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廣州宣佈,將在全市範圍內收購滿足90平米以下的存量商品房作為保障房,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採訪了解,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60個城市表態支援存量商品房收儲工作,超過30個城市落地首批房源徵集細則,明確了商品房收儲需滿足的條件。
政府“收儲”存量房,是指由政府收購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將其用作保障性住房。根據中指研究院的最新數據,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60個城市發佈了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徵集公告。
記者梳理這些城市的房源徵集公告後發現,各地都根據本地實際相對應地提出了針對性條件。比如廣州明確優先選取整棟或整單元未售、可實現封閉管理的樓棟項目;杭州提出收購後用於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面積以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收購後用於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面積以不超過125平方米的戶型為主;而哈爾濱則要求房源性質為住宅,單套建築面積小于120平方米,優先選取整棟或整單元未售的樓棟項目;銀川明確房源配套設施齊全完善、權屬清晰無糾紛、具備出售條件。
而在收購價格上,像蘭州、銀川、青島等不少城市,都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價格作為參考上限,即土地劃撥成本和建築安裝成本加不超過5%的利潤。在收儲模式上,地方國企目前是各地收購存量商品房的主力軍。
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城市發佈了相關執行細則,部分城市收儲的項目甚至已經開始投入保障房運營當中。在重慶,當地已收購兩批14個項目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目前已經有100多套房源投入使用,單月租金約為1000元。記者看到,這些由國企批量收購商品房用作租賃住房的項目,大多都是30至40平方米的小戶型,裏面配備了一些基本的傢具和電器。
除了重慶,鄭州目前也已累計收購近1000套住房,而福州則已收購商品房9501套用作保障性住房,第一批改建的戶型,已經面向社會配租。
“收儲”有利於緩解房地産庫存水準
隨著各地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力度的加大,在為居民提供更多住房保障的同時,也有利於降低當地房地産庫存水準,緩解當前市場下行的壓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我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2.7%,其中,住宅待售面積3.7億平方米,增長19.6%,已竣工未售商品房規模較大。
重慶大學副校長劉貴文表示,給市場傳遞一個信號,對於保障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是有堅定的信心,同時有足夠的政策工具去實現。
加快商品房去庫存的同時,收儲還將有利於加快保障房的供應速度,儘快解決部分群體的實際住房困難。
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的要求,各地在收儲過程中,應準確摸清需求,合理確定可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商品房房源,避免盲目收購。
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表示,並不是到處都需要,可能就是城市的核心地區,需要一部分去做一些相應的配置保障房,在這個過程中提出以需定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原則,每個城市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到底是不是需要去收購。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