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奶品質大幅提升 專家建議重新修訂生乳國標
- 發佈時間:2014-12-03 09:48:00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三年前曾被行業人士指為“全球最差”的我國生乳(即原料奶)國標再次被建議重新修訂。昨天,中荷奶業發展中心成立一週年暨荷蘭奶業技術示範中心啟動儀式上,由中荷專家編寫的首份《中國奶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發佈,鋻於我國生乳品質已大幅提高,而我國現行生乳國標已落後,中外專家建議對國標中生乳乳蛋白、細菌總數等指標重新修訂。
■發佈
生乳細菌總數大幅下降
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由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荷蘭皇家菲仕蘭坎皮納乳業公司共同籌建,目的是通過分享荷蘭乳品專業知識提升中國乳品産業鏈的食品品質、安全及生産水準。此次由兩國專家共同編寫的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生乳品質水準比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前有了大幅提高。
報告引用2008年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三聚氰胺事件以前,中國規模牧場生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為3.62%和2.94%。國家奶牛産業技術體系中200家示範規模牧場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示範牧場生乳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別達到3.81%和3.13%,細菌總數和體細胞分別為20.8萬個/毫升和34.5萬個/毫升,比2010年降低了26.5%和5.1%。
據此,報告指出,中國規模牧場生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5-6年內分別提高了5.3%和6.5%,帶動我國生乳品質的總體上升。
■問題
現行國標低於發達國家水準
生乳品質上升,然而,相關國標中的主要指標卻已落後。
白皮書對中國規範生乳品質標準出臺的一系列標準、法規給予了肯定,但同時指出,2010年我國通過並頒布的《生乳》(GB19301-2010)標準在乳蛋白、細菌數等指標的規定上均低於1986年頒布的標準。
白皮書指出,該標準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後,基於中國奶牛以散養為主的養殖現狀而發佈的,隨著中國近些年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生乳品質和安全水準大幅度提升,有必要考慮重新修訂標準。據悉,這也是三年來,該標準再次被提及不夠先進。
據了解,三年前該標準在行業和國內媒體曾引起廣泛討論和爭議。爭議的核心主要體現在“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2010年以前,我國生乳收購標準是每毫升細菌總數不超過50萬個,蛋白質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2010年新修訂標準,則將每毫升生乳細菌限量總數提高到200萬個,蛋白質最低含量每百克下調至2.8克。為此,有不少專家認為,新標準中生乳蛋白質含量遠低於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菌落總數放寬3倍後,是美國、歐盟(10萬個)標準的20倍,這一標準堪稱“世界最低,全球最差”。
■説法
消費者標準落後會影響奶粉選擇
“國家標準中關於生乳細菌總數等指標若真比國外發達國家寬鬆那麼多的話,那加工成的奶粉就算合格,我也不會給孩子吃。”有個一歲寶寶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給孩子買的都是進口奶粉,主要還是買個放心。
不過對乳品行業比較了解且有個6個月大寶寶的王先生則告訴記者,自己給孩子吃的有進口奶粉也有國産品牌奶粉,感覺都不錯。他説,自己對國産奶粉的信任主要還是源於自己的工作性質,對當前的中國乳業比較了解,但是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説,他們若知道國標中主要指標落後,那肯定會影響消費選擇,因此修訂國標是有必要的。
乳品協會提高國標是行業發展需要
乳業專家、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昨天表示,該標準早就應該重新修訂,目前國內很多大型乳企也都制定了嚴於國標的企標,但是一方面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還在,另一方面我國原料奶標準低,消費者的信心還是很難恢復,寧可選擇進口産品。
國內多家大型乳企相關負責人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公司目前執行的生乳標準是高於國家標準的。君樂寶有關負責人表示,君樂寶奶粉的生乳細菌總數每毫升在10萬個以下,對於嬰幼兒奶粉的原奶,我國應當修訂更加嚴格的國標,其他産品方面,生乳的標準越高,對消費者也越有保障。另一家乳企負責人表示,關於修訂國標需要根據中國奶業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昨天表示,當前我國乳製品行業從設備到加工,水準都大大提高,從奶源上看,企業都在自建牧場,應該説,規模化牧場越來越多,管理水準、原料奶水準都大幅提高,既然如此,適當提高國家標準,是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消費者的需要。
京華時報記者胡笑紅實習記者賈婷京華時報製圖覃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