責人指出。2013年,中宣部等五部門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把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和節慶演出,作為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的重要舉措。

  “幾百萬演出費用,這筆賬怎麼走,還真説不清楚。”重慶一位長期從事舞臺策劃的人士説,演出的票房也是一大收入,但要票、送票的情況也很多,票務裏存在著不小的腐敗空間,圈內人其實是心知肚明。

  衛星節目落地

  落地費議價貪腐空間大

  對李秋芳指出的“衛星節目落地”領域也存在“潛規則”,老百姓對這個專業領域一般不太熟悉。

  記者採訪業內專業人士獲悉,衛星頻道上星後目前傳輸方式有三種:一是通過家裝地面“衛星鍋”直接接收;二是通過電信聯通等通訊運營商進行覆蓋;三是更多通過各地有線電視網路運營商進行覆蓋。據介紹,衛視頻道上星後,要與地方有線電視運營商進行議價,由運營商接收節目才能完成落地。

  “甲衛星節目想在乙省落地,就要和乙省有線電視運營商商討價錢,之後才能入駐本地。”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一位人士表示,衛星節目落地這一塊交易非常特殊,帶有半壟斷性質,議價過程很少有人知道。

  由於有線電視各地獨自管理,全國一地一價沒統一標準,落地費收取從幾萬元到幾千萬元不等,雙方議價中搞回扣、進行貪腐的空間很大。

  設備採購

  “一把手”變成“一霸手”

  影視行業專業性強,設備採購方面有一定門檻,並非“想進就能進”。

  相關部門採購時會明確要求使用特定的設備、要求指定供應商,甚至以此為藉口裁撤公開招標程式。“設備採購説是公開招標,但是訂單最終給誰還是靠拍板者來定。價格、産品品質是次要問題,價格再硬,不如關係硬。”天津一位曾參與當地電視臺採購招標的供應商説。

  安徽省檢察院今年1月發佈消息稱,安徽廣播電視臺服務中心原主任宋曉峰因涉嫌受賄被逮捕。經查,宋曉峰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進度及品質監管、工程款的審批撥付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

  無獨有偶。2014年遼寧省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史聯文因貪污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據辦案人員稱,史聯文任職期間全臺事務“一把抓”,各種規章制度淪為一紙空文。由此,“一把手”變成了“一霸手”,出現“有的單位設備採購是單一來源”“不按招投標程式來”的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

  廣告經營

  廣告中心副主任貪千萬

  “一個廣告,能不能播、哪個臺播、哪個時段播、回扣多少?裏面門道很多。”業內人士指出,廣播影視領域發行渠道有壟斷性,有些權力就“等值”於人民幣。特別是有些電視臺廣告中心的廣告製作費用抬得很高,就常有內部人幫客戶在外面找廣告代理吃回扣。有些電臺、電視臺能夠成為保健品、藥品廠家、專科醫院的專業臺,“變味”背後都是利益在作祟。

  2012年,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廣播電視廣告經營中心原副主任何勇走上被告席,據檢方指控,這個中層幹部利用職務便利在廣告經營中貪腐近1000萬元。

  “不少廣告部門負責人因此落馬並不奇怪,這裡面的錢太多。”河北某電視臺一名幹部説。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的人士還表示,電視開展廣告業務,但同廣告商議價取決於自身收視水準,而國內有些第三方收視數據公司也存在收受衛視臺賄賂而因此造假。

  ■新聞連結

  打擊潛規則

  兩大約束制度將出臺

  針對影視業等相關領域的“潛規則”,劉秋芳明確表示去年紀檢派駐機構已“探底調研”,並將逐個領域去摳,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和巡視監督來予以防範。

  李秋芳指出,2015年中紀委將制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從業人員廉潔行為規定》,同時將發動下屬社團簽訂《自律公約》,兩者結合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行業發展環境。

  多位專家認為,抓好頂層設計、從嚴管控為當務之急,需要儘快讓影視業正本清源,凈化行業風氣,贏得百姓口碑。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錶示,要借此機會嚴格行業監管,建立起職業倫理規範和退出機制,加強約束力、監管力和執行力,查辦案件要實施精確性打擊,形成強大震懾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